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5B20901019)

作品数:8 被引量:122H指数:6
相关作者:李玲许传俊李红周文灵张铭光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褐变
  • 6篇外植体
  • 3篇植体褐变
  • 3篇鞣质
  • 3篇外植体褐变
  • 2篇多酚
  • 2篇多酚氧化
  • 2篇多酚氧化酶
  • 2篇叶片外植体
  • 2篇原核表达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2篇PAL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体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叶片
  • 1篇叶片离体

机构

  • 10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福建省亚热带...

作者

  • 10篇李玲
  • 9篇许传俊
  • 2篇周文灵
  • 2篇谭汝芳
  • 2篇李红
  • 1篇赖艳艳
  • 1篇张铭光
  • 1篇陈冬茵

传媒

  • 3篇园艺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广东省植物学...
  • 1篇2007中国...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蝴蝶兰外植体褐变过程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分析及基因克隆
<正>外植体褐变是影响组培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认为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是组织褐变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多酚氧化酶作用于底物酚类物质导致褐变发生。我们研究蝴蝶兰外植体褐变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及表达变化,以期为认识褐变发生机理...
许传俊李玲
关键词:多酚氧化酶抑制剂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文献传递
蝴蝶兰叶片外植体褐变过程中PAL基因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0
2007年
研究了蝴蝶兰(Phalaenopsis sp.)叶片外植体褐变过程中PAL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褐变过程中,外植体的PAL基因表达出现差异,离体培养第3天的表达明显提高,一直到第8天还维持较高表达水平,以后随着外植体褐变的加重,PAL基因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与对照相比,在Fe盐浓度加倍为55.6 mg L-1培养基中培养的外植体PAL基因表达水平提高发生的时间比对照早,培养第2天就明显增强,随培养天数的延长,一直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其PAL活性也高于对照,两种培养条件下,外植体总酚含量都随着其褐变加重而增加,说明PAL基因表达与蝴蝶兰外植体褐变过程相关。
许传俊李红李玲
关键词:外植体褐变苯丙氨酸解氨酶半定量RT-PCR
GA信号转导被引量:12
2006年
文章概述了赤霉素(GA)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许传俊李玲
关键词:赤霉素信号转导DELLA蛋白SCF
几种培养基及光照对蝴蝶兰叶片外植体褐变的影响被引量:32
2006年
蝴蝶兰叶片外植体在MS纸桥培养基上培养10d发生褐变率较低,1/2MS次之,MS、B5和N6培养基外植体褐变率最高。MS培养基中铁盐加倍或微量元素缺乏造成外植体严重褐变,培养基积累很多褐色物质;减少琼脂含量,外植体褐变加重;添加柠檬酸可减轻外植体褐变;而添加活性炭、抗坏血酸或PVP对减轻外植体褐变无显著作用。光照强度增加外植体褐变严重。
许传俊李玲
关键词:外植体褐变培养基光照
蝴蝶兰多酚氧化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蝴蝶兰中克隆的多酚氧化酶同源基因,命名为PhPPO,其cDNA全长1851bp,完整的编码框长1647bp,编码54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具有酪氨酸酶家族的特征,具有保守的CuA和CuB结合区,以及向叶绿体运输的导肽结构。将其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PRo-EXHTa上,在BL21(DE3)进行表达,经ITPG诱导,获得蝴蝶兰PPO原核表达蛋白。
许传俊周文灵陈冬茵赖艳艳李玲
关键词:多酚氧化酶基因克隆褐变原核表达
蝴蝶兰褐变外植体的显微结构观察以及褐变成分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7
2005年
对蝴蝶兰褐变外植体进行扫描电镜和显微结构观察,发现褐变叶片外植体的上表皮已经变形,维管束完全破坏,被有毒的鞣质填充,有些薄壁细胞中发现有不明物质沉积。初步分析褐变外植体分泌到培养基中的成分有缩合鞣质。外植体总酚含量和PAL活性随褐变程度加重逐渐增加,两者呈现显著正相关。
许传俊李玲李红张铭光
关键词:褐变外植体显微结构鞣质
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被引量:17
2007年
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在植物蛋白降解系统中起重要作用,泛素分子主要通过泛素活化酶(E1)、泛素结合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将靶蛋白泛素化,泛素化的蛋白最后被26S蛋白酶体识别和降解。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参与植物体内的多种生理过程,如花和胚的发育、光形态建成、植物生长物质等几乎所有的生长发育过程,本文主要对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精确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许传俊李玲
关键词:26S蛋白酶体植物光形态建成花发育胚发育植物生长物质
儿茶素对蝴蝶兰叶片离体培养褐变发生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用0.3 g/L儿茶素处理蝴蝶兰叶片外植体,在MS+3 mg/L 6-BA(pH 5.8)培养基上培养4 d,外植体褐变率高于对照227.6%。用香草醛-盐酸溶液染色反应法发现鞣质分布在维管束和细胞间隙。叶片剪切的外植体(培养0 d)鞣质含量较高,培养4 d降低,8 d后再升高。儿茶素处理的外植体鞣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在培养期间,儿茶素处理的外植体PPO、POD和PAL活性高于对照外植体,其中POD活性在第8天达到最大值,PPO和PAL活性在培养第12天达到高峰。
谭汝芳周文灵许传俊李玲
关键词:儿茶素叶片外植体褐变鞣质
蝴蝶兰外植体褐变发生与总酚含量、PPO、POD和PAL的关系被引量:41
2006年
蝴蝶兰外植体在褐变发生前期PPO和POD活力皆升高,褐变发生后酶活力下降。同工酶谱分析发现,培养0d的蝴蝶兰外植体PPO没有酶带出现,而POD有1条弱带。离体培养2d POD出现3条酶带,第4天有新酶带Ⅰ发生,随后消失,其余3条带,随培养天数的延长,酶带活性渐弱。PPO同工酶谱在培养2d出现3条酶带,迁移率为0·28的酶带Ⅲ在培养4d活性较强,随后3条酶带减弱。总酚含量和PAL活力随外植体褐变增强而逐渐增加,两者呈现极显著正相关。
许传俊李玲
关键词:PPOPODPAL外植体褐变总酚
鞣质在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发生作用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变是导致快繁失败的主要原因,克服褐变是培养成功的关键。蝴蝶兰是近几年我国及国际花卉市场中最受青睐、发展最快的花卉品种之一,认识其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褐变原因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谭汝芳李玲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