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YW-407)
- 作品数:26 被引量:518H指数:14
- 相关作者:宇万太马强周桦韩晓增李海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野外台站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磷肥用量对下辽河平原作物体内养分分配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朱先进宇万太马强张璐姜子绍
- 关键词:养分分配磷肥用量下辽河平原作物植物生长养分含量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潮棕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0
- 2007年
- 对潮棕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100cm土体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剖面分布、有机碳储量及C/N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剖面分布差异明显,林地、割草地、荒地及裸地各土层有机碳含量高于农田生态系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C/N随剖面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林地土壤的C/N相对较高:割草地、荒地和裸地次之,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C/N较低.在0~100cm深度土壤,荒地每年截获的土壤有机碳分别比农田不施肥、农田循环猪圈肥处理、农田化肥NPK处理、农田化肥NPK+循环猪圈肥处理高4.52、4.25、4.46和3.58t·hm^-2.说明荒地在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方面有很大潜力.
- 宇万太姜子绍李新宇丁怀香
- 关键词:潮棕壤土壤有机碳C/N有机碳储量
- 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有机氮组分和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48
- 2009年
- 利用河南封丘潮土的13年长期施肥试验,采用Bremner法研究了潮土耕层有机氮组成的变化,分析了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氮组份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相比,施有机肥或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酸解有机氮、酸解铵态氮、氨基酸态氮、非酸解有机氮和有机碳的含量。有机氮主要由酸解铵态氮和氨基酸态氮组成,其次为酸解未知态氮和非酸解有机氮,氨基糖态氮含量最小。施有机肥尤其利于氨基酸态氮和非酸解有机氮的形成。施肥处理的酸解有机氮占全氮的比例减小,主要是由氨基酸态氮、酸解铵态氮占全氮的比例减小所致。与1989年试验开始时的土壤初始值相比,施有机肥能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在供应等氮磷钾的情况下,有机无机配施增加了土壤供氮能力、有机质含量和作物产量,是维持土壤肥力和保护环境最优的施肥方式。
- 肖伟伟范晓晖杨林章孙波
- 关键词:长期施肥耕层土壤有机碳潮土
- 农田生态系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及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微生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其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及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田生态系统的基本状态,因此非常有必要应用有效的方法来研究农田微生物的多样性、分布及行为等。但是通过传统的微生物培养和鉴定方法得到的微生物信息很片面,不足以代表微生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真实情况。而近几十年来兴起的微生物研究新方法突破了传统方法的限制,极大地促进了微生物学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现在常用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及其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 毕明丽宇万太
-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分子生物学农田生态系统
- 长期定位试验下施肥对潮棕壤活性碳库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被引量:36
- 2008年
- 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潮棕壤活性碳库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活性碳库、碳素有效率及碳库管理指数有很大影响,长期施用有机循环肥处理,尤其是循环肥配合均衡化肥(NPK+O)施用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ROC)、溶解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含量(MBC)、土壤碳素有效率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明显高于对照处理的土壤。潮棕壤活性碳库中不同形态的碳素含量大小顺序为:CROC>CMBC>CDOC,同一施肥处理水平下,不同形态碳素有效率以ACC>ABC>AAC。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碳素有效率和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的化学性质尤其是土壤养分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反应了农业生产措施对土壤碳库的影响,运用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
- 宇万太赵鑫马强周桦
- 关键词:施肥易氧化碳溶解性有机碳
- 辽宁潮棕壤长期定位试验下肥料对作物产量的贡献
- 本文以16年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肥料的增产效应,肥料单施和配施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及肥料贡献率年际变化情况,同时也分析了8种施肥制度的稳产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有明显影响,作物平均产量 NKP...
- 宇万太张璐马强
- 关键词:施肥制度增产稳产
- 文献传递
- 不同施肥制度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9年
- 通过17年的长期定位肥料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N、P、K肥的当季利用率随施肥不同差异较大,施用有机肥的处理作物对N、P、K的利用率高于单施化肥的处理。P肥累积利用率在各个处理中均有明显的增加,表现出极好的残效;除单施N肥处理外,其他处理的N肥累计利用率均呈增加趋势;K肥的累计利用率在施用有机肥的处理上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其他处理不明显。
- 宇万太姜子绍赵鑫柳敏
- 关键词:N肥P肥K肥肥料利用率
- 下辽河平原降雨中氮素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5
- 2008年
- 为了了解降雨中氮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了2004—2006年下辽河平原连续3年定位收集的降雨观测资料与历史资料。结果表明:降雨中氮输入量季节变化显著,夏季最高,这主要与降雨量及空气中NH4+-N浓度变化有关;降雨中DON量与NO3--N含量相当,均接近24%,是雨水中氮的重要组分;与1985年相比,近3年降雨输入到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的年氮通量已有较大提高,降雨较多的2005年输入的无机氮量更是20年前的2倍以上;2004—2006年随降雨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氮平均占可利用肥料氮的28.3%,对农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 宇万太马强张璐周桦
- 关键词:降雨氮素农田生态系统下辽河平原
- 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微量元素变化与转化特征被引量:14
- 2010年
-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Fe、Mn、Zn、Cu、Pb含量的变化及转化情况。结果表明:施肥对土壤全量微量元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元素有效态含量影响显著,施肥导致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增加,具体表现为化肥配施循环猪圈肥(NPK+M)处理微量元素有效态最高,单施化肥(NPK)处理次之,循环猪圈肥(M)处理更低,对照(CK)处理最低。各处理土壤微量元素收入均小于支出,不同处理间收支差额NPK+M
- 宇万太朱先进周桦马强
- 关键词:养分循环微量元素潮棕壤
- 基于TM影像的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格局被引量:13
- 2008年
-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肥力的核心指标之一,理解其空间分布格局对促进精准农业的发展和科学施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检验TM影像结合地面采样数据分析黑龙江省黑土分布区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格局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有机碳浓度与TM5波段呈显著正相关(r=0.553,P<0.01),与TM4、TM5波段影像像素值之间满足二次多项式回归关系(R2=0.6791,P<0.05);2)回归模型对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R2=0.7097,P<0.05);3)海拔高于200m的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浓度显著高于海拔低于200m的地区(P<0.05)。
- 李欣宇宇万太李秀珍
- 关键词:遥感黑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