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721070)

作品数:6 被引量:71H指数:5
相关作者:于振华蔡远利韩九强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面向对象
  • 4篇面向对象PE...
  • 3篇软件体系结构
  • 3篇体系结构
  • 3篇Π演算
  • 2篇多AGENT...
  • 1篇动态软件体系...
  • 1篇多AGENT
  • 1篇语义
  • 1篇语义研究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回归
  • 1篇软件体系结构...
  • 1篇软件体系结构...
  • 1篇时间序列预测
  • 1篇体系结构描述...
  • 1篇系统交互
  • 1篇向量
  • 1篇小波
  • 1篇小波核

机构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蔡远利
  • 6篇于振华
  • 1篇韩九强

传媒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计算机集成制...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控制与决策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在线小波支持向量回归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被引量:22
2006年
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是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支持向量回归方法为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通过分析新样本加入训练集后支持向量集的变化情况,建立了一种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的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具备了在线学习的特点.同时,针对混沌信号提出了一种满足小波框架的小波核函数,它不但能以较高的精度逼近任意函数,而且适合于混沌信号的局部分析,提高了支持向量回归的泛化能力.最后就Mackey-Glass混沌时间序列在线预测问题进行了大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与现有的算法相比具有训练时间短、预测精度高等特点,有一定的理论及实用价值.
于振华蔡远利
关键词:混沌时间序列支持向量回归小波核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被引量:10
2004年
以面向对象Petri网为形式化理论基础 ,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OP NADL) .与传统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相比 ,OPNADL能描述系统的静态和动态语义 ,可利用Petri网的数学分析方法对系统进行动态分析 ,能形象、直观地刻画系统的整体和个体特性 ,同时可以利用相应的Petri网支持工具对软件体系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和验证 .通过OPNADL在公安地理信息系统和柔性制造教学系统开发中的实践证明 ,OPNADL可以有效地辅助软件设计人员在体系结构层次上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 。
于振华蔡远利
关键词:软件体系结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面向对象PETRI网
π演算的Petri网语义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为弥补π演算的固有缺陷,提出一种将π演算映射为Petri网语义的方法.该方法将π演算分为基本单元、顺序、并发、选择和递归等几种基本结构,分别映射为Petri网,然后复合构成复杂的系统.π演算的Petri网语义可形象地描述系统的物理结构和动态行为,可直接从模型网络结构上定性分析系统的性质.最后,利用该方法将移动汽车网络的π演算模型映射为Petri网,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于振华蔡远利徐海平
关键词:Π演算PETRI网并发结构特性
动态软件体系结构建模方法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针对用现有方法对动态体系结构建模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软件体系结构抽象模型(SAAM).SAAM以两种互为补充的形式化方法———面向对象Petri网OPN和π演算为语义基础,其中OPN可以形象地描述软件体系结构的初始化模型和动态行为,π演算可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的动态演化.这两种形式化方法通过SAAM集成在一起,并通过相应的支持工具对模型进行分析.在体系结构演化过程中,SAAM利用π演算的相关分析方法,对组件的演化策略和软件体系结构的一致性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在系统开发早期发现体系结构级的错误,提高软件质量.利用SAAM对经典实例自动加油站系统进行的建模与分析表明,SAAM直观、易懂,可以有效地刻画系统动态体系结构.
于振华蔡远利徐海平
关键词: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PETRI网Π演算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多Agent系统交互协议建模被引量:19
2005年
为了描述、分析和验证多Agent系统交互协议,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Petri网。与现有的形式化方法相比,面向对象Petri网能形象、直观地刻画多Agent系统复杂、并行的交互协议,可以描述其静态和动态语义,并可利用Petri网的数学分析方法对交互协议进行动态分析。面向对象Petri网还具有较好的模块性和柔性,能单独地分析参与交互的每一个Agent,而不会影响其他Agent和环境的状态。最后,利用面向对象Petri网描述了智能物理代理基金会请求协议和合同网协议,并对一个买卖Agent交互实例进行了建模和动态分析,验证了面向对象Petri网具有较好的建模能力。
于振华蔡远利韩九强
关键词:多AGENT系统交互协议面向对象PETRI网
基于π网的多Agent系统建模与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首先集成两种互为补充的形式化方法-面向对象Petri网(Object-Oriented Petri nets,OPN)和π演算,建立了一种通用的形式化建模方法——π网.π网利用OPN形象地描述系统的初始化模型及动态行为,利用π演算刻画系统的动态演化.然后以π网为语义基础,从软件体系结构的角度,建立了一种多Agent系统体系结构模型(Multi-agent Systems Architecture Model,MASAM).在MASAM中,将多Agent系统抽象为计算Agent、连接Agent和配置等三个单元,并描述了多Agent系统的动态演化;研究了系统演化后体系结构一致性的分析方法,从而可以检测系统开发早期存在的错误,确保模型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于振华蔡远利徐海平
关键词:多AGENT系统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PETRI网Π演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