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SS026)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陈秋杰潘晓伟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英日同盟
  • 1篇日俄关系
  • 1篇铁路
  • 1篇同盟
  • 1篇资本
  • 1篇外国资本
  • 1篇物流
  • 1篇西伯利亚大铁...
  • 1篇机车
  • 1篇国资

机构

  • 3篇黑龙江省社会...
  • 1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3篇陈秋杰
  • 1篇潘晓伟

传媒

  • 4篇西伯利亚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外国参与西伯利亚铁路方案设计问题研究
2017年
19世纪下半叶,英、法、德、美等国争相提出西伯利亚铁路的设计方案,但均遭到沙皇政府的回绝。外国申请西伯利亚铁路修建权失败的原因包括:第一,沙皇在决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具有极大专制权;第二,俄国独立解决重大政治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第三,俄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有能力不依靠外国资本修建通往东部地区的铁路。
陈秋杰
关键词:外国资本
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中机车供应状况述评
2013年
西伯利亚大铁路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机车,此时的俄国机车制造业正在迅猛发展。但由于俄政府的歧视政策,运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机车总体数量少,新旧机车比例极不合理,旧机车常常超期服役,部分新机车不适合路况。在机车供应之争中,波罗的海地区机车生产厂家稳居首位,中央地区、南部地区的厂家也不甘示弱。机车辛迪加工厂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总供货中所占比例高达四分之三。西伯利亚大铁路在提高老牌机车制造厂的生产能力、推动俄国机车制造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陈秋杰
关键词:铁路
日俄关系视角下的第一次英日同盟被引量:1
2015年
第一次英日同盟既是日俄矛盾激化的产物,也是日本"日俄协商"外交失败的结果。中日甲午战争后日俄矛盾激化,两国在朝鲜半岛的对抗持续升级。但最初在对俄外交中,日本有与俄国"协商"解决争端的想法,并付诸了行动。与俄国多次接触后,发现两国战略目标相差悬殊,"日俄协商"无法推行,日本转而与英国结盟。英日结盟的后果之一是加速了日俄战争的爆发。第一次英日同盟建立后,无论是日本对俄外交,还是俄国对日外交都渐趋强硬。日俄双方积极备战,战争不可避免。
潘晓伟
黑龙江省开展对俄物流合作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近年来,黑龙江省对俄物流合作加速发展,口岸的交通运输和仓储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货物通关效率大大提高,已成为该省对俄货物进出口的重要通道。该省对俄物流合作中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性人才、对俄物流市场秩序混乱、投资俄罗斯物流市场风险大等问题。该省开展对俄物流合作的条件优越,发展前景广阔。中俄两国国家级战略为该省对俄物流合作提供了新契机,深化对俄物流合作将成为带动该省经济腾飞的新增长点,俄罗斯交通发展规划勾画出未来双方物流合作的新画卷。
陈秋杰
关键词:物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