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B030301171)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葛平江崔勇姜捷邱前辉陈少华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侧颈袢神经再支配环杓后肌电生理特性研究
- 2010年
- 目的:将颈袢神经同喉返神经远心端吻合常常使用在重建喉肌功能的手术中,吻合后环杓后肌的电生理特性可能发生改变,我们为研究环杓后肌的电生理变化而做此研究。方法:14只混种狗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动物暴露双侧喉返神经后,将其切断,立即将颈袢神经同其相吻合,为实验组。另一组动物为正常对照组。9周后,暴露吻合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刺激环杓后肌,并记录对应的声门开最大电刺激电压阈值和声门开大声带移动阈值。正常对照组同样测量这两个值。结果:实验组的声门开最大电刺激电压阈值是(4.86±1.46)V,声门开大声带移动阈值是(0.46±0.15)V,而正常对照组的两个值分别是(3.36±1.25)V和(0.39±0.21)V,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颈袢神经吻合喉返神经重建9周后,环杓后肌电生理特性较正常动物没有明显改变。提示使用较小的电刺激就能够促使颈袢神经重建的环杓后肌发生收缩,从而达到开大声门的作用。
- 刘少锋葛平江张思毅祁周措姚丽明盛晓丽聂明荣
- 关键词:电生理学环杓后肌
- 短时功能性电刺激不导致喉返神经急性炎性细胞因子及钾离子通道mRNA表达改变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对喉返神经有无急性损伤导致的炎症反应和钾离子通道损伤。方法:30只新泽西家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一组给予功能性电刺激,一组放置电极于喉返神经表面后并不给予电刺激,一组为正常无刺激组。刺激为串刺激,3s刺激,间歇2s,4mA电流,50Hz频率,2ms的方波刺激时程。刺激总时间为3h。1h后,收集局部神经标本,测量其急性损伤相关反应性炎性细胞因子IL-10,TGF-β1,TNF-α以及ATP敏感钾离子通道(KATP)蛋白Kir6.1,Kir6.2,SUR2AB的mRNA表达。测量方法为RT-Real timePCR。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定性PCR产物。刺激过程支撑喉镜观察声带有无同电刺激同步的内收活动,以确定是否有神经功能损伤,刺激结束后观察局部神经有无烧伤变形。结果使用One-Way ANOVA方差分析统计。结果:3个主要的急性炎症细胞因子IL-10,TGF-β1,TNF-α和细胞膜离子通道功能结构KATP的3个主要蛋白Kir6.1,Kir6.2,SUR2AB的mRNA表达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别,刺激处的神经无损伤痕迹,功能性电刺激过程中均有与电刺激同步的声带内收。结论:短时功能性电刺激不导致喉返神经急性炎性细胞因子及钾离子通道mRNA表达改变。
- 张旭文葛平江崔勇姜捷詹建东邱前辉陈少华
- 关键词:电刺激喉返神经急性损伤炎性细胞因子钾离子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