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Z121107001012144) 作品数:16 被引量:187 H指数:8 相关作者: 吴东宇 汪洁 袁英 宋为群 张旭 更多>> 相关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左外侧裂后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失语症动作图命名的作用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前期研究结果提示左外侧裂后部周围区(PPR)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可以提高失语症患者物体图命名能力。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左侧PPR区阳极tDCS对失语症患者动作图命名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A-B期设计。对接受2周常规语言治疗+tDCS假刺激(A期)后,动作图命名无明显变化的8例脑卒中后(>3个月)失语症患者进行2周常规语言治疗+tDCS治疗(B期)。结果:A期治疗前后动作图命名非治疗项和治疗项均无明显改善,提示患者语言功能处于"平台期"。B期治疗后较治疗前动作图命名的非治疗项和治疗项均明显改善(P<0.05),提示动作图命名有泛化作用;动宾结构非治疗项未见明显变化,治疗项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左PPR区实施阳极tDCS,可以促进失语症患者动作图命名的能力,并对动词命名有泛化作用。 汪洁 吴东宇 宋为群 袁英关键词:失语症 脑卒中 颅脑损伤后神经行为障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2021年 神经行为障碍是一类脑损伤后可能出现的器质性行为障碍。本文就脑损伤后神经行为障碍的分类、流行病学、神经损伤机制、康复评估和治疗等进行综述。 张旭 崔璇 吴东宇关键词:颅脑损伤 图命名的视觉语言加工双流模型 被引量:4 2019年 三十多年前,Ungerleider和Mishkin根据恒河猴颞叶下部和顶叶损伤的不同行为,提出颞枕腹侧进行视觉物体识别,而背侧顶叶进行空间视觉加工的视觉双流模型[1].在人类,Duffau等[2]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实施直接电刺激的同时,让清醒患者图命名时观察到图命名产生的语义错语与视觉腹侧相关的左侧下纵束、下额枕束、钩束连接的脑区有关;图命名出现的语音性错语与弓状束连接的脑区有关.据此,他们提出视觉语言加工的双流模型,即图命名时腹侧流加工语义,背侧流加工语音.下面我们将阐述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灰质和白质直接电刺激产生的图命名错误的神经机制. 汪洁 吴东宇 宋为群 袁英关键词:语言加工 视觉 直接电刺激 神经外科 清醒患者 神经机制 双额叶在线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失语症图命名的作用 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探查左侧Broca区阳极和Broca右侧对应区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图命名是否有促进作用,两者的促进作用是否有差异。方法:对29例额叶及基底核区脑卒中后(2—12个月)失语症患者进行图命名检查的同时,实施在线左侧Broca区阳极、Broca右侧对应区阴极tDCS,其检查结果与假刺激图命名检查结果对照。三种实验条件间隔时间≥24h。左右侧tDCS随机实施。结果:尽管部分患者显示右侧对应区阴极tDCS可以提高图命名成绩,但是只有左侧Broca区阳极tDCS可以显著改善失语症患者的图命名能力(P<0.05)。结论:增强左Broca区皮质的兴奋性,可以促进失语症患者图命名能力的改善;左Broca区及其周围区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恢复中仍起着重要作用。 汪洁 吴东宇 宋为群 袁英关键词:失语症 脑卒中 BROCA区 利用全息经络刮痧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观察全息经络刮痧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55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全息经络刮痧对照组采用冷水-温水交替浸泡及向心性缠绕压迫手指的方法,同时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运动训练,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yer评分(FMA)及患者患侧手肿胀程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VAS、FMA和患手肿胀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FMA和患手肿胀度改善更明显(P<0.006、P<0.023)。结论利用全息经络刮痧配合常规运动训练可以较好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造成的患肢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 侯俊 张旭 梁晓萌 刘宝虎 吴东宇关键词:刮痧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疼痛 肿胀 脑损伤后意识障碍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1年 医学急救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重症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更多的脑损伤患者得以幸存,但这些患者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DOC患者的预后判断不但直接关系到患者家属及临床医师的医疗决策,而且也是进一步神经功能康复的基础,因此,客观准确的预后判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对于DOC患者的预后评估主要依靠量表和临床表现,但上述方法具有主观性强及准确性差等缺点。