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708)

作品数:14 被引量:120H指数:6
相关作者:赵文志何盛为孙传秀米立东方旭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连医科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干细胞
  • 4篇低频振动
  • 4篇振动
  • 4篇缺损
  • 4篇骨缺损
  • 4篇骨髓基质干细...
  • 3篇修复骨缺损
  • 3篇有限元
  • 3篇生物力学
  • 3篇基因
  • 3篇基质干细胞
  • 3篇骨髓基质
  • 3篇BMSCS
  • 2篇腰椎
  • 2篇有限元分析
  • 2篇在体
  • 2篇在体实验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细胞修复

机构

  • 7篇大连医科大学
  • 7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大连交通大学

作者

  • 14篇赵文志
  • 13篇何盛为
  • 9篇孙传秀
  • 8篇米立东
  • 7篇孙雪刚
  • 7篇杜广宇
  • 7篇张路
  • 7篇方旭
  • 5篇苏晋
  • 5篇李斌
  • 4篇陈秉智
  • 2篇楚同彬
  • 1篇佟长贵
  • 1篇孙学刚
  • 1篇王力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医用生物力学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长因子参与应力作用下骨重建被引量:7
2010年
背景:生长过程中与成熟后的骨骼在应力的作用下可以不断地重新塑造其形状、重建其骨质。不同的生长因子参与调节应力下骨重建过程。目的:了解生长因子在应力影响骨重建中的产生与表达的作用。方法:电子检索PubMed数据库1970-01/2009-12、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1990-01/2009-12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0-01/2009-12收录的骨重建应力作用生长因子的相关综述和论文报告,并分析其生长因子对于骨重建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生长因子对于骨重建相关文献28篇。应力可在骨骼局部产生剪应力,骨细胞等可感受剪应力并做出反应,生成骨形态发生蛋白、前列腺素E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信号分子,通过旁分泌、自分泌以及其他信号传导效应,实现骨骼的重建。但是目前人们对应力作用细胞的传递机制还不太清楚,对应力与骨生长重建关系的力学与生物化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还不明确。
王力赵文志李斌苏晋
关键词:应力骨重建骨形态发生蛋白骨组织工程
兔骨保护素全长基因的获取被引量:2
2012年
获得兔骨保护素(OPG)基因并分析序列。从兔肱骨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形成cDNA,用5′RACE策略扩增OPG基因,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并测序及进行序列分析。兔OPG基因全长1 540bp,编码400个氨基酸,与人OPG氨基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89%,而与大鼠等其它动物的同源性则在85%左右。5′RACE法成功获得了兔OPG基因的真实序列,为OPG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孙传秀赵文志何盛为方旭
关键词:骨保护素RACE全长CDNA序列
人工椎间盘植入术后颈椎邻近节段生物力学变化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研究人工椎间盘植入术后邻近节段的运动范围及椎间盘应力改变。方法将接触问题引入生物建模,建立正常全颈椎有限元模型,模拟C5/6椎间植骨融合和C5/6人工间盘植入,分析两种状态下其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及椎间盘的应力改变。结果(1)所建立模型包含了韧带、关节囊及其他软组织结构,而且真实细腻,准确度高;(2)椎间植骨融合术后邻近椎间隙运动范围增加,相应椎间盘应力明显增大,上位节段髓核与纤维环的应力约增加70%,而下位节段髓核与纤维环应力约增加40%;(3)人工间盘植入后颈椎运动范围除仅后伸受限(P(0.05)外,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增加不超过10%。结论植入的颈椎人工间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邻椎体节段的应力,且有利于改善颈椎的活动度。
李斌赵文志陈秉智苏晋何盛为方旭
关键词:颈椎生物力学植骨融合
低频振动刺激BMSCs修复骨缺损在体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在体试验,探讨以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为种子细胞种植于脱钙骨支架与低频振动相结合进行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30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A组:植入脱钙骨,B、C组:植入脱钙骨复合BMSCs。A、B两组施加频率25 HZ振动,C组不参加振动,第5周取标本观测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通过大体标本,组织学,电镜及生化检测结果分析,B组在各组间骨缺损区愈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BMSCs作为种子细胞种植于脱钙骨支架与低频振动相结合可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杜广宇赵文志何盛为米立东张路孙传秀孙雪刚
关键词:低频振动BMSCS骨缺损在体实验
椎板不同切除范围对腰椎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2
2012年
建立全腰椎有限元模型,模拟三种后路手术方式,分析不同椎板切除范围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综合利用三维重建自编软件和Hyper Mesh软件,建立腰椎(L1-L5)有限元模型并与前人所作体外实验数据比较,验证本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模拟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及椎板开窗减压术,比较减压节段的运动范围及相应椎间盘的应力改变。L3-4、L4-5节段后部结构切除后,腰椎运动范围与椎板切除大小成正比,纤维环应力最大变化发生在前屈、后伸和左右旋转运动时,而在侧屈运动时无明显的变化。腰椎运动范围的增加与腰椎后部结构的切除程度有关。在彻底减压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留腰椎后部结构,可以减小术后椎间盘应力,减轻关节突等结构的进一步退变。
