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ZH284)

作品数:22 被引量:565H指数:11
相关作者:朱媛媛曾菊新韩勇李星明余斌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7篇历史地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城市
  • 5篇文化
  • 5篇旅游
  • 5篇城乡
  • 5篇城乡文化
  • 4篇城市圈
  • 3篇中心城
  • 3篇武汉城市圈
  • 3篇空间结构
  • 3篇长江
  • 2篇信息流
  • 2篇整合度
  • 2篇经济带
  • 2篇竞争力
  • 2篇家中
  • 2篇国家中心城市
  • 2篇长江经济
  • 2篇长江经济带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圈

机构

  • 20篇华中师范大学
  • 9篇湖北省发展和...
  • 3篇武汉大学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河池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夏威夷大学
  • 1篇中央储备粮重...

作者

  • 13篇朱媛媛
  • 12篇曾菊新
  • 5篇韩勇
  • 5篇李星明
  • 2篇熊元斌
  • 2篇余斌
  • 2篇刘嗣明
  • 2篇田美玲
  • 2篇罗翔
  • 1篇余意峰
  • 1篇刘承良
  • 1篇张路
  • 1篇胡娟
  • 1篇朱爱琴
  • 1篇杨琳
  • 1篇李家成
  • 1篇卢燕
  • 1篇涂蕾
  • 1篇王涛
  • 1篇顾丽娟

