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SCX2-YW-G-008)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旭东李福德谢翼飞曾抗美冯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有机磷
  • 1篇有机磷农药
  • 1篇有机物
  • 1篇诱变
  • 1篇生物传感
  • 1篇生物传感器
  • 1篇生物监测
  • 1篇生物强化
  • 1篇生物指示剂
  • 1篇特效
  • 1篇资源化
  • 1篇资源化研究
  • 1篇紫外线诱变
  • 1篇紫外诱变
  • 1篇硫酸盐
  • 1篇硫酸盐还原
  • 1篇硫酸盐还原菌
  • 1篇难降解
  • 1篇难降解有机物
  • 1篇可再生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李旭东
  • 1篇刘庆华
  • 1篇谢翼飞
  • 1篇乔传令
  • 1篇宋文丽
  • 1篇杨超
  • 1篇冯栩
  • 1篇曾抗美
  • 1篇李福德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生物硫铁复合材料处理含铬废水及铬资源化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研究了由硫酸盐还原菌(SRB)与其原位生成的纳米硫铁化合物组成的生物硫铁复合材料(生物硫铁)的耐铬性能和再生性能,并利用其再生特性,设计了处理高浓度含铬废水及铬资源化的还原-再生循环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生物硫铁处理含铬废水后,污泥中的SRB仍具有活性,能以反应产物Fe3+和S单质为电子受体,重新生成生物硫铁;而且SRB在Cr(VI)浓度600mg/L的废水中仍能存活并逐渐将Cr(VI)去除.还原-再生循环处理工艺处理含铬废水结果表明,出水Cr(VI)低于0.019mg/L,总Cr低于0.929mg/L,能达标排放.经10个循环处理后污泥中铬(Cr2O3)含量达到40.47%,铬铁比达到6.98,污泥达到冶金级(湿法冶炼铬)铬矿标准和化工级铬矿标准,可资源化利用.
谢翼飞李旭东李福德
关键词:硫酸盐还原菌铬(VI)含铬废水资源化
有机磷等农药残留生物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综述了有机磷等农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简述和比较了国内外各种最新生物监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为农业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监测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我国的在线生物监测技术的发展作出铺垫。
宋文丽杨超乔传令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生物监测生物指示剂生物传感器
紫外线诱变提高特效菌的降解性能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紫外线诱变法对6株特效菌进行处理,考察了诱变前后菌株理化性能及对难降解底物去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紫外线诱变使菌株形态和ERIC-PCR指纹图谱发生了明显改变;诱变后的菌株对目标难降解底物的降解能力均得到改善,其中,PNCB3、CB4、14357、EM的降解率提高了20%以上.诱变后菌株经7代转接后,降解性能无显著降低,具有一定遗传稳定性.诱变后复合菌剂可以明显提高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对难降解物质的CODCr的去除速率,延滞期缩短近2h,速率常数增大1.68倍,同时可以显著提高系统抗击负荷与有毒物冲击的能力.
冯栩李旭东曾抗美刘庆华
关键词:生物强化紫外诱变难降解有机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