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G[2013]4001)

作品数:32 被引量:196H指数:9
相关作者:王爱民李勇军王永林郑林兰燕宇更多>>
相关机构:贵阳医学院贵州医科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提取物
  • 3篇液相
  • 3篇色谱
  • 3篇荭草
  • 3篇高效液相
  • 3篇UPLC-M...
  • 3篇CACO-2...
  • 3篇草花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液相色谱
  • 2篇原代培养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色谱法
  • 2篇山柰

机构

  • 16篇贵阳医学院
  • 8篇贵州医科大学
  • 3篇教育部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贵阳市妇幼保...

作者

  • 12篇王爱民
  • 12篇郑林
  • 10篇李勇军
  • 10篇王永林
  • 8篇黄勇
  • 7篇兰燕宇
  • 5篇董永喜
  • 4篇曹旭
  • 4篇张顺
  • 4篇胡杰
  • 3篇傅晓钟
  • 3篇董莉
  • 3篇陆苑
  • 3篇谢玉敏
  • 3篇查雨锋
  • 3篇杨武
  • 3篇李月婷
  • 3篇廖尚高
  • 2篇何彬
  • 2篇刘亭

传媒

  • 8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成药
  • 2篇中药材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应用化学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8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纯度和高活力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提取及原代培养方法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建立一种纯度和活力较高、简单实用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及原代培养方法,为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提供材料。方法采集1-2周SD大鼠大脑皮质,应用Ⅱ型胶原酶和分散酶/胶原酶连续消化法,筛网过滤法及20%BSA和44%Percoll两次梯度离心法获得脑微血管段后,接种于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以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染色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体外培养2h后,微血管内皮细胞爬出血管段进行贴壁生长,3~4 d呈典型的铺路卵石样结构,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检测内皮细胞表达呈阳性,可见细胞胞质呈棕色,阳性细胞占99%以上。结论该方法能成功地分离并培养出高纯度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体外血脑屏障的建立以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查雨锋张顺苏航刘亭傅晓钟董永喜王爱民王永林
关键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血脑屏障免疫染色
化风丹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对化风丹血清药物化学进行研究,初步探讨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同时建立化风丹提取物以及大鼠ig化风丹(6 g/kg)、药母(1.37 g/kg)、药母阴性样品(5.73 g/kg)提取物后含药血清的指纹图谱,分别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通过比较化风丹和含药血清的指纹图谱,初步鉴定化风丹在大鼠血中移行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结果:在负离子模式下含药血清中共发现8个药源性成分(其中3个为原型成分,5个可能为代谢产物),有6个来自药母;在正离子模式下含药血清中共发现9个药源性成分(其中2个为原型成分,7个可能为代谢产物),有6个来自药母。结论:初步确定了化风丹的入血成分,其入血成分主要来自药母。
向文英杨武梅朝叶王永林李勇军黄勇
关键词:血清药物化学化风丹指纹图谱含药血清移行成分
荭草花提取物中5种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动力学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研究荭草花Polygonum orientale L.提取物中原儿茶酸、花旗松素、山柰素-葡萄糖苷、槲皮苷、山柰素-鼠李糖苷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在体肠灌流模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ESI-MS/MS)法测定这5种成分质量浓度。结果这些成分对p H值均不敏感,可能不是药物转运蛋白P-gp的底物;原儿茶酸、山柰素-葡萄糖苷、槲皮苷和山柰素-鼠李糖苷在高质量浓度下存在饱和现象;胆汁对原儿茶酸的吸收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山柰素-葡萄糖苷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结论荭草花提取物中这5种成分在整个肠段都有吸收,而且小肠优于结肠,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
谢玉敏杨武陆苑郑林陈思颖黄勇
关键词:花旗松素槲皮苷肠吸收动力学
羊耳菊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建立羊耳菊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并对共有色谱峰进行指认,为其质量控制方法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DAD检测法,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柱(2.1 mm×150 mm,1.8μm);流动相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柱温45℃;检测波长325 nm;流速0.3 m L·min-1。结果:对10批羊耳菊药材进行测定,标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5个共有峰,10批羊耳菊药材的相似度均在0.95以上。结论:该方法可靠、简便,可用于羊耳菊药材的质量评价。
熊荻菲菲朱迪谭丹兰燕宇郑林王爱民
关键词:指纹图谱
