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202016)

作品数:48 被引量:643H指数:17
相关作者:余龙江章程李为栗茂腾袁道先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17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岩溶
  • 10篇土壤
  • 8篇碳酸酐酶
  • 7篇植物
  • 6篇岩溶区
  • 5篇岩溶生态
  • 5篇岩溶生态系统
  • 5篇土地利用
  • 5篇微生物
  • 5篇西南岩溶
  • 5篇刺山柑
  • 4篇药用
  • 4篇药用植物
  • 4篇蒸腾
  • 4篇蒸腾作用
  • 4篇溶蚀
  • 4篇重庆金佛山
  • 3篇植被
  • 3篇石灰岩
  • 3篇土地利用方式

机构

  • 3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5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聊城大学
  • 5篇西南大学
  • 4篇国土资源部
  • 2篇黄冈师范学院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科技部
  • 1篇三峡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作者

  • 28篇余龙江
  • 17篇李为
  • 15篇章程
  • 13篇栗茂腾
  • 8篇袁道先
  • 6篇吴云
  • 6篇李涛
  • 5篇路洪海
  • 5篇甘露
  • 5篇刘建民
  • 4篇向福
  • 4篇曹建华
  • 4篇王艳婷
  • 4篇刘薇
  • 3篇蒋勇军
  • 3篇项俊
  • 3篇朱敏
  • 3篇贾丽萍
  • 3篇曾宪东
  • 3篇陈兆波

