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2010-Y-11)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何援利方驰华易建华李湘元朱洪磊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三维螺旋CT血管重建诊断子宫动静脉瘘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三维螺旋CT血管重建(3D-CTA)在子宫动静脉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例子宫动静脉瘘患者64排螺旋CT数据,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血管三维重建。结果 3D-CTA可以清晰显示骨盆、髂总动脉、髂外动脉及其分支、髂内动脉、子宫动脉及畸形血管团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立体空间关系。结论 3D-CTA能准确诊断子宫动静脉瘘,为临床诊治提供清晰立体的影像资料。
- 夏红易建华杨丽徐燕褚桂芬何援利
- 关键词:子宫动静脉瘘血管重建
- 子宫动静脉畸形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可视化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构建子宫动静脉畸形(UAVM)三维模型并进行可视化研究。方法:选取2例UAVM患者的64排螺旋CT数据,利用MI-3DVS及Free Form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成功构建出三维模型,包括骨盆、子宫、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及其分支等,可清晰显示UAVM畸形血管团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立体空间关系。结论:数字化三维模型能准确诊断UAVM,为临床诊治提供清晰及立体的影像资料。
- 夏红何援利杨丽徐燕方驰华
-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医学图像腹部三维重建血管成像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子宫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子宫动静脉畸形(UAVM)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例UAVM患者64排螺旋CT数据,所有扫描图像均采用冠状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结果:2例患者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均能清晰显示骨盆、髂总动脉、髂外动脉及其分支、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等,可以确定UAVM血管团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情况及与毗邻血管、骨盆的立体空间关系。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UAVM,为临床诊治提供清晰及立体的影像资料。
- 夏红易建华徐燕杨丽何援利
- 关键词:子宫动静脉畸形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血管成像
- 子宫动静脉畸形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和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子宫动静脉畸形(uterine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UAVM)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例UAVM患者均应用腹部医学图像可视化系统(medical imaging three dimensional visual system,MI-3DVS)对多层螺旋CT(multiple slice CT,MS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模型导入到Free Form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成功构建出UAVM数字化三维模型,可清晰显示肾脏、骨盆、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UAVM畸形血管团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立体空间关系。结论基于MSCT数据,应用MI-3DVS和Free Form软件可构建出UAVM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该模型为临床诊治UAVM提供清晰立体的影像资料。
- 夏红易建华徐燕杨丽何援利
- 关键词: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子宫动静脉畸形三维重建血管成像医学图像
- 在体子宫内膜癌盆腔三维模型构建及其可视化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利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构建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三维模型并进行可视化研究。方法:获取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利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l-3DVS软件对其进行三维重建,重建模型以STL格式输出,导入到FreeForm Modeling System进行修饰、降噪、自动匹配、着色。结果:重建的盆腔模型能真实反映子宫的实际体积,并可通过调节子宫的透明度直接观察病灶浸润深度,同时可在三维环境下观察盆腔血管的走行和形态、相邻脏器的形态。结论:盆腔三维重建对术前了解盆腔内脏器、病灶位置及大小、血管起源及走形、降低手术并发症、减少手术时间有积极的意义,可实现个体化的手术操作及治疗。
- 李湘元何援利方驰华朱洪磊王显龙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盆腔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
- 构建卵巢肿瘤数字化盆腔解剖模型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分析卵巢肿瘤的血供被引量:4
- 2012年
- 背景: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目前各种影像检查方法都不易对卵巢肿瘤做出确切的定性诊断。目的:利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对不同类型卵巢肿瘤患者的盆腔结构进行三维重建,获得数字化解剖模型,探索其在精确选择手术方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卵巢肿瘤的65例住院患者的盆腔CT数据,根据治疗后病理结果分类,其中良性肿瘤组30例,恶性肿瘤组25例,交界性肿瘤组10例,应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对其的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的卵巢肿瘤三维立体图,按照肿瘤内血管的分布、走行、分支情况等特点,将肿瘤内血流分布分为3型:①Ⅰ型为肿瘤周边可见弧形或短条状血管,肿瘤内部未见血管分布。②Ⅱ型除周边血管外,肿瘤内部可见稀疏的血管,血管分支简单,走行较平直。③Ⅲ型为肿瘤内部可见丰富的血管或血管网,血管走行迂曲、不规则且分支复杂,肿瘤周边亦可见血管包绕。结果与结论:对肿瘤血供与卵巢肿瘤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组血管类型分布与卵巢肿瘤性质存在相关性(χ2=43.93,P<0.01)。良性肿瘤组以Ⅰ型血管为主,恶性肿瘤组以复杂型Ⅱ,Ⅲ型血管为主。交界性肿瘤大多在良性基础上衍变成为"低度恶性倾向",交界性肿瘤组有8例肿瘤血管类型表现为复杂型Ⅱ,Ⅲ型。结果证实,实验成功构建了卵巢肿瘤患者数字化盆腔解剖模型,良性,恶性和交界性肿瘤血管类型存在差异。
- 李湘元何援利方驰华王雪峰彭冬先朱洪磊王显龙
- 关键词:卵巢肿瘤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建立活人体宫颈癌患者女性盆腔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女性盆腔CT薄层扫描数据,在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然后将重建模型导入FreeForm Modeling System平台进行平滑、上色、透明化、旋转等操作,获得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成功重建出宫颈癌患者女性盆腔的三维图像,包括盆腔主要脏器、血管、宫颈癌肿块、肿瘤供血血管等,并可从任意角度观察子宫与毗邻主要脏器空间立体位置关系。结论:通过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重建的宫颈癌女性盆腔数字化模型,能够辅助判断宫颈癌患者分期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进一步的仿真手术研究提供基础。
- 朱洪磊何援利王雪峰彭冬先王显龙李克晓李湘元
- 关键词:宫颈肿瘤三维重建可视化系统女性盆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