传媒

  • 4篇经济地理
  • 2篇地理研究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城市规划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品牌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美丽中国建设与旅游业发展耦合关联性测度及前景预测——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例被引量:86
2018年
美丽中国—旅游业是内涵广泛且结构复杂的具有耦合特征的开放性巨系统。在全面剖析美丽中国系统与旅游业系统耦合互动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构了美丽中国—旅游业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并运用加权TOPSIS法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两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然后基于耦合协调模型从时空维度对该区域11省市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演化关系给予分析,最后结合修正GM(1.1)模型预测了该区域11省市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未来10年的变化轨迹。研究发现:(1)美丽中国系统与旅游业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显著,即两大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2)长江经济带11省市美丽中国系统与旅游业系统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且发展态势趋同,但旅游业系统发展水平波动幅度较美丽中国系统更为明显;该区域美丽中国系统评价值长期高于旅游业系统评价值,表明旅游业对美丽中国建设的驱动作用滞后于美丽中国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3)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两大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处在稳步上升状态,但提升与演进速度较为缓慢,其中耦合度始终处于磨合阶段,耦合协调度才跨入勉强协调阶段;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年耦合协调度演化进程明显加快。(4)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两大系统评价值、耦合度指数、耦合协调度等均存在显著的地域空间差异,从东向西基本上呈现"高—较低—较高—低—较高"的空间格局,而旅游业成为弥合区域发展差异的有效路径依赖。
时朋飞李星明熊元斌
关键词:旅游业长江经济带
中国中部地区六个中心城市功能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构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测度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中部地区六个中心城市进行综合实力量化测度,阐述了武汉是中部崛起的"龙头"城市。运用纳尔逊城市功能分类法对六个中心城市进行功能定位,分析六个中心城市功能演进的新趋向,论证了武汉的综合实力与城市功能均达到了国家中心城市水平,郑州和长沙是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区域中心城市,合肥、南昌与太原是综合功能日趋增强的省域中心城市。从强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极化功能、推进中心城市与区际的联动发展、打造中部特色的产业集群与发挥政府的空间管制功能等方面,提出了四项具体优化六个中心城市功能的措施,旨在为优化城市功能和推进中部地区崛起提供科学依据。
朱媛媛曾菊新
社会经济及环境因子对不同收入群体自评健康的影响被引量:22
2017年
对健康影响因素的干预是将"健康中国"战略落实到实处的重点,而深入探究健康的影响因子是实施有效干预的前提。结合中国当前工业化、环境退化及收入差距扩大化的背景,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年数据,采用多层次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从个体、社区及省级三个层次,深入解析社会经济及环境因子对较低、中等及较高收入群体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个体与地方特征对自评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个体特征的解释力最强,省级因子解释力最弱。(2)社会经济因子对健康的作用在不同收入群体间差异很大。通常被认为是有益于健康的因子如收入、教育水平、政府服务等仅对中低等收入群体有显著作用。(3)环境因子与健康呈正相关性,且此相关性对较高收入群体最强。(4)环境污染可以抵消一部分社会经济发展的健康促进作用。(5)除了不平等的社会经济条件,环境不公正是导致健康不公平的另一重要原因。
顾丽娟Mark ROSENBERG曾菊新
关键词:健康污染
城乡文化信息流时空整合的理论体系构建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探寻城乡文化信息流的基本规律,将综合运用大数据思维和Petri网理论,通过"3S"集成技术以及State flow分析工具,旨在解决如何测度城乡文化信息的流态关系和构建时空整合模型两个科学问题。从"动态"的城乡文化"场域"视野出发,以城乡文化信息流的时空整合为研究对象,探索文化信息流对新城乡文化空间形成的影响,并研制出驱动机理和时空整合模式,初步构建现代城乡文化信息流的时空整合理论,力图为促进新文化地理学和信息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融发展创建新的理论菜单,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为中国城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可持续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朱媛媛曾菊新韩勇罗翔
关键词:城乡文化
谁来养活中国:耕地压力在粮食安全中的作用及解释被引量:56
2016年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与城镇化背景下耕地资源的减少有关。近年来,中外粮食价格"倒挂"引致的粮食进口量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未来中国可能发生粮食安全危机的担忧。与之相关的一个问题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中国人能否养活自己?借用广泛使用的耕地压力指数,并对其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从人均耕地压力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耕地资源的变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显示:修正耕地压力指数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显著为负。不仅如此,这种影响在粮食主产区表现得比非粮食主产区更为明显。同时,通过对修正耕地压力指数的时空演变趋势考察后发现,2000-2012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的修正耕地压力指数始终处于安全压力区并呈下降趋势,表明现阶段耕地资源的减少并没有显著地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从长期看,城镇化与保障粮食安全不仅目标是兼容的,如果农地政策调整得当,中国人不但能够养活自己,还能够为全世界的粮食安全做贡献。为此主要建议:耕地保护要以发挥耕地生产力比较优势为原则;农地政策的调整以农业规模化经营为目的。
罗翔曾菊新朱媛媛张路
关键词:粮食产量城镇化粮食安全
长江经济带“美丽中国”建设水平动态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文章基于三生空间理论将"美丽中国"解构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三个子系统,根据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互动关系构建了耦合协调模型,对2005-2015年长江经济带"美丽中国"建设水平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美丽中国"建设水平一直处于平稳上升状态,整个区域向着良性协调方向发展;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两个子系统具有较高正向相关性,两者与生态环境子系统之间负向作用较为明显;长江经济带"美丽中国"建设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区域间发展的梯度差异将长期存在;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因三个子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发展路径。
熊元斌时朋飞李星明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基于信息流的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空间结构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信息流动空间的支配性功能实质性地改变了现代城乡文化的空间结构。基于文化信息流的表征,通过构建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节点的结节性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建模将文化节点的影响范围转化成结节性指数、文化节点等级与文化传播方式相结合的函数,发现信息化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的空间结构有三个特征:1城乡文化节点呈现以"京广"铁路为界东高西低的等级体系,其功能趋于软化;2文化廊道日益凸显,城乡文化空间结构的弹性逐渐增强;3城乡文化空间结构趋于网络化。信息化背景下应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规律,发挥文化廊道的正效应,构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优化文化信息流动空间,重塑现代城乡文化的空间结构。
朱媛媛曾菊新韩勇
关键词:信息流城乡文化空间结构武汉城市圈
武汉都市圈城乡文化整合的空间结构与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城乡文化整合已经成为政界与学界的研究热点.该文围绕武汉都市圈城乡文化整合的空间结构,遵循科学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从自然基础、城镇联系、文化设施等有形联系与社会联系、文化联系、信息联系、空间联系等无形联系多方面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6个主成分对武汉都市圈48个县域单元的城乡文化整合度进行量化测算,据之将其分为4个等级.阐述了武汉都市圈城乡文化整合空间分布整体上呈以武汉市为圆心,随距离的递增向周边地区递减的格局,其中沿"京-广"铁路与"长江经济带"分布的县级单元的城乡文化整合度强于同等距离的其他区域.论证了新时期城乡文化整合的空间结构受城乡关联强度、社会行为方式、区域经济分异和空间信息联系等要素的影响.
朱媛媛曾菊新朱爱琴
关键词:城乡关联空间结构武汉都市圈
美丽乡村视域下的旅游扶贫模式与效应研究——以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为例被引量:25
2017年
以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的17个省级贫困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考察、走访、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张湾区的旅游扶贫模式和扶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扶贫的影响效应与美丽乡村目标之间具有"耦合-互动"关系;(2)旅游扶贫在促进乡村地区旅游发展和减贫扶贫方面作用显著;(3)旅游扶贫模式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路径依赖,且模式具有多样性。
张军蒋黄蓁苑时朋飞
关键词:旅游扶贫美丽乡村乡村旅游
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整合的空间测度与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文化整合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城乡文化整合已经成为学界与政界的关注焦点。围绕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整合的空间测度,遵循科学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从城乡文化资源整合、城乡文化要素整合、城乡文化产业整合与城乡文化发展整合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武汉城市圈48个县域单元的城乡文化整合度进行测算,据之将其分为4个等级。阐述了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整合空间分异整体上呈以武汉市为圆心,随距离的递增向周边地区递减的网络化格局,其中沿"京-广"铁路与"长江经济带"分布的县级单元的城乡文化整合度强于同等距离的其他区域。论证了城乡文化资源差异是城乡文化空间结构分异的根本,城乡文化系统改善是城乡文化整合度提升的关键,城乡文化产业协调是促进城乡文化整合的基础,城乡文化科学发展是城乡文化整合的最终目标。
朱媛媛曾菊新韩勇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