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984)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汤欣李华苑晓勇李军南莉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上皮
  • 4篇上皮细胞
  • 4篇细胞
  • 4篇晶状体
  • 4篇晶状体上皮细...
  • 3篇信号
  • 3篇人晶状体
  • 3篇人晶状体上皮...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信号转导
  • 2篇通路
  • 2篇内障
  • 2篇转导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后囊
  • 2篇后囊膜
  • 2篇后囊膜混浊
  • 2篇化生
  • 2篇混浊

机构

  • 4篇天津市眼科医...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天津市泌尿外...

作者

  • 7篇汤欣
  • 3篇李华
  • 2篇苑晓勇
  • 2篇魏树瑾
  • 2篇南莉
  • 2篇李军
  • 1篇汪新
  • 1篇宋慧
  • 1篇李丽华
  • 1篇董宁
  • 1篇郭亚雯
  • 1篇孙二琳
  • 1篇孟秀阁
  • 1篇黄伟
  • 1篇丁娜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眼科...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后发性白内障与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是现代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主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依赖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迁移、增殖、上皮间质转化等。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维持细胞的各种生物学行为中起到关键作用,是现今研究的热点。诸多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参与PCO的形成与发展。文中对晶状体细胞主要转导通路与PCO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深入研究PCO的发病机制,为PCO的预防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李华汤欣
关键词:信号转导通路后发性白内障
丹参素对LED光源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光损伤影响的研究
2015年
目的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源制作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光损伤模型,观察丹参素对LED光源诱导LECs光损伤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使用LED光源20000勒克斯(LUX)照射LECs及加入丹参素培养的LECs 24h,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ECs内ROS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分别使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 mRNA和蛋白表达,使用四甲基噻唑蓝(MTY)法检测细胞增殖。观察不同处理组间LECs在照射后细胞内以上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光照组和丹参素光照组LECs细胞ROS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15.83±5.81和7.67±0.63,细胞总凋亡率分别为(5.22±1.63)%和(1.57±1.21)%,光照组BAX基因的表达水平是丹参素光照组的(9.51±3.23)倍,以上检测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照组、对照组和丹参素光照组BAX蛋白条带的校正后灰度值分别为0.297、0.065和0.100。MTT实验光照组与对照组和丹参素光照组,在570nm处的吸收值A570分别为1.002±0.017、1.230±0.025、1.116±0.033,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素可以明显降低光损伤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的ROS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的发生,丹参素对于光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清除细胞内的ROS来实现的。
魏树瑾南莉汪新李丽华孟秀阁汤欣
关键词:晶状体上皮细胞光损伤细胞凋亡活性氧丹参素
重视后发性白内障防治的应用基础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后发性白内障,即后囊膜混浊(PCO),是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患者视力的再次下降,影响白内障术后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PCO的发生机制研究是提供其防治靶点的主要环节。PCO的发生机制研究表明,细胞的自噬和凋亡机制与PCO形成有关,此外研究也证实与PCO有关的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在PCO的发生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如白内障术后多种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的释放可激活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内的信号传导通路并活化细胞核内基因转录,促进残留LECs的增生、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最终导致PCO。充分了解PCO的发病机制,寻求安全且高效的PCO防治方法是摆在眼科学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根据PCO发病机制而开展的药物研发工作和基因治疗方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有望对PCO进行靶向防治,其中基因疗法主要是基于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我国的眼科科研工作者应密切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向和前沿,跟踪最新的方法学研究进展,重视交叉学科的研究过程带来的新信息和新成果,挖掘PCO研究的新热点,积极开展针对PCO的靶向防治研究。
汤欣李华苑晓勇
关键词:后囊膜混浊发病机制信号转导
