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200814)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严华兵董伟清闭志强李杨瑞卜朝阳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化工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山薯组培苗继代培养基配方筛选被引量:8
- 2010年
- 以山薯组培苗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6-BA(0.5、1.0、2.0 mg/L)或TDZ(0.01、0.10、0.50、1.00、2.00、4.00 mg/L)、不同培养方式和活性炭对其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6-BA对山薯组培苗增殖系数、茎长及腋芽点芽球的影响不明显,而随着TDZ浓度的升高,山薯组培苗增殖系数和茎长逐渐降低而芽球显著增加,茎段腋芽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山薯组培苗较优的继代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NAA+30 g/L蔗糖+1.5 g/L活性炭的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利于促进山薯组培苗增殖,其增殖系数、茎长、植株鲜重和干重显著高于固体培养基。活性炭的添加可以减少褐化,促进组培苗的增殖培养。此外,培养方式与活性炭交互作用对组培苗茎长、增殖系数、植株鲜重及干重无显著影响。
- 严华兵龚明霞董伟清卜朝阳闭志强李杨瑞
- 关键词:继代培养增殖系数活性炭
- 山薯组培苗瓶内与瓶外生根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以山薯组培苗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苗瓶内与瓶外生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山薯组培苗茎段瓶内生根较优培养基配方为1/2MS液体培养基附加0.5 mg/L NAA、0.1 mg/L 6-BA、30.0 g/L蔗糖和1.5 g/L活性炭;在不同月份移栽对生根苗成活率影响较大,其中以4、10月的移栽生根苗成活率显著高于7月;采用瓶外生根方法,山薯组培苗茎段可不经任何生长素处理,经过21 d的培养,即可获得近90%的生根率;瓶外生根苗培养6周后可在基部形成1~3个微型薯,6个月后可形成1.5~4.0 g大小的微型薯。
- 严华兵方锋董伟清卜朝阳闭志强李杨瑞
- 关键词:茎段瓶外生根微型薯
- 山薯试管零余子形成过程中几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被引量:2
- 2010年
- 以"桂淮2号"优良山薯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酶联免疫检测(ELISA)技术研究山薯试管零余子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试管零余子形态建成过程中,内源GA3、ABA、IAA、ZR和JA含量均在培养第20d明显上升,20~40d期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培养后期,ABA、IAA、ZR和iPA含量逐渐上升,而GA3含量逐渐降低。内源激素间的平衡水平也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变化,ABA/GA3、ZR/GA3和iPA/GA3表现为培养0~20d先降低、后期持续上升的趋势,而IAA/GA3、JA/GA3从起始培养开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 严华兵杨丽涛董伟清闭志强李杨瑞
- 关键词:内源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