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880113)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罗丹邬智赵蒙成更多>>
- 相关机构: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非正式学习的视角被引量:12
- 2012年
- 非正式学习是非结构化的、目的模糊的、情境性的、自主的学习方式,研究生的主要学习形态是非正式学习。从该角度来思考,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注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传授给他们非正式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还要促进他们情感与道德的发展,并注意构建学习共同体。
- 邬智赵蒙成罗丹
- 关键词:非正式学习学习共同体
- 美、日、德高等教育应对适龄青年减少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1
- 2012年
- 生源减少是高等教育"量变"的重要内容,必然会引发高等教育的"质变"。美、德、日三国为应对适龄青年减少,采取了提高适龄青年入学率,拓展非传统生源,引发了高等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结构等一系列的"质变"。我国为成功应对适龄青年迅速减少对高等教育的冲击,需破除对高职教育生源的政策制约,同时着力调整成人高等教育服务面向,努力推动高等教育朝终身教育方向发展,并促进高校分类发展、办出特色,形成更为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
- 罗丹邬智
- 关键词:生源竞争
- 生源减缩背景下高考学生专业志愿选报研究——基于两所高校的调查被引量:2
- 2013年
- 通过对一所重点大学和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部分学生选报高考志愿情况的调查发现:高校要顺利渡过生源减缩时代,需要进一步认识高考志愿填报信息供给对于生源竞争的积极作用;由于就业前景是考生选择专业时最为关注的因素,如何依据就业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则应成为渡过生源减缩时代的根本法宝;报考重点院校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关注重点存在差异,两类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应有不同策略,方可更好地应对日益严峻的生源竞争。
- 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