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与白内障发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晶状体是重要的屈光间质,其透明性的维持主要依赖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LECs的正常发育、增生、分化和凋亡主要依靠细胞因子及信号转导通路等的调控,LECs的病理状态最终导致白内障的发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晶状体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重要的调节因子,Smad蛋白家族是TGF-β在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重要因子.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在诱导白内障的发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就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调节晶状体病理过程的细胞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
李华汤欣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SMAD蛋白白内障
光暴露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的关系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 研究表明,光暴露可导致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损伤,与活性氧簇(ROS)的累积和自由基反应有关,其发病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的 研究LECs光损伤的病理机制.方法 将人LECs系HLEB-3细胞株进行复苏和培养并分为4个组.将20 000 lx光照度的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置于密封的培养箱并光照培养的细胞6、12、24 h,未行光照射的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LECs内ROS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分别使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bax和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MTT法检测并比较正常对照组与光照24 h组细胞的增生值(A570).结果 正常对照组培养的细胞排列紧密,光照后随着时间延长,细胞肿胀,细胞间隙增宽.LECs内ROS平均荧光强度(MFI)、早期凋亡率、总凋亡率随光照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276,P=0.036;F=27.878,P=0.006;F=9.333,P=0.028).光照6h组、12h组和24 h组,bax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分别升高(1.45±0.33)、(5.45±2.58)和(15.86±3.93)倍,TGF-β2mRNA的表达分别升高(1.22±0.12)、(1.79±0.38)和(4.01±0.93)倍,4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679,P=0.023;F=13.320,P=0.024).光照24 h组bax和TGF-β2蛋白的表达量分别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约1.85倍和2倍.正常对照组细胞增生值(A570)为0.959±0.058,明显高于光照24 h组的0.897±0.0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0,P=0.003).结论 20 000 lx的光照可导致体外培养人LECs的氧化损伤和凋亡,bax和TGF-β2可能参与光诱导人LECs的损伤过程.
魏树瑾南莉汤欣丁娜黄伟孙二琳
关键词:晶状体上皮细胞光损伤活性氧转化生长因子-Β2
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在后囊膜混浊中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3年
后囊膜混浊是白内障术后引起视力下降的常见并发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调节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分化和产生细胞外基质的重要因子.TGF-β主要通过Smad信号传导通路实现其生物学作用,介导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和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本文对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及其在后囊膜混浊形成中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李军郭亚雯汤欣
关键词:TGF-ΒSMAD信号通路
TAK1促进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体外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活化蛋白激酶1(TAK1)在LEC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构建TAK1-pcDNA3和转化生长因子活化蛋白激酶1结合蛋白1(TAB1)-pcDNA3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TAK1-pcDNA3和TAB 1-pcDNA3表达载体瞬时转染入人LEC系人晶状体上皮(HLE)B-3细胞中,免疫印迹法测定验证过表达效果.免疫印迹法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LEC中TAK1、磷酸化的TAK1、E-cadherin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LEC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的表达.计量资料比较采用Student'st检验、单样本的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 通过构建人TAK1-pcDNA3和TAB1-pcDNA3表达载体获得TAK1和TAB1共同过表达的HLE B-3细胞.免疫印迹法测定TAK1蛋白表达量,TAK1-pcDNA3过表达组(1.00±0.03)与对照组(0.19±0.09)对比:t=8.02,P<0.01;TAB1蛋白表达量,TAB1-pcDNA过表达组(1.00±0.02)与对照组(0.22±0.08)对比:t=7.63,P<0.01.TAK1和TAB1共同过表达促使HLE B-3细胞内的E-cadherin表达下调:免疫印迹法测定E-cadherin蛋白表达量/Beta-actin,对照组、TAK1和TAB1共同过表达组、TAK1过表达组、TAB1过表达组分别为1.00±0.02、0.12±0.03、0.98±0.09、0.92±0.08(F=31.03,P<0.01);而纤维连接蛋白表达上调:免疫印迹法测定纤维连接蛋白表达量/Beta-actin,对照组、TAK1和TAB1共同过表达组、TAK1过表达组、TAB1过表达组分别为0.11±0.03、1.00±0.05、0.16±0.04、0.21±0.05(F=35.12,P<0.01),TAK1和TAB1共同过表达使LEC发生上皮间质转化.HLE B-3细胞在TGF-β2的刺激下明显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但这种效果被TAK1 siRNA和TAK1化学抑制剂所抑制.结论 TAK1可诱导HLE B-3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董宁汤欣苑晓勇宋慧李军
关键词: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