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6BaJG0093)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3
相关作者:范子文张冉李艳芳刘瑛张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市科委博士生论文资助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贷款
  • 4篇抵押
  • 4篇抵押贷款
  • 4篇住房
  • 4篇住房反向
  • 4篇住房反向抵押
  • 4篇住房反向抵押...
  • 4篇反向抵押
  • 4篇反向抵押贷款
  • 1篇贷款需求
  • 1篇调查数据
  • 1篇养老
  • 1篇以房养老
  • 1篇社会养老
  • 1篇模式与运行机...
  • 1篇可行性
  • 1篇家庭养老
  • 1篇房养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农业职业...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4篇范子文
  • 1篇张莉
  • 1篇刘瑛
  • 1篇李艳芳
  • 1篇张冉

传媒

  • 2篇北京农业职业...
  • 1篇经济界
  • 1篇技术经济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需求分析——基于北京市的相关调查数据被引量:12
2009年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一种新型的住房金融产品,也是实现以房养老的金融工具。本文基于北京市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元选择模型,分析了影响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需求的因素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需求的直接因素主要有房主的实际年龄、性别、学历、收入、支出水平;间接因素主要有社会传统习惯和观念、养老方式等;另外,征收遗产税对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有正向促进作用,且税率越高,其影响就越大。
张冉范子文
关键词: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贷款需求
北京市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养老方式。我国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客观上不具备社会养老的基础,现实中传统的子女养老也受到挑战。必须广开门路,多方解决养老问题。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一条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北京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分析北京地区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可行性。
李艳芳刘瑛范子文张莉
关键词: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可行性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探析被引量:17
2007年
灵活高效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得以成功的关键。在对国外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运作方式进行全面考察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探讨了我国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应采取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包括贷款机构的选择、经营方式的确立、贷款运作的程序及各相关机构的作用,以期对我国有关部门的决策有所裨益。
范子文
关键词: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对“以房养老”的理论探讨被引量:20
2008年
"以房养老"是应对老龄化危机的重要举措,是对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有益补充。为推动我国"以房养老"事业的发展,首先应做好理论上的准备。生命周期理论、家庭财富代际传递理论、期权理论、保险精算理论、外部性理论、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产权分割与资产流动性理论等七个方面为"以房养老"提供了理论支持。
范子文
关键词: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社会养老家庭养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