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218)
- 作品数:16 被引量:123H指数:6
- 相关作者:靳孟贵栗现文王在敏汪丙国罗泽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基于HYDRUS-2D微咸水膜下滴灌棉田水流运移模拟
- 为研究根系吸收水分作用下,微咸水膜下滴灌棉田水流运移规律,本文以包气带土壤水流运移理论为基础,综合采用野外大田监测试验和HYDRUS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南疆典型植棉模式下,非饱和带二维土壤水流运移模型。结果表明:加入根系...
- 黄金瓯靳孟贵周丽玲朱浩濛诸烨
- 关键词:膜下滴灌棉花
- 文献传递
- 氯苯(CB)在粘土上的解吸特征被引量:3
- 2015年
- 为探索低浓度乙醇溶液中氯苯(Chlorobenzene,简称CB)在土壤中的迁移行为,以武汉市某化工厂受CB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试验,开展了淋洗条件筛选、最佳条件的验证和解吸动力学研究3组实验.优化出的最佳淋洗条件为常温、液土比(mL/g)为25∶1、淋洗液中乙醇体积浓度为10%、淋洗时间为2h;在最优淋洗条件下,CB的提取率为90%;且CB解吸规律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以低浓度乙醇为淋洗剂修复受CB污染土壤,不仅可实现污染土壤修复的目标,同时还能够保留土壤功能,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 罗泽娇李龙媛余江
- 关键词:氯苯粘土淋洗解吸动力学
- 咸淡水轮灌对棉花产量和土壤溶质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5年
- 为探讨不同咸淡水膜下滴灌方式对棉花根系、产量和土壤剖面溶质迁移的影响,于2012–2013年在巴州灌溉试验站开展大田试验,共设置全生育期微咸水、淡水和咸淡水轮灌(蕾期—花铃前期淡水、其余生育期微咸水)3个处理。对比不同咸淡水处理下,棉花根系发育、地上部生长和产量的差异,分析0-100 cm土壤中铜、铁、锰、钙、钾、钠6种溶质垂向分布与变化特点。结果表明:2012年,微咸水灌溉条件下,钠离子未发生表聚,40 cm以上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显著增高(P〈0.05),棉花总根长密度、最大根长密度呈咸水处理〉轮灌处理〉淡水处理,咸水和轮灌处理下,单株棉花地上部干物质、单位面积铃数和籽棉产量显著高于淡水处理,分别达32%、20%和22%。2012–2013年,咸水处理下棉花总根长密度骤减,导致该处理下单株棉花地上部干物质、单位面积铃数和籽棉产量显著降低(P〈0.05)。在土壤盐害离子增加,微量元素减少的情况下,采用蕾期至花铃前期淡水灌溉、其余生育期微咸水灌溉的方式,钠离子未发生表聚,2013年棉花总根长密度高于咸水处理达24%,地上部干物质、单位面积铃数和籽棉产量较咸水处理高出13%-24%。咸淡水轮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棉花根系生长,缓解盐害离子对棉花造成的生长胁迫。另外,不同咸淡水灌溉处理下,土壤溶质迁移规律不同:2012–2013年,土壤中铜、铁、锰平均质量分数降低约40%,0-10 cm的表聚系数由0.14-0.17增长至超过0.20,3种处理下铜、铁、锰都表现出强烈的表聚性;钙、钾、钠平均质量分数增加33%-45%,3种处理下钙、钾未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而微咸水处理下钠由不表聚转变为显著表聚。该成果可为干旱地区合理利用微咸水,实现棉花优质稳产提供参考。
- 黄金瓯靳孟贵栗现文
- 关键词:灌溉棉花盐度根系
- 典型植棉生态系统内棉田溶质分布与变化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17年
- 微咸水中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硼等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含量高于淡水,有利于增加植物对养分元素的吸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Jin et.al,1998)。但若利用不当,微咸水中高浓度的盐害离子(如Na~+)则会诱发土壤盐渍化,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田间土壤盐分大量累积会造成作物减产。多年来,新疆棉花种植过程中偏施氮肥的现象普遍,磷、钾肥所占比例偏小,基本不施或盲目施用微量元素肥料(韩春丽,2010)。
- 黄金瓯靳孟贵周丽玲诸烨
- 关键词:干旱区
- 某聚氯乙烯树脂厂退役场地土壤汞污染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场地重金属污染是工业化进程的产物,污染来源多为原料及副产物的泄漏或不达标排放,给人类和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本文以武汉某退役聚氯乙烯(PVC)树脂厂为研究对象,结合氯化汞催化工艺特点,探究场地土壤重金属汞的污染来源及分布特征,为同类型场地土壤重金属汞的污染调查、防治、修复提供案例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参与调查的33个点位中有27.3%已达到相当严重的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单项指数Ei值最高达57 900,污染分布范围主要集中于氯化汞催化乙炔生产氯乙烯(VCM)工艺段,水平迁移扩散能力不强;2)重金属汞的垂直迁移受土壤性质影响,粘土对重金属汞的截留效果佳,粘土层中0.8~1.0 m至1.8~2.0 m最大汞浓度衰减量达2 040 mg·(kg·m)^(-1),衰减率达97.2%,而疏松的杂填土则有利于汞的垂直下渗;3)调查区域受重金属汞污染呈现典型点源污染特征。
- 章诗辞罗泽娇
- 关键词:聚氯乙烯树脂汞污染
