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1-27)
-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5
- 相关作者:任洪娥马岩关明山袁旭常春媛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图像纹理的板材纹理模拟再现方法研究
- 2006年
- 纹理是木材的重要特征,模拟纹理具有极高的工业价值。对视频采集到的板材纹理图像进行灰度化、中值滤波去噪、二值化、腐蚀、膨胀等处理,得到仅包含目标纹理的图像后检测纹理边缘。对板材纹理横断面通过数学描述结果进行模拟,切面通过在图像上选择合适的边缘点进行模拟,以实现板材纹理的模拟再现,并以水曲柳为例分析模拟纹理。
- 任洪娥常春媛杜建波
- 关键词:图像预处理边缘检测
- 板材的纹理识别初探被引量:12
- 2004年
- 根据图象处理理论,运用彩色图象灰度化、中值滤波、图象二值化等一系列图象处理手段,对一幅板材图象进行处理,最终抽取板材纹理。为家具加工中仿真板材纹理等工艺提供天然的木材纹理图案。
- 任洪娥关明山马岩
- 关键词:图象处理板材纹理识别家具生产灰度化中值滤波
- 横切木材材种细胞识别试件视频模拟理论被引量:1
- 2007年
- 视频对象的识别与检测是计算机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一个前沿课题,木材材种细胞识别的计算机视频识别与检测是木材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论述了横切木材材种细胞识别法试件的细胞结构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视频再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该细胞结构视频识别的模拟软件设计的总体方案,介绍了木纤维细胞结构视频检测计算机模拟三维重建方法及再现软件。给出了细胞横断面的空间数学模型,提出了木材材种细胞识别模拟软件应用的方法和意义。
- 杨春梅
- 关键词:数学模型视频识别细胞结构
- 弓形弯曲原木优化下锯建模与仿真被引量:5
- 2008年
- 面对我国森林资源不足、质量不高的状况,建立和应用原木优化下锯理论,提高木材出材率已成为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提出弓形弯曲原木的数学模型,全面描述弯曲原木的解析形状,并对弯曲原木的主产出材率进行优化设计,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现原木优化下锯的三维再现,这对提高原木出材率和利用率、提高木材加工技术水平与现代化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任洪娥袁旭马岩
- 关键词:数学模型优化设计仿真
- 用图象处理法检测板材节子的理论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论述了用图象处理法检测板材节子边缘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板材节子边缘检测点的确定方法,介绍了板材节子视频参数的标定方法。
- 任洪娥关明山徐达丽郭继峰颜廷贵
- 关键词:图象处理检测点标定方法边缘检测木材缺陷
- 基于数学模型的原木节子视频识别理论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论述原木节子视频检测方法,提出节子视频特征和内部分布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节子图像进行修正、增强、边缘检测等处理,提取节子的形状特征参数。利用数学模型模拟节子的三维图像,实现节子的计算机模拟和定位。为原木加工中的节子自动化剔除处理和避开节子最优下锯定位提供基础理论和视频检测技术,为制材数控系统的编程提供具体方法。实现原木节子分布与形态的视频再现,达到视频研究原木节子的空间形态和分布规律的目的。
- 任洪娥
- 关键词:数学模型视频识别原木节子
- 计算机实现原木的三维再现被引量:11
- 2004年
- 根据计算机图形学原理,利用坐标变换,包括放缩、规格化等一系列处理,将激光扫描的原木三维几何数据转换成世界坐标,再利用比例、投影、旋转等方法对转换后的坐标进行处理,进而形成相应的计算机屏幕坐标,最终在计算机上真实再现原木的几何特征,为原木加工的自动化处理提供依据。
- 关明山任洪娥马岩
- 关键词:激光扫描原木
- 基于S3C2410的原木形状识别机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2
- 2008年
- 介绍一种基于S3C2410的原木形状识别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采用32位ARM9内核的S3C2410作为系统控制的CPU,操作系统为嵌入式ARM-LINUX,利用Qt/E设计用户界面,构成软硬件可剪裁的原木形状识别机嵌入式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体积小、开发资金投入少等特点,可对原木几何特征进行高速精确识别和仿真,提高生产效率。
- 朱峰王海丰赵鹏任洪娥
-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S3C2410ARM-LINUX
- 原木模型理论的发展被引量:5
- 2005年
- 原木模型理论是下锯优化、制材数控化技术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原木模型理论的发展, 分析了我国原木模型理论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我国原木模型理论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 袁旭任洪娥董本志
- 原木形状识别机编程工具与运动控制设计
- 2007年
- 原木形状识别机编程工具和运动控制系统是依照计算机系统的指令来控制各个步进电机运动从而实现数控形状识别。数控形状识别中的定位控制精度、速度调节性能等重要指标都与运动控制器和编程工具的精度直接相关。运动控制器的设计采用"DSP+FPGA"的结构,允许在设计的每个环节对器件和系统逻辑功能进行动态修改,大大减少了设计工作量。具有灵活的编程功能,能实时方便地实现复杂的速度控制算法,提高了控制性能,同时提供运动控制器与PC主机的通讯交互功能。保证运动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大大方便了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 郑立平栾兴和任长清
- 关键词:数控跑车步进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