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B505101)
-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 相关作者:蒲晓田杨阳马淑然王庆国张明泉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论“四时之肝”对季节性情感障碍发病的“生物钟”作用机制被引量:8
- 2011年
- 文章就季节性情感障碍(SAD)的中医发病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四时之肝"对SAD的发病具有"生物钟"作用。在SAD的季节性发病和缓解的四时,"四时之肝"的作用如同一个循环无端的"生物钟",遵循着生、长、收、藏的"S曲线"变化规律。SAD的发病是"四时之肝"的"生物钟"调节紊乱的结果。根据四时阴阳消长规律,校正肝脏"生物钟"的四时节律曲线,对于临床防治SAD将提供新的启迪。
- 杨阳马淑然王庆国蒲晓田陈玉萍支政杜媛鲲张灵敏刘艳
- 关键词:五脏应时季节性情感障碍生物钟
- 不同光制下小鼠下丘脑视交叉上核Clock mRNA昼夜表达特点及温胆汤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在不同光制下,一天中4个时间点,血清褪黑素水平和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Clock mRNA基因表达的特点,以及温胆汤的干预作用。方法 2~3月龄雄性KM小鼠1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6点开灯照明,18点关灯黑暗)、模型组(24 h光照)、黑暗组(24 h黑暗)、温胆汤组和褪黑素组,每组32只。自然授时光照时间用ZT表示、黑暗组时间用CT表示,于第12周的最后一天,自然授时光照起点凌晨6点(ZT0/CT0)、12点(ZT6/CT6)、18点(ZT12/CT12)、24点(ZT18/CT18)4个时间点,分别于每组中随机选取8只,剖杀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褪黑素含量。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小鼠下丘脑SCN Clock mRNA的表达。结果血清褪黑素水平方面:正常组小鼠在ZT18含量最高(P<0.05);黑暗组小鼠在CT0低于CT18和CT12时含量(P<0.05);模型组小鼠4个时间点的含量并无差异(P>0.05),温胆汤组血清褪黑素的含量ZT0和ZT6均低于ZT18(均P<0.05);褪黑素组血清褪黑素含量ZT0、ZT6、ZT12均低于ZT18(均P<0.05)。小鼠下丘脑SCN Clock mRNA表达水平方面:正常组小鼠下丘脑SCN Clock mRNA表达水平ZT18低于ZT6(P<0.05);黑暗组小鼠4个时间点没有差别(P>0.05);模型组小鼠ZT0低于ZT6和ZT18(均P<0.05),ZT12低于ZT6和ZT18(均P<0.05);温胆汤组和褪黑素组小鼠均ZT18低于ZT6(均P<0.05)。结论温胆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因持续光照所致的褪黑素含量下降和生物钟基因表达紊乱。
- 杨阳张明泉蒲晓田谭东宇马淑然
- 关键词:温胆汤褪黑素生物钟天人相应小鼠
- “肝藏血、主疏泄”应五时而变的机制探讨被引量:13
- 2012年
- 人体的五脏是应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而变化的时间自稳调节系统。五脏应五季之生、长、化、收、藏之气而分别主五时。在这一系列转化过程中,肝是五脏应时而变的内在推动力,主令于春,在其他季节转化成主时之脏的应时而变,从而发挥五脏应五时的功能。肝应五时而变是多网络多层次的复杂联系。这一理论指导着临床肝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康复。
- 杨阳马淑然王庆国张明泉路广林蒲晓田米雪峰肖遥
- 关键词:五脏应时肝藏血主疏泄藏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