苏晋赵文志陈秉智李斌何盛为方旭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腰椎椎板后路手术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局部多点注射联合特有中药膏剂外敷治疗糖尿病溃疡创面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局部多点注射联合特有中药膏剂外敷治疗兔糖尿病慢性溃疡创面治疗效果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局部表达。方法:静脉注射四氧嘧啶(ALX)制备糖尿病兔模型,取建模成功的40只糖尿病兔,喂养3周后将各组动物后肢2 cm×3 cm全厚皮切除形成创面,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A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点联合特有中药膏剂治疗组(中药+干细胞组),B组:特有中药膏剂治疗组(中药组),C组:单独应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干细胞组),D组:糖尿病对照组(对照组)。各组治疗后于第7、14、21天分别观察创面面积;第21天取创面组织制备组织切片行Masson染色观察;应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创面组织中CTGF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结论:各治疗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组和B组目的基因mRNA表达都上调,说明A组和B组治疗效果好,明显优于C,D组。
佟长贵赵文志楚同彬孙传秀何盛为米立东孙学刚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低频振动刺激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被引量:2
2011年
我们以免骨缺损模型为研究对象,在植入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后,对动物施加12.5、25、50、100Hz频率的振动刺激,观察BMSCS在骨缺损微环境中的成骨分化,并探讨最佳振动频率。
何盛为赵文志张路米立东杜广宇孙传秀孙雪刚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骨缺损模型干细胞修复低频BMSCS
低频振动刺激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核因子受体激活剂/核因子受体激活剂配体/骨保护素通路变化的体内实验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关于低频振动对体内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实验缺乏报道。目的:通过体内实验研究不同频率振动刺激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过程中核因子受体激活剂/核因子受体激活剂配体/骨保护素调节通路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取新西兰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和脱钙骨基质制备复合物,80只新西兰兔制作骨缺损模型,骨缺损区植入复合物后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对照组、12.5,25,50,100Hz振动组,振动组于第7天开始接受不同频率振动干预5周,振动结束后分别对骨保护素mRNA、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mRNA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各振动组骨髓基质干细胞骨保护素、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5),以25,50Hz显著(P<0.01);但100Hz振动时表达则下调(P<0.05)。说明给予一定频率振动刺激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可能与其促进骨保护素基因表达上调有关,理想的振动频率为25,50Hz。
杜广宇赵文志何盛为米立东张路孙传秀孙雪刚
关键词:低频振动骨髓基质干细胞骨保护素
振动应力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骨缺损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研究证实,力学因素可调控、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提高分化效率。目的:观察振动应力刺激对兔骨缺损微环境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肱骨骨缺损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24只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振动单纯骨基质明胶组、非振动骨基质明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植入组、振动骨基质明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植入组,每组8只,建立兔肱骨骨缺损模型。振动组兔置于振动平台,以0.3G的加速度,25Hz,正弦波型,1次/d,30min/次,持续4周施加振动刺激。结果与结论:造模4周后,大体观察结果显示,振动组骨痂生长良好,组织学切片显示其新生骨量较多,可见大量成骨细胞,骨缺损与断端形成骨性连接;振动组Ⅰ型胶原蛋白、RUNX2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振动组。提示振动应力刺激可促进骨缺损微环境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提高Ⅰ型胶原蛋白、RUNX2mRNA表达水平,从而加速骨缺损修复的进程。
张路赵文志何盛为方旭米立东孙雪刚杜广宇孙传秀
关键词:骨缺损RUNX2
低频振动对BMSCs成骨能力影响及机制的在体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在体实验,研究低频振动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成骨能力及其OPG基因、RANKL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用新西兰兔80只,制作骨缺损模型,骨缺损区植入脱钙骨基质明胶及BMSCs复合物,随机分组:对照组(A组);12.5 Hz振动频率组(B组);25 Hz振动频率组(C组);50 Hz振动频率组(D组);100 Hz振动频率组(E组)。振动组于第7 d开始接受振动干预5周;振动结束后对不同频率振动组别OPG mRNA、RANKL mRNA进行检测。[结果]振动组BMSCs OPG、RANKL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5),以25 Hz显著(P<0.01);100 Hz振动组BMSCs OPG、RANKL基因表达下调(P<0.05)。[结论]低频振动可调控BMSCs的骨向分化并且促进其成骨能力,可能与其促进OPG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杜广宇赵文志何盛为米立东张路孙传秀孙雪刚
关键词:低频振动BMSCSOPGRANKL在体实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