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13776)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石咏军刘冠贤林克宣黄成文雷蕾更多>>
相关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腹膜
  • 3篇腹膜炎
  • 2篇腹膜透析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真菌
  • 1篇透析相关
  • 1篇透析相关性
  • 1篇微炎症
  • 1篇相关性腹膜炎
  • 1篇腹膜透析相关...

机构

  • 3篇惠州市中心人...
  • 2篇惠州市第一人...

作者

  • 3篇黄成文
  • 3篇林克宣
  • 3篇刘冠贤
  • 3篇石咏军
  • 2篇郑庆发
  • 2篇雷蕾
  • 1篇姚嘉萍
  • 1篇钟伟强
  • 1篇吴勇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发生腹膜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腹膜炎发生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并长期固定本院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依照有无发生腹膜炎分为A组(腹膜炎组)和B组(非腹膜炎组),比较两组置管时临床资料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2)在患有腹膜炎的患者中依照疗效差异分为1组(病情反复或终止腹膜透析)和2组(经正规治疗后治愈),比较两组患病时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数据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A组的文化程度、HGB、ALB、血K水平均低于B组,舒张压高于B组,糖尿病及腹膜快速转运患者的比例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为糖尿病、HGB≤80 g/L,ALB≤30 g/L以及腹膜快速转运为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2)1组的ALB水平低于2组,平均年龄高于2组,高糖腹透液的使用≥2袋/d、糖尿病以及腹膜快速转运患者比例高于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提示ALB≤30 g/L、糖尿病、高糖腹透液的使用≥2袋/d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文化程度较低、置管时存在低血红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基础疾病为糖尿病以及腹膜快速转运的患者发生腹膜炎概率较高,其中血红蛋白≤80 g/L、白蛋白≤30 g/L、糖尿病以及腹膜快速转运为腹膜炎发病危险因素。腹膜炎患者存在高龄、较高的高糖腹透液使用比例、糖尿病以及腹膜快速转运需警惕不良结局的发生,白蛋白≤30 g/L、糖尿病以及高糖腹透液的使用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黄成文雷蕾林克宣郑庆发白建祥姚嘉萍石咏军刘冠贤
关键词:腹膜炎
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临床和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PDFP)的易感因素、诊治和预后,以提高真菌性腹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05年1月至2013年8月25例PDFP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体、治疗、预后。结果PDFP占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比例是7.89%;PDFP发生前4周使用过抗生素13例(52%);14例(56%)拔管后改为长期血液透析,死亡11例(44%);死亡组与存活组在糖尿病、血液透析、10d内拔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抗生素是PDFP发生的危险因素,PDFP预后不良,确诊后早期拔管可降低死亡率。糖尿病、血液透析、10d内拔管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林克宣黄成文吴勇石咏军刘冠贤钟伟强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真菌
腹膜转运类型与腹膜炎、微炎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腹膜转运类型的CAPD患者腹膜炎发生前微炎症、容量及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腹膜转运类型、腹膜炎以及微炎症状态的相关关系。方法:CAPD患者行腹膜透析置管术1个月后至3个月内行腹膜平衡实验(Peritoneal equilibration test,PET)明确转运类型,并依结果分成甲组(非快速转运)及乙组(快速转运),入选患者从腹透第3个月开始监测实验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白细胞介素6(IL-6)、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等,此后每2~4个月监测1次,共完成4次监测,观察终止事件为发生腹膜炎,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乙组较甲组的微炎症指标、平均BP及pro-BNP水平高,且随腹透时间的延长,此动态演变在发生腹膜炎的患者中体现的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ALB、PA体现为乙组低于甲组,有腹膜炎患者低于无腹膜炎患者,腹透早期随着时间的延长,两者在观察乙组中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腹膜转运患者的IL-6、hs-CRP与PA、ALB呈负相关,与pro-BNP及腹膜炎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腹膜快速转运患者较非快速转运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微炎症状态,炎症因子与超容量负荷以及营养不良状态密切相关,三者互为因果相互作用,促进了腹膜快速转运患者腹膜炎的发生发展。
林克宣雷蕾黄成文郑庆发白建祥黄润浓石咏军刘冠贤
关键词:腹膜炎微炎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