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02Z423)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永祥周文霞蒋宁程军平邵璇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退行性
  • 2篇神经退行性疾...
  • 2篇退行性疾病
  • 2篇分泌
  • 1篇多能干细胞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筛选
  • 1篇诱导多能干细...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受体
  • 1篇自分泌
  • 1篇自分泌运动因...
  • 1篇及其受体
  • 1篇疾病研究
  • 1篇分泌酶
  • 1篇分子
  • 1篇分子水平
  • 1篇干细胞
  • 1篇高通量

机构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3篇周文霞
  • 3篇张永祥
  • 1篇周金武
  • 1篇程肖蕊
  • 1篇蒋宁
  • 1篇邵璇
  • 1篇程军平

传媒

  • 2篇国际药学研究...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疾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和临床治疗的有力工具被引量:4
2016年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组由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而产生的疾病总称。多数神经退行性疾病进展缓慢,发病机制不明,迄今仍无有效治疗措施。随着各种人类疾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i PSC)的建立,利用患者自身细胞诱导形成的i PSC进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更加切实可行。目前疾病特异性i PSC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建立、药物筛选及细胞移植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揭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推动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重点介绍i PSC定向诱导神经细胞在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脊髓性肌萎缩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和舞蹈病等5种常见神经退行性病中的建模、药物筛选及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该领域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蒋宁周文霞张永祥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筛选
BACE1抑制剂分子水平高通量筛选体系的建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建立体外分子水平β-分泌酶(BACE1)抑制剂高通量筛选体系。方法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HTRF),通过优化反应时间、酶浓度、检测仪器等实验条件,建立BACE1抑制剂高通量筛选体系,根据待测样品对BACE1活性抑制程度筛选其抑制剂。结果采用HTRF法建立了BACE1抑制剂高通量筛选体系,其中反应时间确定为6h、BACE1浓度为670U/L,采用VICTOR3酶标仪测得信噪比为649.6,信背比为44.6,Z′因子为0.91,变异系数小于10%,并筛选到一系列IC50小于10-6mol/L的化合物。结论采用HTRF法建立的BACE1抑制剂筛选体系灵敏度高、特异性和稳定性好,可用于BACE1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
周金武程肖蕊程军平周文霞张永祥
关键词:Β分泌酶高通量筛选
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与神经系统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自分泌运动因子(autocrine motility factor,AMF)能刺激细胞的迁移和运动,与肿瘤发生、转移、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近年来人们发现有3种AMF:ATX-t、ATX-m和PD-Ialpha,其中PD-Ialpha在脑中特异表达,在神经发育、生长和神经分化、神经外伤修复与神经性疼痛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提示AMF及其受体与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该文就AMF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邵璇迟晓丽周文霞张永祥
关键词:自分泌运动因子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采末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