因此,亟待建立更加客观准确的预后评估方法,使有希望恢复意识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刘宝虎 郭彤彤 吴东宇关键词:脑损伤患者 神经功能康复 预后评估 患者家属 预后判断 阅读环路经颅直流电刺激节点的选择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朗读障碍的作用:2例报告 被引量:5 2020年 阅读是正字法到语音和正字法到语义加工的协同作用[1-2]。在字母文字系统,正字法到语音即形-音映射是非常规则的。形-音加工的神经基础依赖于腹侧枕颞区到颞顶区的连接[3-4],即背侧通路。背侧通路通达至颞顶交界区的缘上回、角回和颞上回后部,主要是基于规则的阅读,负责字母语言亚词汇的形-音或形-义对应加工;而腹侧通路包括枕叶内侧纹状皮层、颞枕交界区下部以及颞叶内侧的下部区域,主要是基于记忆的阅读,负责词典水平词形和语音通达(如整词阅读)。左腹侧通路倾向使用阅读频繁出现的词或例外词,它的发音不遵循典型的正字法到语音映射规则[5-6]。视觉词汇经过早期的视觉和正字法分析后,经由大脑左半球的背侧和腹侧两条通路完成阅读与朗读。 汪洁 袁英 吴东宇 宋为群 张大华 程亦男 王卓 张甜甜 赵钰婷关键词:左半球 正字法 语义加工 神经基础 朗读 颈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后交通支开放与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70%)患者后交通支开放与否与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关系。方法对160例经血管造影证实颈动脉动脉狭窄(≥70%)并行外科治疗(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术)的患者分为后交通支开放组与后交通支未开放组,术前及术后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测双侧颈动脉及椎动脉,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双侧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发生率。结果后交通支开放组椎动脉起始段局部流速术前(后交通支开放)明显高于术后(后交通支关闭)。后交通支关闭前后椎动脉起始段峰值流速(PSV)与舒张末流速(EDV)分别为100.76±74.84cm/s、81.54±54.29 cm/s(P=0.000);后交通支开放患者占50%(80/160),其中椎动脉起始段存在狭窄支数占45.6%(73/160),后交通支未开放患者占50%(80/160),其中椎动脉起始段存在狭窄支数占28.1%(45/160),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2)。结论颈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后交通支开放患者,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张蕾 王维平 Q Xiang 吴东宇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椎动脉狭窄 颈动脉超声 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小脑卒中后共济失调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2014年 共济失调是小脑卒中后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表现为动作笨拙而不协调,或姿势、步态异常,存在极高的跌倒风险;或不能灵活而准确地完成复杂而精细的动作,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削弱,影响其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目前小脑卒中后共济失调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针灸和Frenkel训练.药物和针灸的疗效不肯定,机制也不明确;Frenkel训练法国外应用最多,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是此方法仅侧重于加强感觉系统的反馈调节,并不能直接改善小脑及其联系纤维的损伤,因此,对于共济失调的疗效非常有限,疗程至少13周,这往往严重挫伤患者治疗的积极性.所以,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十分有意义. 袁英 吴东宇 汪洁 张大华 王伟 王庆武 柯蕴倩关键词:疗效观察 共济失调 直流电刺激 生活自理能力 步态异常 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指导经颅直流电刺激靶向治疗感觉性失语症:1例报告 被引量:7 2017年 近年来,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等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tDCS由于其副作用小、刺激范围大,可以与语言检查或治疗同时实施,因此在失语症的治疗与研究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汪洁 吴东宇 袁英 张烨 张甜甜关键词:电刺激 语言评价 TRANSCRANIAL 经颅磁刺激 脑刺激 汉语失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