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30062012008)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柳凤詹儒林韦继光常金梅欧雄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病原
  • 2篇内生细菌
  • 2篇镰刀
  • 2篇镰刀菌
  • 2篇红树
  • 1篇代谢
  • 1篇典型症状
  • 1篇毒力
  • 1篇毒力作用
  • 1篇腋芽
  • 1篇营养体亲和性
  • 1篇真菌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炭疽
  • 1篇炭疽病
  • 1篇糖代谢
  • 1篇突变体
  • 1篇现代生物
  • 1篇现代生物技术

机构

  • 7篇中国热带农业...
  • 4篇广西大学
  • 3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攀枝花市农林...

作者

  • 7篇柳凤
  • 6篇詹儒林
  • 4篇韦继光
  • 3篇欧雄常
  • 3篇常金梅
  • 2篇何红
  • 2篇昝丽梅
  • 2篇李桂珍
  • 1篇潘宏兵
  • 1篇甲卡拉铁
  • 1篇吴婧波
  • 1篇卢乃会
  • 1篇杜邦

传媒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果树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保鲜与加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芒果畸形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
2021年
芒果畸形病俗称簇生病、簇芽病、丛芽病、畸形花、坨坨花,是一种危害芒果生长的世界性病害,给种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表现为花畸形、营养组织(芽、嫩梢)畸形,幼苗上的典型症状是植株顶端优势丧失,导致腋芽或顶芽膨大并产生大量节间缩短、密集、簇生的嫩芽,叶短而粗硬。
李桂珍杨永利詹儒林柳凤吴婧波朱俐遐李倩杜邦潘宏兵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典型症状畸形花节间腋芽
重度修剪对杧果畸形病的防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杧果畸形病是国际上为害杧果生产的一种严重病害,无有效化学药剂可以控制,也未发现抗病品种。目前,此病在攀枝花市零星种植或失管的杧果园发病较为严重,成片的杧果基地也有零星发生,且呈蔓延扩展趋势。国内有关杧果畸形病病原鉴定方面的报道较多,但无田间防治研究的报道。本文采取重度回缩修剪、结合其他措施对杧果畸形病进行防控研究。结果表明,与修剪处理前相比,处理1第1年发病率降低64.4%,单株产量增加10.28 kg;第2年发病率降低60.1%,单株产量增加36.31 kg;第3年发病率降低79.2%,单株产量增加28.79 kg。处理2第1年发病率降低71.6%,单株产量增加6.89 kg;第2年发病率降低62.8%,单株产量增加29.94 kg;第3年发病率降低84.5%,单株产量增加25.17kg。
李桂珍朱俐遐尧美英甲卡拉铁
关键词:杧果畸形病
红树内生细菌AmS2防治香蕉采后炭疽病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平板对峙结合生长速率法测定分析了红树内生细菌AmS2菌株及其甲醇粗提液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并对其甲醇粗提液的防病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树内生细菌AmS2菌株及其甲醇粗提液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抑菌带宽分别为12.0 mm和11.5 mm;毒力测定结果表明,AmS2甲醇粗提液对香蕉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007 6 mg/mL和1.902 8 mg/mL;AmS2菌株的甲醇粗提液对香蕉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加大,防治效果不断提高,当AmS2甲醇粗提液使用浓度为4.0 mg/mL时,对接种香蕉炭疽病菌10 d后的防治效果为79.83%。
欧雄常柳凤何红昝丽梅詹儒林
关键词:红树内生细菌香蕉炭疽病
芒果畸形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2年
芒果畸形病是芒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菌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地理分布、流行学和病原菌侵染寄主过程等方面。该病由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其病株和病残体是田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病原菌分生孢子通过风和虫传播,在芒果的顶芽处入侵从而引发病害的发生,毒素和内源激素紊乱可能是病组织形成的主要原因,加强检疫、修剪和喷施化学农药相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害的发生,本文对此相关内容展开讨论并为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意见。
柳凤卢乃会詹儒林韦继光
关键词:镰刀菌病原
红树内生细菌AmS2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平板对峙生长法测定了红树内生细菌AmS2菌株对辣椒疫霉和香蕉枯萎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通过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发酵液甲醇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菌株AmS2对多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辣椒炭疽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带宽为11.5 mm,显微观察抑菌带边缘菌丝末端膨大成球状、分枝增多、细胞壁破裂。发酵液甲醇提取物能够抑制6种病原真菌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增强,其中对辣椒炭疽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和EC95分别为0.8923 mg/mL和2.4939 mg/mL。
欧雄常柳凤何红昝丽梅
关键词:红树内生细菌活性物质毒力作用
Fusarium mangiferae对芒果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为探讨芒果感染畸形病过程中顶芽内糖含量及其相关酶的变化规律,以凯特芒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接种病菌(Fusarium mangiferae)后顶芽内光合色素、糖类和纤维素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变化趋势,并对糖含量变化与病害发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种病菌后,芒果顶芽内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蔗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而淀粉和纤维素含量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接种病菌对芒果顶芽内酸性转化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中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活性不断上升。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在接种病菌30 d后不断下降。由此推断,F.mangiferae的侵染对芒果体内糖代谢具有明显的影响,糖代谢失衡可能是芒果对病菌侵染的直接反应。
柳凤韦继光欧雄常詹儒林常金梅
关键词:光合色素糖代谢
现代生物技术在镰刀菌分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12年
总结和归纳了营养亲合群、随机扩增多态DNA、内部简单重复序列等分子标记技术、rDNA-ITS、EF-1α延伸因子等主效位点基因序列分析等多种现代生物技术在镰刀菌分类系统和分类鉴定方法中的应用,得出了随机扩增多态DNA、内部简单重复序列等分子标记技术用于分析菌株个体间及地理来源之间的相关性;rDNA-ITS、EF-1α延伸因子等主效位点基因序列分析为镰刀菌种、亚种等级的分类鉴定提供了依据;营养亲合群可用于区分缺乏有性世代镰刀菌的不同遗传结构的群体。最后做出了展望。
柳凤詹儒林韦继光常金梅
关键词:镰刀菌分子生物学
杧果畸形病病原菌的营养体亲和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为了解我国杧果畸形病病原菌Fusarium mangiferae的营养亲和性及营养亲和群类型,【方法】以采自四川攀枝花市和云南华坪县等不同地区和不同杧果品种的38个畸形病病原菌为材料,在含KClO3培养基上诱导筛选。【结果】共获得抗氯酸盐、不能还原利用硝酸盐营养突变体(nit)455株,通过MM、NM、HM等3种不同氮源培养基划分出nit A、nit B、nit C、nit D 4种突变类型,其中nitA出现频率最高,占总体的78.02%;nit B和nit C其次,分别占7.91%和13.63%;nitD最少,仅占0.44%。采用nit突变体互补型配对技术,将获得的突变菌株进行配对培养,测得不同的营养体亲合群(VCGs)数为5个,其中VCG1内包含30个菌株,3个菌株分布在VCG2内,VCG3和VCG4内各含有2个菌株,菌株MG33单独形成VCG5。【结论】我国杧果畸形病病原菌存在丰富的营养亲和群类型,分析发现F.mangiferae的营养亲和群种类和杧果品种、地理来源间无明显相关性。
柳凤韦继光詹儒林常金梅
关键词:NIT突变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