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专项(2005)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徐建华刘东旭潘启民乔永杰李玉山更多>>
相关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更多>>
发文基金: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多沙粗沙区
  • 2篇沙区
  • 2篇黄河中游
  • 2篇粗沙
  • 1篇水沙
  • 1篇水沙分布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黄河
  • 1篇黄河中游多沙...

机构

  • 2篇黄河水利委员...

作者

  • 2篇徐建华
  • 1篇乔永杰
  • 1篇潘启民
  • 1篇高亚军
  • 1篇刘东旭
  • 1篇杨国伟
  • 1篇李玉山

传媒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沙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年均降水总量331.01亿m^3,年均水资源量33.93亿m^3,其中年均地表水资源量31.18亿m^3,年均水资源模数为4.32万m^3/km^2,产水系数为0.10;多沙粗沙区年均降水量第三期治理区最大、第一期治理区最小,年均水资源模数和产水系数第一期治理区最大、第三期治理区最小;1956—2000年,多沙粗沙区各年代年均降水量和水资源总量总体呈递减趋势;多沙粗沙区全沙和粒径90.1mm的粗泥沙输沙模数、单位地表水资源全沙和粒径90.1mm的粗泥沙产沙量、单位降水粒径90.1mm的粗泥沙产沙量均是第一期治理区最大、第三期治理区最小。第一期治理区是当前向黄河输送粗泥沙的集中区域,应当首先作为黄河“治沙”工程的重点地区,尽快安排实施。
潘启民乔永杰刘东旭徐建华
关键词:水沙分布多沙粗沙区黄河中游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治理分期(区)研究
2007年
对黄河下游河道主槽淤积危害最大的是粒径d≥0.10mm的粗泥沙。按照快速减少黄河下游河道主槽粗泥沙淤积和治理面积相对较小、拦减粗泥沙量相对较多的原则,以≥0.10mm的粗泥沙输沙模数分别为≥1400、≥700而<1400和<700t/(km2·a)为指标,将黄河中游7.86万km2的多沙粗沙区分为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多粗泥沙区和多沙粗沙区3个治理期(区),其对应的面积分别为1.88万、2.06万和3.92万km2。经分析,该研究治理分期(区)中的划分结果,符合黄河水利委员会针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先粗后细,分期治理”的战略部署。
高亚军李玉山杨国伟徐建华
关键词: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黄河中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