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5B10401021)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尹庆水艾福志王建华廖穗祥昌耘冰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三维有限元
  • 2篇三维有限元模...
  • 2篇上颈椎
  • 2篇颈椎
  • 1篇入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进展
  • 1篇枢椎
  • 1篇前路
  • 1篇前路复位
  • 1篇前入路
  • 1篇椎骨
  • 1篇寰枢
  • 1篇寰枢椎
  • 1篇寰枢椎病变
  • 1篇寰椎
  • 1篇寰椎骨折
  • 1篇外科
  • 1篇外科领域
  • 1篇螺旋CT

机构

  • 4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艾福志
  • 4篇尹庆水
  • 3篇夏虹
  • 3篇昌耘冰
  • 3篇廖穗祥
  • 3篇王建华
  • 2篇张美超
  • 1篇蔡超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寰枢椎微创手术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寰枢椎病变的治疗一直是外科领域的治疗难题,由于其解剖部位深在,解剖结构复杂,因而治疗不当时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脊柱外科的微创手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由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因而较以往的常规开放手术具有更大的优势。当前,寰枢椎的微创手术主要有经皮手术和内窥镜辅助手术。
艾福志尹庆水
关键词:寰枢椎病变手术进展外科领域脊柱外科开放手术
寰椎骨折前路复位内固定系统的研制及相应部位的解剖学测量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一种经口咽前路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系统,通过相应部位的解剖学测量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研制各种型号经口咽前路寰椎骨折复位钢板和复位器等配套器械。选45具中国成年人干燥寰椎标本,依次测量寰椎前结节厚度、两侧前弓厚度、两侧前弓高度、两侧侧块外侧壁到中线的距离、两侧侧块前后径及两侧侧块高度。结果:寰椎前结节厚度(6.97±0.84)mm,左前弓厚度(4.67±0.74)mm,右前弓厚度(4.61±0.85)mm,左前弓高度(10.22±1.66)mm,右前弓高度(10.15±1.45)mm,左侧侧块外侧壁到中线的距离(22.12±1.23)mm,右侧侧块外侧壁到中线的距离(22.10±1.33)mm,左侧侧块前后径(19.72±1.56)mm,右侧侧块前后径(20.21±1.69)mm,左侧侧块高度(11.90±1.10)mm,右侧侧块高度(11.52±1.06)mm,左侧侧块内倾角(11.26±1.74)°右侧侧块内倾角(12.73±1.52)°结论:寰椎骨折前路复位内固定系统设计新颖,在理论上通过,。相应部位的解剖学测量证实该系统有足够的解剖安放空间。
廖穗祥夏虹昌耘冰艾福志王建华尹庆水
关键词:骨折寰椎内固定
上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建立上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期应用于临床相关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中。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1在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及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选取2例自愿参与实验的健康青年男性,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受试者知情同意。复习病史并行X射线平片检查排除枕颈部疾患。通过对正常人的CT薄层扫描获得原始DICOM图像数据,采用CAD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改良建立的模型导入ANSYS9.0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生物力学研究。结果:所建模型外观清晰逼真,几何相似性好。所建的上颈椎有限元模型能够通过验证,与体外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可进一步行各种上颈椎有限元力学分析。结论:为临床对枕颈交界区有限元三维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便捷而精确的方法,对计算机分析及研究该模型局部结构在各种受力情况下的生物力学表现创造条件。
廖穗祥夏虹昌耘冰张美超蔡超王建华艾福志尹庆水
关键词:上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
利用螺旋CT数据建立上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建立上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期应用于临床相关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正常人的CT薄层扫描获得原始DICOM图像数据,采用CAD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改良建立的模型导进ANSYS9.0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生物力学研究。结果:所建模型外观清晰逼真,几何相似性好。三维重建结构可以单独或联合显示,甚至可行结构的任意取舍,重建结构的任意径线及角度均可进行适时三维测量。结论:该技术为临床医生对枕颈交界区有限元三维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便捷而精确的方法,对计算机分析及研究该模型局部结构在各种受力情况下的生物力学表现创造条件。
廖穗祥夏虹昌耘冰张美超蔡超王建华艾福志尹庆水
关键词: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