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7300378)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其中崔淼张占会张娟刘志刚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水产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溶藻弧菌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组织表达分析
  • 1篇牡蛎
  • 1篇近江牡蛎
  • 1篇克隆
  • 1篇弧菌
  • 1篇黄颡
  • 1篇黄颡鱼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表达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
  • 1篇水产科学重庆...

作者

  • 2篇张占会
  • 2篇崔淼
  • 2篇张其中
  • 1篇张娟
  • 1篇刘志刚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颡鱼HSC70基因及其组织表达分析被引量:16
2009年
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生物体的抗胁迫能力密切相关。本文采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克隆到一种组成型热休克蛋白(HSC70)基因及其cDNA。该cDNA全长2245bp,包括5′非编码区82bp,3′非编码区225bp,开放阅读框(ORF)1938bp,编码64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黄颡鱼HSC70基因含有8个内含子,与人、鼠、虹鳟和花斑溪鳉的HSC70基因内含子数目相同,位置相似。其中,最长内含子(873bp)位于5′端非编码区,其余内含子(长度在80—251bp之间不等)均在编码区以内。黄颡鱼HSC70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南方鲶的相似度最高,达96.13%,与欧洲银鲫和团头鲂的相似度分别为94.45%和94.14%。RT-PCR检测显示,正常情况下黄颡鱼HSC70在血细胞、心脏、肝、头肾、脾、鳃、肌肉和脑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在鳃中最高,肌肉中最低;统计结果显示,热激后HSC70在血细胞、肝、头肾和脑中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而在其余组织中热激前后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
张娟张其中张占会崔淼
关键词:克隆黄颡鱼
近江牡蛎HSC70基因对溶藻弧菌感染的反应被引量:13
2012年
人工注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感染近江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近江牡蛎6种不同组织器官(外套膜、鳃、消化腺、闭壳肌、心脏和血细胞)中HSC70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同时采用平板活菌计数法测定了近江牡蛎不同组织器官中溶藻弧菌菌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人工注射感染溶藻弧菌后,近江牡蛎6种组织器官中HSC70基因表达量均显著性升高(P<0.05),且随时间变化均呈现出先升高后恢复至对照水平的趋势;其中鳃组织中HSC70基因分别在第6小时和第72小时出现2次显著性高表达,且在第72小时的表达量高于第6小时(P<0.05)。在多数组织器官中,HSC70基因出现显著高表达后便急剧下降至对照水平,而在消化腺中高表达持续的时间长达18 h(第6 24小时)。在注射感染溶藻弧菌后第6小时,血细胞中HSC70基因的表达量达到峰值,接近于对照水平的15倍;而在其他组织器官中,该基因表达峰值仅为对照水平的2.5倍左右。人工注射感染溶藻弧菌后3 h,3种组织(消化腺、闭壳肌和血淋巴)中均能检测到溶藻弧菌的积累,其中闭壳肌中含菌量最高,6 h时闭壳肌中含菌量急剧下降,随后又增加并维持在一定水平直至72 h;消化腺中菌量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到达峰值后又逐步下降;血淋巴中,溶藻弧菌含量整体上随时间不断增加,到48 h稳定在较高水平。各组织中HSC70表达量与溶藻弧菌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尤其在溶藻弧菌攻击的靶器官(消化腺)中最为明显。由此可见,病原菌感染可以诱导近江牡蛎HSC70基因高表达,并且HSC70可能参与了机体抗病原菌感染的相关作用,这为进一步研究近江牡蛎HSC70基因在抗病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刘志刚张其中张占会崔淼
关键词:近江牡蛎溶藻弧菌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