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285)
- 作品数:7 被引量:106H指数:5
- 相关作者:吴进才余月书王芳薛珊黄奔立更多>>
-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昆虫卵黄蛋白及其激素调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10年
- 卵黄蛋白的结构及其合成、摄取过程与激素的调控机理是目前昆虫生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几年,随着分子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手段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对卵黄蛋白基因的研究将为寻找害虫生物防治提供新途径。本文对昆虫卵黄蛋白及其激素调控进行了综述。为防治害虫再猖獗的发生和促进大量繁殖益虫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戈林泉吴进才
- 关键词:卵黄发生卵黄蛋白卵黄原蛋白保幼激素20-羟基蜕皮酮
- 农药诱导害虫再猖獗的研究被引量:25
- 2008年
- 害虫再猖獗是化学防治的3个负效应之一。农药的使用剂量、次数、使用方式以及导致植物营养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引发害虫再猖獗。文章重点论述产生害虫再猖獗的原因和研究现状,并讨论再猖獗的今后研究方向。期望在害虫综合治理中能对再猖獗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 余月书薛珊王芳吴进才
- 关键词:害虫农药植物营养天敌
- 吡虫啉等农药对二化螟产卵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以水稻、茭白为食料,用吡虫啉、扑虱灵、功夫菊酯等3种农药处理食料后饲养二化螟幼虫,研究农药对二化螟成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10 mg/kg与15 mg/kg处理茭白后饲养出的成虫产卵量与对照不存在显著差异,15 mg/kg处理茭白后饲养出的成虫产卵量比对照增加78.48%,10 mg/kg处理则下降了17.33%,但15 mg/kg处理同10 mg/kg处理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以武粳15水稻为食料的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啉30 mg/kg浓度处理水稻后饲养出的成虫产卵量与对照相比下降40.43%,无显著差异。以水稻品种丰优香占为食料的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啉15 mg/kg处理与对照相比,成虫产卵量下降37.82%,二者存在显著差异。
- 余月书王芳薛珊吴进才
- 关键词:农药二化螟产卵量
- 紫外B辐射增强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6年
- 大气平流层臭氧的破坏直接增强了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特别是紫外B辐射的强度。紫外B辐射增强将对生态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紫外B辐射增强对昆虫影响的研究,分析了紫外B辐射增强可能产生的对植食性昆虫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及其机制,就紫外B辐射增强对昆虫影响方面迫切需要阐明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 徐建祥杨海燕吴进才
- 关键词:植食性昆虫
- 吡虫啉胁迫对水稻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及钾等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8年
- 在吡虫啉胁迫下,探讨其对水稻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及钾等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吡虫啉对水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相同浓度吡虫啉处理,丰优香占茎秆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叶片。不同品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趋势不同,丰优香占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武粳15则显著低于对照。吡虫啉对水稻矿物元素的吸收有显著影响,施药后同一元素在不同品种中含量变化趋势不同。
- 余月书吴进才王芳薛珊
- 关键词:水稻吡虫啉可溶性糖氨基酸矿物元素
- 两个不同抗性黄瓜品种和云南黑籽南瓜根系分泌物对黄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被引量:31
- 2007年
- 研究了黄瓜品种津研4号(感枯萎病)、津春4号(抗枯萎病)和云南黑籽南瓜根系分泌物对津研4号黄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处理的黄瓜枯萎病发病早,接种后第15天病株率显著高于对照,至第20天时病株率与对照相近;而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处理的病株率一直显著小于对照.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浇灌的植株株高、鲜质量降低,根系活力下降、电导度(伤害度)增加,而抗病品种和云南黑籽南瓜根系分泌物处理对植株影响较小.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促进了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而抗病品种和云南黑籽南瓜根系分泌物则抑制了病菌生长.
- 黄奔立许云东伍烨张顺琦陈学好
- 关键词:黄瓜根系分泌物枯萎病
- 褐飞虱侵害对水稻叶片、根SOD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以分蘖期水稻协优963、TN1为供试材料,研究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侵害后水稻叶片、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协优963、TN1叶片SOD活性变化不明显;15和30头/株侵害协优963后3、6、9d根SOD活性分别显著下降了88.4%和77.2%、86.8%和70.5%、51.3%和19.7%;15和30头/株侵害TN1后3d根SOD活性显著下降了71.4%和89.4%,30头/株侵害TN1后6、9d根SOD活性显著下降了50.3%和70.1%。协优963、TN1叶片MDA含量变化不明显;30头/株侵害协优963后3d根MDA含量显著上升了119.4%,9d15头/株侵害后根MDA含量显著上升了369.7%;15、30头/株侵害TN1后3、6、9d根MDA含量分别显著下降了92.4%和87.9%、76.0%和54.0%、72.4%和98.2%。由此可见,褐飞虱侵害2水稻品种后根、叶片变化不同,叶片变化不明显,根SOD活性显著下降;2水稻品种根MDA含量变化稍有不同,协优963根MDA含量显著上升,TN1根MDA含量显著下降。
- 刘井兰杨霞吴进才
- 关键词:褐飞虱水稻SOD活性MDA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