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KS023)

作品数:13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苗启明林安云兰文华张兆民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江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1篇生态
  • 4篇生态文明
  • 3篇哲学
  • 3篇生态文明建设
  • 3篇生态系统
  • 3篇主义
  • 3篇文明建设
  • 2篇政府
  • 2篇生态危机
  • 2篇生态型政府
  • 2篇生态哲学
  • 2篇生态正义
  • 2篇马克思主义
  • 1篇哲学立场
  • 1篇整体性
  • 1篇正义思想
  • 1篇政治
  • 1篇人类学
  • 1篇社会
  • 1篇生态化

机构

  • 10篇云南省社会科...
  • 2篇江南大学

作者

  • 7篇苗启明
  • 4篇林安云
  • 2篇兰文华
  • 1篇张兆民

传媒

  • 8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思想战线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推进方略被引量:3
2015年
当前中国的生态形势,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推进方略,即一是要进行人—境生态系统建设,实行人—境生态系统建设的生态责任制和生态接力制;二是要制定"生态—经济—社会—生活—精神"的五维协同发展战略,彻底克服单纯经济观点;三是要推行生态经济、生态政治和生态思想文化建设;四是要奖励生态科技,实行生态考核,构建生态准入和生态法律制度;五是要确立人天协调的生态思维方式,促进思想观念的生态文明转向。
林安云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政治
生态文明建设三题被引量:2
2013年
今天,人与环境之间已基本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生态关系,它们一般以国家的形式体现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人—境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要把人与环境作为一种人—境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二是要进行人—境生态系统的五层次生态文明建设:即生态—技术文明、物质—财富文明、制度—权力文明、精神—规范文明和生活—行为文明建设;三是要建设生态型政府,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苗启明兰文华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型政府
马克思的生态正义、生态理性及其对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构建被引量:3
2018年
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生态价值要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的批判,直接产生了马克思的生态正义、生态理性,它要求人的一切经济活动,既要符合自然生态之理,又要符合社会生态之理。这在今天可以理解为既要在数理、物理和生理基础上符合自然生态原理,又要在人理、心理和事理基础上符合社会生态原理。违背这些天理人心,也就违背了生态正义、生态理性。生态理性以生态正义为前提,它作为从马克思那里发源的最高理性,应当既包含一些基础合理性的东西于其自身,又能把当代诸多理性精神吸收进来。特别要以人的生存理性、共存理性、公共理性为基础,这样才能针对人类第三次正义危机发挥全面的批判构建作用,在理论上构建生态化发展方向,推动人类向合理生存、健康发展与自由解放这种生存逻辑所要求的方向发展,而这也就是生态化发展的核心。
林安云王春
关键词:生态正义生态理性生态化发展
论马克思的社会生态原理被引量:1
2014年
当代世界的生态危机,是资本逻辑违背生态正义而导致的人类生存危机。如何解决这一危机,人们再次求教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产生于人类第二次正义危机即劳动者不拥有基本生存资料的经济生态危机时代,它的主要理论是把人类从第二次正义危机中解救出来的理论。但是,一则由于这一历史任务遗留到了我们这个时代(资本主义和资本逻辑依然统治世界),二则由于马克思哲学构建的深广历史内涵触及人类学生态学的根底,从而它也能够解救人类面临的这第三次正义危机即生态危机。马克思生态思想与西方生态思想的不同,主要在于马克思首先从社会生态考虑问题。他直接间接提出了社会生态的四大生态原理:其一,人与自然的合理物质变换原理;其二,人与人的合理物质变换原理;其三,人自身的合理物质变换原理;其四,"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合理生存与健康发展原理。这四大原理是马克思社会生态思想的基石,它为从社会立场解救生态危机、开辟生态文明新时代奠定了理论基础。因为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的根源不在自然界,而在人类社会。
林安云
关键词:生态危机
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思想的多重向度及其现实关怀被引量:4
2014年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社会正义和生态正义统一的高度下进行的,如何实现不同地区和主体间的生态公正,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生态和谐和社会和谐统一的高度下得以实现,这是当前我国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需要集中思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此,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正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根基和深切的现实关怀。正是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我们以自然、实践、主体、社会、历史为线索从逻辑和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正义思想进行梳理和总结,得以认知和把握其生态正义思想的多重向度及现实意义。
任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
论文明理论的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提出被引量:11
2012年
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文明理论与中国的文明发展问题,历经两个文明、三个文明、四个文明等发展到今日的生态文明并成为共识。文明的本质不能简单理解为改造自然的成果和进步状态,而应看做是对人的生存价值世界在生产和分配上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衡量。这种合理性与合法性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与平衡。传统文明作为人从自然界分离的产物,本身就具有非自然、反生态性,其极端发展导致了今日的生态危机。今日人类精神只有从类群伦理、国家伦理上升到世界伦理、生态伦理的高度上来,才能实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文明的发展上来。
苗启明林安云
关键词:文明理论生态伦理生态文明
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依托——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和方法的思考被引量:1
2013年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当前国情,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成为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积极主动介入新型社会发展方式的结果,对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科学认知和完整把握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思想方法以及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托具有整体性向度的生态人(生态—经济人、生态—政治人、生态—文化人、生态—社会人),促进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和生态社会的全面发展,最终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的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任铃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论马克思生态哲学的自然生态原理
2014年
说马克思创立了生态哲学,主要在于马克思确立了这一哲学的主要生态原理:其一,马克思从人与自然存在物互为对象,以及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能动作用出发,创立了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生态整体论;其二,他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导致的物质变换(新陈代谢)的断裂,间接揭示了自然事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的生态循环、生态平衡原理,这是生态哲学的基本原理;其三,马克思的整个理论目标,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双重实现,这是他的目标方向原理。这三个方面是马克思自然生态哲学的理论基石,它为全人类解救生态危机、开辟生态文明新时代奠定了自然生态理论基础。
苗启明兰文华
论马克思生态哲学立场及其世界观、价值观的创立
2016年
马克思的哲学思考,是从"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开始的,这就既有自然性,又有人类性,从而为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态度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强调要从"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把握世界,由此形成了马克思的人类学生态学的双重一体的哲学立场。马克思强调人类学的自然界和自然界的人类学,并由此把人与自然界视为同一个生态整体,这就形成了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生态整体论世界观,从而既超越了导致生态危机的机械论二元论世界观,又为今天解决生态问题奠定了世界观基础。这三个方面为解救当代世界的生态危机奠定了哲学理论基础。
苗启明张兆民
论当代中国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治理困境——中国向生态文明转向的必然性被引量:3
2013年
面对以全球气候变暖为最大危害的全球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治理成了一种新的全球化运动。中国的生态危机也日益严重,中国政府的生态治理力度也日益增强,克服生态危机和生态治理危机的唯一出路,是只有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林安云
关键词:生态危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