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3kj048zd) 作品数:5 被引量:7 H指数:2 相关作者: 丛爽 郑祺星 钱辉环 东宁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理学 机械工程 更多>>
两能级量子系统控制场的设计与操纵 从控制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一个两能级的量子系统控制过程的描述,详细分析了控制在转变一个自旋1/2粒子的量子系统状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通过对量子系统中算符的幺正变换,表明对量子状态控制场的设计等价于对系统中算符实施幺... 丛爽 郑捷文献传递 量子系统中幺正演化矩阵分解方法的对比 对量子系统状态的控制可以看成是从一个已知初始态到一个期望终态的控制,这个问题可以转变成利用合适的分解方法来获得期望的幺正演化矩阵。通过右不变系统的期望状态指数因子分解的定理,可以得到量子系统期望幺正演化矩阵的指数因子分解... 东宁 丛爽关键词:量子系统 文献传递 Wei-Norman分解及其在量子系统控制的应用 2006年 W e i-Norm an分解对于分析矩阵微分方程的解是比较成熟的理论,含有幺正演化矩阵的薛定谔方程是矩阵微分方程,所以可以利用W e i-Norm an分解来分析求出多能级量子系统的解。由于W e i-Norm an分解适用的范围是小时间变化的邻域,为了求出量子系统在任意时刻的幺正演化矩阵,根据量子系统的特性,提出了对量子系统的控制时间进行分段,利用W e i-Norm an分解来获得每段小时间的幺正演化矩阵。最后通过一个两能级的例子进行仿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该量子系统的状态与控制场作用之间的关系。 东宁 丛爽关键词:量子系统 李代数 相互作用的量子系统模型及其物理控制过程 被引量:3 2006年 在充分考虑量子系统中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可能需要的几何控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变量在李群的SU(4)上变化的、两个具有相互作用的自旋1/2粒子系统的数学模型.详细地描述了对具有相互作用的量子系统的物理控制过程.为进一步对量子系统有关的可控性、操纵以及反馈控制做好了准备工作. 丛爽关键词:相互作用 双线性系统下的量子系统最优控制 被引量:2 2005年 借用宏观领域中双线性系统的研究成果,结合量子系统数学模型所具有的双线性系统形式的特点,通过对含有两点边值条件的最优控制器的推导,对量子力学系统进行最优迭代控制器的设计,并通过仿真实验对设计的量子控制系统的状态转移控制进行系统仿真实验,分别对控制参数的不同取值对控制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丛爽 郑祺星关键词:量子力学 系统仿真 最优控制 量子力学系统控制中研究的问题 被引量:3 2004年 在介绍了量子力学系统控制的可能性之后,着重分析了量子系统控制中目前正在研究的若干问题进展情况,包括量子位的控制、量子系统的可控性、最优控制、混合态及纠缠态得控制、量子系统仿真。最后指出了进行量子力学系统控制所需要的理论工具。 丛爽关键词:物理实验 密度矩阵 反馈控制 最优控制 递归神经网络逼近性能的研究 在将一般递归网络空间状态模型转化为输入输出模型的基础上,证明了递归网络在一定条件下可对任意非线性特性实现完全逼近。指出递归网络要实现逼近,需考虑初始条件、嵌入维数、逼近时效等因素。通过实例给出完整的网络设计过程。 丛爽 戴谊关键词:递归神经网络 函数逼近 文献传递 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量子反馈控制 基于Bures度量选择一个表征封闭量子系统期望的终态与系统状态之间距离的李雅谱诺夫函数,针对系统初态与终态处于非正交以及正交的情况,设计出保证系统稳定的反馈控制律的一般化的函数形式,并最大限度地给出了控制场的取值范围,同... 匡森 丛爽关键词:反馈控制 李雅普诺夫方法 稳定性 文献传递 李群平均方法在单轮姿态和运动控制中的应用 2005年 针对一个单轮系统,采用欧拉群描述其位形空间,对于Wei-Norman方程中不能精确求解的参数,采用平均方法对其进行近似计算,从而使被控系统在满足李代数可控性秩条件下,在李群上的平均轨迹能以一定的精度逼近真实轨迹.通过对单轮系统的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证明了所用方法的有效性,并指出该方法更适合驱动一类量子力学系统的状态. 丛爽 钱辉环关键词:运动控制 量子力学系统控制中的薛定谔方程及其应用 通过量子力学系统的基本概念,解释基本的薛定谔方程。分别对定态薛定谔方程和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求解进行分析,指出对定态薛定谔方程的求解实际上可以通过求解原系统本征方程的本征值来实现。而一般具有外加微扰作用力的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求... 丛爽关键词:薛定谔方程 本征值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