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0803RJZA094)
- 作品数:34 被引量:439H指数:13
- 相关作者:刘普幸张克新姚玉龙霍华丽朱小娟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近38年来格尔木河中下游绿洲时空演变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被引量:6
- 2016年
- 基于1977、1987、1999、2006、2014年5期Landsat MSS/TM/ETM+/OLI遥感影像,结合"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和景观格局、城市扩展指标等分析了绿洲时空演变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8年来,格尔木河中下游绿洲变迁呈急剧退缩-退缩-扩张的变化趋势,特别是1977—1987年绿洲退缩速度最快,退缩面积高达638.67 km^2,累计动态度-3.55%,1987—2006年绿洲继续退缩,但速度明显变缓,累计动态度分别为-0.52%和-0.88%,2006—2014年绿洲首次呈扩张状态,绿洲面积增加27.19 km^2,累计动态度0.26%,绿洲变迁趋于稳定。草地变化对绿洲退缩的贡献率最大,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对绿洲扩张的贡献率逐渐增大;绿洲重心迁移明显,迁移方向为南偏东-东南-西南-东南,迁移距离1977—1987年最长,为2.96 km,以后逐渐变短。1977—2014年绿洲景观斑块和破碎度呈增加趋势,景观形状趋于复杂,且当城市扩展率、城市扩展强度减小时,绿洲变化动态指数均减小,表明绿洲景观趋于复杂的同时受人类活动影响日益增大。
- 王林林刘普幸
- 关键词:LUCC遥感数据
- 河西走廊敦煌绿洲天然胡杨林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敦煌绿洲天然胡杨林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化规律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敦煌绿洲天然胡杨林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随深度增加而不断增加的趋势。0-6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程度较大,再向下各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趋于平缓。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在不同土壤层有较明显的差异,土层越深,其含水量变化程度越小,这主要与气候、土壤质地及树龄等因素有关。采用GIS的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插值法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含水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和较强的相似性。即各层均表现为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空间格局,这与西临库姆塔格沙漠和罗布泊东靠绿洲的地貌格局相一致。
- 张克新刘普幸霍华丽吴三雄
-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
- 近14年来柴达木盆地NDVI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5
- 2015年
- 利用MODIS/NDVI数据分析了柴达木盆地2000—2013年植被NDVI季节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近14年来,研究区年均、季节NDVI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春季增加范围最大,其次为夏季和年均,秋季最小。不同高程NDVI、NDVI变化趋势(θslope)差异较大,分别在海拔3750和3550 m时达到最大,当低于这个高度时,二者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反之则减小。相关分析表明,春、夏、秋季NDVI分别与气温、降水、潜在蒸散量呈正相关,正相关面积分别占总植被区的81.96%、96.94%和76.54%;年均NDVI对降水最为敏感,与其呈正相关的面积为91.03%。此外,春、夏两季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滞后效应突出,并以冬季降水、最低气温对来年春季植被生长影响最显著,春季降水则对夏季植被生长贡献最大。除自然因素外,农作物播种面积、出栏率等人类活动也是柴达木盆地植被NDVI变化的重要因子。
- 王林林刘普幸王允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海拔气候
- 敦煌绿洲近54a气候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利用敦煌气象站1952-2005年气温和降水的观测资料分析表明:54a来,敦煌绿洲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0.173℃/10a,并以冬季增暖最显著,最低气温增温最突出,其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384℃/10a,0.331℃/10a,对全年气温变化的贡献最大。年平均降水量则在波动中微有增加,其变化倾向率2.398mm/10a,且以夏季增湿最多,冬季略有减少,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 刘普幸张锐吴三雄
-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温降水
- 疏勒河中下游绿洲胡杨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被引量:48
- 2011年
- 通过在疏勒河中下游天然胡杨林区设置7个样方6.852 4 hm2,采用相邻格子法和动态数量值,分析胡杨种群的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中下游及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差异显著。中游幼苗缺失,幼树不多,中树最多,占总数的72.15%,大树较多,老树甚少,年龄结构呈正态分布型,林分年轻、稠密、高大,每公顷胡杨总数是下游的13.45倍。下游幼苗缺失,幼树极少,中树较多,大树最多,大、老树占总数的62.54%,年龄结构呈倒金字塔型,林分偏老,稀疏、矮小。中下游均为衰退种群。胡杨种群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 I型,为下降种群;且存活率幼、中树高于大、老树,中游明显高于下游。种群数量动态计算表明,幼、中树动态量值为负值,大树、老树为正值,但胡杨总体表现为衰退的结构动态关系。总之,研究区胡杨未来因幼苗缺乏而趋于衰退演替,且下游衰退演替的速度更快。
- 刘普幸
- 关键词:种群结构
- 近54年民勤绿洲气候变化趋势与周期特征被引量:23
- 2009年
