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08-YB-251)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1
- 相关作者:郝金斗周晓光陈能更多>>
- 相关机构: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病毒病原学研究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了解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情况。方法采集318例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住院患儿的鼻咽部分泌物标本,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型(INFA、B),副流感病毒I、Ⅱ、Ⅲ型(PIVI、Ⅱ、Ⅲ),腺病毒(ADV),鼻病毒(RV),偏肺病毒(hMPV)检测。结果318例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258例,阳性率为81.1%。检出6种呼吸道病毒,其阳性率分别为RSV36.2%,hMPV21.7%,RV14.5%,INF—B1.3%,PIV-Ⅲ3.1%,ADV5.3%。4至6月份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92.7%),1至3月份病毒阳性检出率最低(51.3%)。1岁以前主要是RSV和hMPV感染,1~3岁主要是RSV和R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及喘息性支气管炎主要是RSV、hMPV感染,婴幼儿哮喘主要是hMPV、RV感染。结论合胞病毒是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首位病毒病原体,其次是hMPV、RV.喘息患儿.病毒检出阳件率旱季节件分布.日随年龄增长旱下降档蚺.
- 刘金辉周晓光傅瑛蔡旗朱海燕
- 关键词: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呼吸道病毒
- 2007—2012年广东省3家医院偏肺病毒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
- 2016年
-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小儿呼吸道人类偏肺病毒(hMPV)感染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东莞市石碣医院、从化中心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7岁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标本2826例,检测部分呼吸道感染病毒及hMPVF基因,并分析hMPV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5年共检出hMPV阳性标本231例(阳性检出率为8.17%),每年的阳性检出率总体比较稳定。hMPV合并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者50例,占hMPV阳性标本的21.65%,均为2种病毒混合感染。1~2岁组hMPV阳性患者构成比最高,为41.13%;6个月~1岁年龄组hMPV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3.70%;hMPV全年均有散发病例,以2~4月为发病高峰期,检出阳性标本占全部的62.77%。hMPV临床特征各异,2岁以下临床症状多以气促、咳嗽、喘息症状为主,2岁以上以发热、流涕等流感样症状为主。结论hMPV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一种重要的病原体,小儿呼吸道hMPV的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不同年龄段的临床症状各异。
- 郝金斗黄见可蔡旗陈能周晓光
- 关键词:人类偏肺病毒急性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
- 从化市小儿呼吸道人类偏肺病毒感染的临床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 2010年
- 目的了解从化市小儿呼吸道人类偏肺病毒(human metapenumovirus,hMPV)感染的临床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60例6岁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泌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MPV M基因,采用多重PCR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A、B型(RSV-A、RSV-B)、流感病毒甲、乙型(Flu-A、Flu-B)和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PIV-2、PIV-3)。随机挑选7例hMPV阳性PCR产物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260例标本中hMPV阳性21例(8.1%),其中发生混合感染7例(33.3%),hMPV/RSV-A 1例,hMPV/Flu-B 3例,hMPV/PIV-3 3例。2—5月份hMPV检出阳性率高于其他月份,以4月份阳性率最高。21例hMPV阳性患儿,临床表现以咳嗽、喘息、发热、憋气为主。hMPV感染患儿喘息症状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PIV-3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PV阳性患儿全部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7例hMPV阳性PCR产物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比对,与HMPVgz01(基因序列编号:GQ153651.1)序列同源性为97%~99%。结论 hMPV是引起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重要病原体,2—5月份hMPV阳性检出率较高,以4月份最高,临床表现以咳嗽、喘息、发热、憋气为主。7例hMPV阳性PCR产物核酸序列与HMPVgz01(基因序列编号:GQ153651.1)序列同源性为97%~99%。
- 蔡旗周晓光陈能郝金斗黄维本刘金辉沈玉才邱丹丹叶凤娟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人类偏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