传媒

  • 7篇中国岩溶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植物学通报
  • 2篇地球学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土壤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9
  • 4篇2008
  • 17篇2007
  • 10篇2006
  • 8篇2005
  • 9篇2004
  • 1篇2003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香紫苏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蒸腾作用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对香紫苏不同发育阶段的蒸腾作用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香紫苏在苗期的蒸腾作用最强,其日变化最大,蕾期次之,花期最小,并且温度、光照强度和叶温与蒸腾速率之间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而气孔导度与光照强度及温度之间却呈现出负相关性,湿度和气孔导度之间则呈明显的正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日变化趋势类似,可能在于二者通过一定的协调关系,控制叶面水分的蒸发。
栗茂腾刘建民余龙江李为李涛
关键词:蒸腾作用气孔导度光照强度
西南岩溶区土壤细菌胞外碳酸酐酶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分析了来源于西南几个不同类型岩溶地区土壤细菌的胞外碳酸酐酶(CA)活性,发现有不少菌株能够产生分泌胞外CA.以一株编号为GLCa102的菌株为代表,模拟岩溶环境条件,研究其胞外CA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微生物胞外CA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偏碱性条件的岩溶土壤环境有利于胞外CA活性的相对稳定.岩溶环境主要金属离子如Ca2+、Mg2+、Zn2+和Co2+等以及阴离子如SO42-、H2PO4-、NO3-、NO2-、Cl-、Br-和I-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使微生物胞外碳酸酐酶保持50%以上的活性.参照岩溶土壤水体元素背景值,表明岩溶环境的离子含量有利于该微生物胞外CA活性的相对稳定.此研究为深入研究微生物CA在生物岩溶中的作用和地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余龙江吴云李为曾宪东
关键词:土壤细菌
香紫苏开花期蒸腾和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24
2007年
对开花期香紫苏功能叶片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以及二者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于花期的香紫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总体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不同花期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之间则存在明显的差别,初花期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盛花期和终花期;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香紫苏蒸腾作用的最主要因素,而光合有效辐射和CO2浓度变化则对香紫苏的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
陈兆波张翼王沛刘建民栗茂腾
关键词:蒸腾作用气孔导度光合作用
1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英文)
2014年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08例1型糖尿病患者及106例非糖尿病人群腰椎1至4(L1、L2、L3、L4、、L1-4总体)及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股骨干及左髋总体)骨密度,同时测定受试者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利用多元回归分析1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相关因素。结果:L1-4总体BMD和左髋总体BMD与年龄、HbA1c呈负相关,与BMI呈正相关(P<0.05);左髋总体BMD与性别有关(P<0.05)。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BMD低于对照人群,1型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BMI、HbA1c水平与BMD关系密切。
孙明霞贾兆通李长贵田凯华魏梅刘明娣
关键词:1型糖尿病骨密度影响因素
广西弄拉峰丛山区土壤有机质与微量营养元素有效态被引量:44
2006年
以广西弄拉峰丛山区为例探讨岩溶区偏碱性条件下土壤有机质与有效态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可显著影响有效态养分含量。主要微量营养元素的有效态多大于其缺素临界值,但存在潜在缺素的可能性。有机质与有效态锌、铁和硼均存在三种函数类型的正显著水平相关关系,反映出土壤有机质与它们的关系密切且稳定。说明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有效锌、铁和硼的含量。前两者以指数函数类型建立的回归方程最好,后者以幂函数类型建立的回归方程最好。有效态锰与有机质较符合幂函数方程,呈显著负相关。
章程谢运球吕勇曹建华
关键词:岩溶区土壤有机质微量营养元素有效态
药用植物刺山柑悬浮培养细胞聚集体理化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直径刺山柑细胞聚集体黄酮含量与其颗粒大小、生长状态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根据细胞直径的不同,分拣出3种不同大小的刺山柑细胞聚集体,对它们进行了黄酮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再培养曲线的测定。结果:不同的细胞聚集体在形态大小、黄酮含量、酶的活性、生长速度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其中颗粒最小的细胞聚集体黄酮含量约为颗粒较大的细胞聚集体的2倍,并且其丙二醛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再培养曲线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不同聚集体黄酮含量与其颗粒大小及生长状态有一定的关系,个体较小的与氧气、培养基养分接触充分,利于细胞生长与次生代谢物的积累有关。
刘薇栗茂腾朱玉梅甘露余龙江
关键词:刺山柑聚集体黄酮直径
西南岩溶环境中典型植物适应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岩溶生态系统是受岩溶环境制约的生态系统,中国西南7省1市岩溶环境中存在石漠化趋势。植被的恢复和生态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简称CA)在生物岩溶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岩溶生态系统的良性演化具有重要作用。从元素迁移的生物地球化学特性和植物、微生物的碳酸酐酶等生理生化指标出发,考察西南岩溶环境中典型植物可能的适应机制,即植物适应偏碱性逆境、高钙逆境、土壤贫瘠逆境、干旱逆境的机制。根据典型植物在西南岩溶环境中的适应机制和植被演替规律,从改善立地条件入手,先草后灌木、乔木来进行石漠化治理。与非岩溶区植物相比,西南岩溶区植物的铝含量较低,重金属(如铅、汞)的含量较低,是一种较优良的绿色植物。由于岩溶区土壤含水量较低等原因导致植物脯氨酸含量的显著增加,脯氨酸具有抗氧化活性,螯合金属离子减少其毒性等特性,可以开发富含脯氨酸的特种食品。这表明在岩溶环境中经济植物的地域性开发意义重大。
李涛余龙江
关键词:生物地球化学岩溶典型植物碳酸酐酶
岩溶环境因子对细菌胞外碳酸酐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05年
以从西南岩溶生态系统分离出的一株细菌(编号GLRT102Ca)为例,研究了温度、pH、金属离子和阴离子等主要岩溶环境因子对其胞外碳酸酐酶(CA)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实验温度(10℃~50℃)和pH(5.5~9.0)范围内,实验菌株均能表达出不同程度的胞外CA活性,其中20℃~30℃以及中性偏碱性条件下的胞外酶活性较高.钙、镁、锌、钴等4种金属离子以及SO24-、H2PO4-、NO3-、NO2-、Cl、Br-、I-和HCO3-等8种阴离子在实验浓度范围内一般都能促进胞外酶活性的表达,但表达较高活性所需的离子浓度因不同离子而异.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碳酸酐酶的岩溶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为余龙江余俊峰贾丽萍吴云
关键词:细菌
一株嗜热产孢子脱硫肠状菌的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从油田注水联合处理站里分离得到的一株嗜热、耐酸、异养型硫酸盐还原菌,编号为CW01.该菌株兼性厌氧、革兰氏阳性、有极生鞭毛、直或弯曲的短杆状,能产孢子.主要生理生化特性包括生长pH范围为2.8~11,最佳生长pH为5~6.5,最佳生长盐度为1.3%,最佳生长温度37℃,在15~50℃下培养基中均能使测试瓶有黑色沉淀物产生.如果以硫酸盐为电子受体,则可以在乙酸盐、丙酸盐、乳酸盐、丙酮酸盐、丁酸盐、琥珀酸盐、苹果酸盐、延胡索酸盐、戊酸盐、己酸盐、庚酸盐、辛酸盐、癸酸盐、十三烷基酸盐、十五烷基酸盐、棕榈酸盐、十七烷基酸盐、酵母粉和乙醇等电子供体中生长,也能够利用葡萄糖、果糖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在乳酸盐为电子供体时,能够在硫酸钠、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等电子受体中生长.从腐蚀防治的角度对该菌株的腐蚀速率、耐1227性质以及生长曲线也进行了测定.通过16srDNA测序(GenBank上的AC号为AY742958)以及系列比对分析该菌属于细菌界(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菌纲(Clostridia)、梭菌目(Clostridiales)、蛋白胨链球菌科(Peptococcaceae)、脱硫肠状菌属(Desulfotomaculum),与该属中的种Desulfotomaculumputei相似性达到98%.
陈悟李春艳余龙江向福
关键词:硫酸盐还原菌系统进化RDNA
岩溶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的时空动态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为例被引量:20
2008年
以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为考察基地,研究了不同地貌部位(洼地、坡地和垭口)土壤酶活性(转化酶、蛋白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地貌部位土壤酶活性存在明显差异,洼地和垭口土壤水解酶类活性较高,与这两个地貌部位微生物数量较多的结果相对应。试验场不同地貌部位土壤水解酶类活性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对于不同的酶和不同的地貌部位,酶活性降低的幅度有所差异。各地貌部位各层次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别不大。4种水解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一般是春季上升,夏季或秋季为最高。此外,土壤水解酶类活性与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养分水平密切相关,一般与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N、速效P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这既说明土壤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溶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可作为评价岩溶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也为评价西南岩溶生态系统脆弱程度提供了新的生物学方面的指标,为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重建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为余龙江李涛项俊吴耿
关键词:岩溶生态系统土壤酶土壤肥力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