益肾养元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建立益肾养元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肾养元颗粒中的何首乌、金缨子、补骨脂三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分别检出何首乌、金缨子和补骨脂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TLC法检验益肾养元颗粒中何首乌、金缨子、补骨脂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益肾养元颗粒的质量控制。
迟明艳何峰黄勇何迅兰燕宇王永林
关键词:色谱法薄层何首乌补骨脂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蜘蛛香中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25批蜘蛛香中3-O-咖啡酰基奎宁酸、橙皮苷和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Phenomenex Gemini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系统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340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运用该方法对25批蜘蛛香药材进行测定,并通过聚类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蜘蛛香中3-O-咖啡酰基奎宁酸、橙皮苷和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3-1.97μg(r=0.999 9),1.14-6.84μg(r=0.999 9),0.11-0.66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7.02%(RSD 0.6%),100.60%(RSD 1.7%),96.79%(RSD 1.0%)。采用聚类分析能将不同产地的25批蜘蛛香药材分成3类。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蜘蛛香药材的质量评价和控制。
李靖刘佳乔里汪石丽郑林董莉李勇军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蜘蛛香橙皮苷
一种香豆素荧光标记多肽的合成及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Sirtuin蛋白是一类称为依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共有7个成员,均是潜在的疾病治疗靶点。然而,目前的荧光筛选方法,只适用于SIRT1~SIRT3。因此,根据SIRT5的新酶活,设计、合成了针对SIRT5的荧光标记多肽(ISGASE(Su K)-AMC),并通过LC-MS和荧光检测证明了该荧光标记多肽能应用于SIRT5的活性筛选。
李燕刘晓艳张顺刘亭李勇军兰燕宇王爱民王永林何彬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UIN
离体外翻肠囊法研究荭草花提取物中9个成分的肠吸收特征被引量:5
2014年
研究荭草花提取物中原儿茶酸、异荭草素、荭草素、牡荆素、木犀草苷、花旗松素、山柰素-3-O-α-D-葡萄糖苷、槲皮苷和山柰素-3-O-β-L-鼠李糖苷9种主要有效成分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征。采用外翻肠囊法进行离体肠吸收试验,以UPLC-MS/MS法测定各成分含量,分析各成分在不同部位的吸收特性。荭草花提取物中上述9种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均呈线性吸收,且符合零级吸收速率,肠吸收速率常数(Ka)随提取物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其为被动吸收,各成分在各肠道的吸收趋势均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优于结肠。
董莉陈鹏程唐丽王爱民郑林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MS同时测定白及中6个指标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4
2016年
建立UPLC—MS/MS同时测定白及药材中的α-异丁基苹果酸(B6)、4-(葡萄糖氧基)-肉桂酸葡萄糖氧基苄酯(B12)、1,4-二[4-(葡萄糖氧)苄基]_2.异丁基苹果酸酯(B14)、1-[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B17)、二氢菲1(B19)和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2-[4-O-肉桂酰基-6-O-乙酰基]葡萄糖苷(B23)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UPLCBEHC18柱(2.1mm×50mm,1.7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溶液(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正负离子同步监测。各指标成分之间分离度良好,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r7%-103.19%,RSD〈3.04%为,重复性、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白及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并为白及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方法。
梅朝叶向文英杨武黄勇王永林王爱民
关键词:白及UPLC-MS/MS
黔产白及的化学成分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对黔产白及药材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应用MCI、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以及半制备型HPLC分离纯化,运用1H-NMR,13C-NMR,ESI-MS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黔产白及中分离得到其中7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为α-异苹果酸(1),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2),留兰香木脂素B(3),gymnoside V(4),4,4'-二羟基苄基硫醚(5),gymnoside IX(6)以及gymnoside X(7)。结论: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鄢艳关焕玉王爱民王永林李勇军廖尚高
关键词:白及化学成分分离纯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