- 棉花膜下滴灌水盐胁迫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为探寻干旱半干旱区棉花微咸水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在南疆地区开展了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水分胁迫及盐分胁迫处理棉花的产量及长势,探讨了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对水盐胁迫的响应。试验采用WDY-500A微电子叶面积测量仪测定叶面积,并进行人工测产,采用原子吸收仪和滴定法测定土壤盐分。结果表明,轮灌处理A(苗期灌淡水)产量最高,为5 427kg/ha,其次是处理C(花铃前期灌淡水),为4 819.5kg/ha;棉花生育期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为:花铃前期>蕾期>花铃后期;对盐分胁迫的敏感性为:苗期>蕾期>花铃前期>花铃后期;灌水总量越大,棉花株高越高,叶面积指数也越大;某时段出现水分亏缺,该时段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增长幅度减小;越早给棉花灌溉淡水,棉花株高越高,叶面积指数越大;膜下滴灌条件下,淡水灌溉可以有效淋洗棉花根区土壤多余盐分,保证土壤环境安全,但是微咸水灌溉对棉花根区盐分淋洗效果不佳,且对土壤环境有一定的危险性,需在适当时期(如非生长期)采用较大灌水定额洗盐。
- 王在敏汪丙国靳孟贵
- 关键词:棉花膜下滴灌
- NaCl和Zn对棉花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微咸水在西北干旱区广泛分布,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灌溉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等作物.微咸水中NaCl和微量元素含量比淡水高,有关NaCl和微量元素各自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而他们对棉花生长的相互作用研究比较缺乏.选取对棉花生长作用敏感的NaCl和微量元素Zn,开展不同NaCl和Zn浓度灌溉水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缺Zn环境下,在灌溉水电导率为2.90~3.95dS/m的范围内,随着电导率增大,NaCl促进棉花根和地上部生长及皮棉产量增加.富Zn环境下,灌溉水电导率大于5.04dS/m时,随着电导率增大皮棉产量明显下降.在灌溉水中Zn浓度为0.192 0~3.068 0μmol/L的范围内,Zn浓度越大棉花营养生长越快;大于0.767 6μmol/L时,随着Zn浓度增大皮棉产量下降.灌溉水中NaCl和Zn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作用,表现为相互拮抗作用关系.棉花叶的Ca、K、Mg、B和Fe含量以及铃的Cu和Zn含量高于其他组织,Na和Mn不易迁移,易富集在棉花根部.Zn在盐胁迫条件下影响棉花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使棉花体内相关营养元素含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棉花生长及产量.
- 陈文岭靳孟贵朱永惠王在敏
- 关键词:棉花盐胁迫拮抗作用营养元素
- 微咸水膜下滴灌棉田漫灌洗盐评价被引量:25
- 2014年
- 合理利用微咸水灌溉对缓解淡水紧缺有重要意义。为评价漫灌对微咸水膜下滴灌棉田地表以下0~60 cm深度积盐的淋洗效应,2013年漫灌前、后采用EM38-MK2型电磁感应仪进行大地表观电导率(ECa)调查,通过取样率定得出对应盐分解译模型。将解译获得的漫灌前、后土壤含盐率作为区域化变量,经K-S检验为正态分布,并分别服从指数和球状半方差函数模型。变程相近而基台值远大于灌前,表明灌后变异程度增强。Kriging插值结果显示,实际不合理的漫灌方式,使得灌后土壤返盐,0~60 cm深度范围积盐增量达4.1×104kg/hm2。利用HYDRUS-1D建立土壤水盐运移模型模拟优化的灌水定额为360 mm,较实际灌水定额615 mm节水255 mm,脱盐率为39.3%。持续微咸水灌溉需要完善的农田排水、排盐渠系和盐分排泄区。
- 栗现文靳孟贵袁晶晶黄金瓯
- 关键词:地统计地下水矿化度干旱区
- 运用土壤水盐运移模型优化棉花微咸水膜下滴灌制度被引量:27
- 2012年
- 为优化设计棉花微咸水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利用HYDRUS建立含根系吸水项的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模型,并用田间试验资料进行参数识别和模型验证。用验证认可的数值模型优化设计棉花微咸水膜下滴灌和非生育期洗盐灌溉制度,并预测棉花生育期水盐运移规律和长期效应。结果表明:模型仿真度较高、运行速度较快;T检验说明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模拟值与实测值均无显著差异;模型参数中形状系数α、n对含水率影响较大,纵向弥散度DL对电导率影响较大;当地膜下滴灌适合生育期一膜双管、低额高频灌溉,并结合非生育期1年1次或2年1次大水漫灌洗盐,20a的模拟结果显示此灌溉制度下不会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 王在敏何雨江靳孟贵汪丙国
- 关键词:灌溉土壤膜下滴灌棉花
- 应用水热运移数值模拟优化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抽灌井布局被引量:4
- 2012年
- 合理布局抽水井和回灌井是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以郑州市郑东新区为例,利用HST3D软件建立水热运移数值模型,优化设计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抽灌水井布局,预测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后对含水层的水热影响。结果表明:介质比热容及渗透率分别对含水层温度及水位影响显著,是较敏感的参数。方案3(3个回灌井垂直天然流向分布且位于抽水井下游)为最佳布井方式。抽灌量900,1 200,1 500及2 000m3/d所对应的合理布井间距分别为50,65,70及75m。相应布井方案的水源热泵系统运行20a,对含水层温度场的影响仅限于200m×200m的范围,抽水井温度变化小于1℃。
- 靳孟贵汤庆佳栗现文
- 关键词: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热运移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