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50011)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冯小钉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论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共时性问题被引量:2
- 2012年
- 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共时性问题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社会学理论的角度,阐述了文化内容的共时性的内涵以及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本文认为,中国社会文化的共时性体现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社会现实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以理性为主导,具有现代性价值理念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应着重展现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普通中国人的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中国人的文化精神。
- 冯小钉
-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文化内容共时性
- 文化误读与中国文化内容传播的现代置换
- 2016年
- 由于长期的历史文化的原因,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话语体系一直掌握在西方文化传播机构和文化学者的一边。同时,一些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学者也跟随在西方的理论话语中亦步亦趋。他们在学科视野和文化定型的局限下,始终在传统文化的范畴中探讨和传播中国文化,造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形象在西方和世界的曲解和误读。因此,我们应在跨文化传播中对中国文化内容进行现代置换,立足于展示中国现代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向世界传播真正代表当代中国文化的现实形象和具有当代中国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 冯小钉
- 关键词:文化误读
- 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国文化教材内容探讨被引量:8
- 2016年
- 中国文化教材内容的取舍与呈现问题是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争议的难题之一。争议的基本问题集中于古代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的取舍以及呈现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据。基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这一历史进程的分析有助于学界提高对迈入现代社会的中国文化的认识,在理论上为以展示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为主的教材编写思路提供依据。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分析进一步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工业化进程以及理性契约化的生活方式是反映当代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内容。
- 冯小钉
-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古代文化当代文化
- 从现代性视角探讨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局限性
- 2016年
- 跨文化交际学诞生于现代性的全球化时代,与现代性有着深刻、本质性的关联。中国的现代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必须面对的社会历史现实。当今的跨文化交际学应超越逻辑实证主义的束缚,转换新的研究范式,以现代性的视角探讨中西文化互动、交融的真实逻辑。
- 冯小钉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