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2011GN022)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瑜赵海月李蓓蓓周向军高奇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理论坐标与原则尺度被引量:6
- 2013年
-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首先要明确其理论坐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首先要明确其原则尺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智慧源泉是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考量依据是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借鉴对象是他国的制度样板。
- 王瑜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我国房地产景气周期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改进的琼斯时变模型和盈余管理工具偏好分析模型研究房地产景气周期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向与房地产景气指数存在逆向关系,不同景气指数年份采用的盈余管理工具的偏好也有差异。
- 李蓓蓓
- 关键词:房地产盈余管理
- 发展·发展观·发展理论——论证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关键概念被引量:2
- 2013年
- 具体概念是辩证地把握对象本质的思维形式,明晰的概念界定是理论模式建构的前提。本文从辩证逻辑具体概念的角度对发展—发展观—发展理论概念进行逻辑阐释。"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起始基本概念,"发展观"是与发展实践密切联系着的思维形式,发展观的转变意味着发展范式的根本转变,"发展理论"则是发展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发展—发展观—发展理论概念是处于辩证运动和相互联系中的概念,这三个概念是有理想形态的概念。洞悉发展—发展观—发展理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助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王瑜赵海月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论协商民主在构建和谐政党关系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13年
- 协商民主是在吸收各种民主理论共同价值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民主形态。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沟通合作的最佳机制,它对构建和谐政党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协商民主通过提高共产党执政的科学化水平来建构和谐政党关系;协商民主通过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来建构和谐政党关系;协商民主通过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来构建和谐政党关系;协商民主立足于人民政协的平台来构建和谐政党关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创造性发展,它开辟了一条构建新型和谐政党关系的重要途径。
- 王瑜赵海月
- 关键词:协商民主和谐政党关系
- 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动力源泉被引量:1
- 2013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完善过程需要持续而强劲的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引领动力;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促进动力;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外部动力。这三大动力的有效组合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臻完善。
- 王瑜赵海月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论阿马蒂亚·森实质自由发展理论的政治逻辑与现实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实质自由发展理论表征西方发展理论范式的现代转型。实质自由发展理论建立了以人为着眼点、以自由为导向、以制度为依托的全新理论框架。实质自由发展理论遵循严格的政治逻辑推理程序,重新建构个人自由和社会结构之间双向互动的关系逻辑,将人的道德伦理属性重新纳入经济学的考量范畴,重归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结合的研究路向。实质自由发展理论是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的有益理论参照对象。科学发展观是人自成目的生存论意义上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可以批判地吸收实质自由发展理论的合理之处,更好地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王瑜
- 关键词:政治学研究
- 论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制度化的紧迫性和途径被引量:1
- 2013年
- 马克思主义教育制度化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与马克思主义制度学交叉研究的一个结合点,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向。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散漫性、形式化、随意性和成本过高问题突出,制度化有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规范性、实效性、稳定性和降低教育成本。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制度化的三大关键环节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制度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的制度化,实现马克思主义教育监督考评的制度化。
- 王瑜高奇周向军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制度化
- 批判与证成:人本主义到科学发展观被引量:2
- 2013年
- 理论批判和理论证成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构建新的理论范式。理论证成的每一个理论命题或理论判断都必须能够被重构为逻辑上正确的结论。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新的批判性建构,建立在批判人本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之上。在从人本主义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嬗变中,融入了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诉求,以及对于中国现实国情的考量因素。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精神的精辟理解和合理表达。对科学发展观所关涉的形而上问题进行思考与解答,以及对科学发展观所关涉的边缘性问题进行总体性或整体性的追问和深思,这是将科学发展观研究引向深入的表现。通过人本主义发展观批判,人们可以不断地揭示人的形上存在;通过科学发展观证成,人们可以不断地超越人自身的现实存在。
- 王瑜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