- 通过对民勤气象站1953-2006年气温和降水量的观测资料分析表明,近54年来,民勤绿洲气温总体呈显著增温趋势,以冬季升温最明显,贡献率最大为特征。年平均降水量在波动中微有增加,以春季增湿最多,夏季略有减少,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Morlet小波及其功率谱分析表明,气候变化存在多时间尺度、多层次和多分辨的特性结构。其中,年平均气温均存在21年和7.14年周期,年平均降水量存在21,8.62,6.62年和4.03年周期,且中长周期相同,短周期不同。周期特征表明,研究区气候变化21年周期主要受太阳黑子活动磁(海尔)周期的影响,气候变化短周期可能受大气环流和El Ni(?)o等的影响。
- 刘普幸
- 关键词:绿洲气温降水MORLET小波气候变化
- 甘肃省土地资源承载力格局的时空演变分析被引量:33
- 2013年
- 以人粮关系为基础,构建了土地资源承载指数(LCCI)模型,从时间和空间2个尺度定量评价了1985—2010年甘肃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格局,并以1985、1990、2000、2010年为代表年份,讨论了全省14地州(市)、86县(区)近26年来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1985—2010年全省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逐年降低,土地资源承载力略有增强,但全省人粮关系总体形势依然严峻。②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是全省主要粮食盈余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稳居全省之首;陇东高原区以低水平的人粮平衡为主,土地资源承载力年际变化较大;人口压力较大的陇中高原以及粮食生产水平较低的陇南山地、甘南高原区主要表现为粮食短缺,人口超载,土地承载力状况不容乐观。③河西走廊和陇东高原区所辖县域中,粮食盈余县域在增加,人口超载县域在减少,局部区域人粮矛盾得到缓解;陇中高原和陇南山地所辖各县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在逐年降低,土地资源承载力在逐步增强,但绝大部分县域仍然处于不同程度的人口超载状态。④1985—2010年全省土地资源承载力格局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显著变化,但是基于自然、经济层面的区域人粮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扭转和改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粮食短缺地区的人粮矛盾会进一步加剧,粮食调配和贸易趋势也就会越发明显,此时粮食主产区的空间集聚效应对本区域和全省的人粮平衡作用也就日益突出。
- 朱小娟刘普幸赵敏丽卓玛兰草
- 关键词:人口土地资源承载力
- 近28年金昌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模拟预测被引量:14
- 2015年
- 基于1987、1999、2006和2014年的4期Landsat TM/ETM+和Landsat-8 TIRS遥感影像,综合运用RS与GIS技术手段,在Workstation平台下选择Arc Tools和Arc模块,获取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再利用IDRISI Selva 17.0软件平台下的CA-Markov模型对金昌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和发展趋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近28年来,金昌市建设用地、林地和耕地增加,其中建设用地增加最突出,增加了96.98%,且增加主要集中于人类活动强烈地带——城镇和工矿业所在地及交通线附近;而未利用地、草地和水域减少,并以未利用地和草地减少较突出,分别减少5.13%和4.32%;在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中,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草地向未利用地和水域向未利用地的转变规模最显著;未来16年,金昌市土地利用变化大致保持原有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幅度增大,即建设用地、林地、耕地和水域将处于增加趋势,而未利用地将减少并处于被高度开发阶段,草地将减少且还会有明显退化趋势;因此,保护草地对金昌市生态环境及防风固沙显得尤为重要。
- 李丽刘普幸姚玉龙
-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
- 敦煌绿洲天然胡杨林下土壤水盐空间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敦煌绿洲天然胡杨林下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敦煌绿洲天然胡杨林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0~6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程度较大,再向下各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趋于平缓。土壤全盐含量变化具有表浅层较高,平均含盐量达9.24%;从40~60 cm以下各层土壤全盐含量的变化均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土壤水盐含量的变异性在不同土壤层有较明显的差异,土壤含水量的变异性均属于中强度变异,土层越深,其含水量变化程度越小;而土壤全盐含量的变异均属于中度变异性,其变异程度由表层向下各不相同。采用ArcGIS的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插值法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水盐含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和较强的相似性,即各层土壤水盐均表现为西南低、东北高的空间分布规律。
- 张克新刘普幸霍华丽张锐曹立国安建科
- 关键词:土壤水盐
- 近60年来敦煌绿洲耕地动态变化与预测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基于敦煌绿洲1949—2004年耕地变化特征、现状及存在问题,选取影响耕地的7个社会经济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FA)分析敦煌绿洲耕地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水平、人口数量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绿洲耕地变化的3个主要驱动因子,最后通过GM(1,1)模型对未来25年的耕地和人口进行了预测,以期为敦煌绿洲耕地资源的保护和人地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刘普幸程英
- 关键词:驱动力农业现代化GM(1,1)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