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195)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昔辉张荣华韦金菊桂意云李杨瑞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甘蔗
  • 3篇后代
  • 2篇杂交
  • 2篇杂交后代
  • 2篇细胞
  • 2篇流式细胞
  • 2篇流式细胞术
  • 2篇近缘
  • 2篇近缘属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2篇分蘖
  • 2篇分蘖基因
  • 2篇倍性
  • 2篇倍性鉴定
  • 1篇性状
  • 1篇血缘
  • 1篇杂种
  • 1篇杂种后代
  • 1篇杂种鉴定

机构

  • 4篇广西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云南省甘蔗遗...

作者

  • 8篇张荣华
  • 8篇刘昔辉
  • 5篇桂意云
  • 5篇韦金菊
  • 4篇李杨瑞
  • 3篇张革民
  • 3篇段维兴
  • 2篇宋焕忠
  • 2篇罗霆
  • 2篇黄东亮
  • 2篇周会
  • 1篇周珊
  • 1篇贤武
  • 1篇雷敬超
  • 1篇方位宽
  • 1篇岑华飞
  • 1篇方锋学
  • 1篇刘新龙
  • 1篇黄玉新
  • 1篇区惠平

传媒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作物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园艺与种苗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2017年中...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AFLP标记的河八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身份证构建
首次探究河八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并构建分子身份证,为在分子水平上鉴定河八王种质提供技术支撑,也为河八王种质资源开发、保存利用及种质创新奠定基础.以从广西地区收集的15份河八王无性系为材料,采用AFLP标记结合毛细管...
刘昔辉张荣华张革民周会宋焕忠方位宽区惠平杨丽涛李杨瑞
关键词:种质资源AFLP标记分子身份证
甘蔗及其近缘属倍性鉴定与分析
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术,首次对甘蔗及其近缘属的倍性进行了系统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甘蔗属的热带种倍性为8和10,其中典型热带种拔地拉倍性为8、非典型热带种卡拉华倍性为10;印度种倍性为8和17,其中芒高为8、盘沙鞋为17;中...
刘昔辉张荣华桂意云韦金菊区惠平段维兴黄东亮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近缘属倍性鉴定流式细胞术
文献传递
甘蔗及其近缘属倍性鉴定与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为提高甘蔗遗传改良效率提供基础,探明甘蔗及其近缘属、栽培种的倍性,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术,首次对甘蔗及其近缘属的倍性进行了系统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甘蔗属的热带种倍性为8和10,其中典型热带种拔地拉倍性为8、非典型热带种卡拉华倍性为10;印度种倍性为8和16.8,其中芒高为8、盘沙鞋为16.8;中国种育巴和芦蔗倍性分别为9.8和10;细茎野生种倍性范围为6.3~9.2,主要倍性约等于8,大茎野生种倍性为14.4。甘蔗近缘属的蔗茅属倍性范围在3.3~7.9之间,其中斑茅倍性范围在7.1~7.9之间,滇蔗茅倍性为3.3和3.8;芒属倍性有1.4和4.8两种类型;河八王属倍性范围在3.6~5.2之间。甘蔗杂交品种倍性较高,在8.2~12.3之间,其中以倍性9~10为主。首次系统性探明甘蔗及其近缘属、栽培种的倍性,倍性最低的为芒属的芒,其倍性为1.4;倍性最高的是印度种的盘沙鞋,为16.8,说明甘蔗是一种遗传背景复杂的非整倍体植物。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甘蔗杂交组合的配置。
刘昔辉张荣华桂意云韦金菊区惠平段维兴黄东亮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近缘属倍性鉴定流式细胞术
甘蔗与河八王杂交后代染色体传递及河八王血缘在后代中的遗传被引量:3
2019年
为探明甘蔗野生基因在杂交过程中的遗传情况,提高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本研究利用染色体计数法及AFLP结合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开展了甘蔗与河八王杂交的染色体传递和亲本特异位点在杂交种中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甘蔗×河八王组合的F1染色体传递行为有n+n和n+2n方式,BC1是n+n方式;利用AFLP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开展了河八王野生基因在F1、BC1后代中的遗传分析,并利用24对AFLP引物组合对4个河八王F1后代、9个BC1后代及其双亲进行了扩增,共检测到总条带数1 774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 690条,多态性检出率为95.26%,各引物组合多态性变幅为87.04%~100%。进一步分析表明,母本桂糖05-3256的特异位点传递给F1后代的比例是63.92%~71.65%,父本广西河八王1特异位点传递给F1后代的比例是8.66%~12.85%。母本崖城94-46特异位点传递给BC1后代的比例是35.19%~48.50%,父本T6-3特异位点传递给BC1后代的比例是33.97%~59.33%;广西河八王1特异位点传递到BC1后代时,比例仅为1.12%~3.35%。另外,F1、BC1的特异位点保持了较高水平。本研究说明了河八王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利用过程中,其野生基因在后代中丢失严重,在BC1已处于很低水平,建议前期将河八王作为母本杂交利用,可能会聚合更多有益的河八王野生血缘,从而改良甘蔗的抗逆性。
刘昔辉张荣华李海碧张革民周会桂意云韦金菊杨荣仲宋焕忠李杨瑞
关键词:AFLP毛细管电泳
作物分蘖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对作物分蘖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指出分蘖是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的重要农艺性状,在水稻分蘖性状研究上已开展了大量相关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可以归结为水稻分蘖基因挖掘与利用和分蘖与激素间的关系研究。
张荣华桂意云韦金菊区惠平刘昔辉
关键词:作物水稻分蘖基因克隆激素
斑茅割手密杂种后代真实性鉴定及遗传分析被引量:31
2012年
以斑茅GXA87-36(♀)与割手密GXS79-9(♂)杂交获得的经形态鉴别为真杂种的后代材料GXAS07-6-1(斑茅割手密杂合体)及其双亲为材料,利用体细胞染色体计数以及SSR、SRAP分子标记对杂种进行真实性鉴定,并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斑茅GXA87-36、割手密GXS79-9及其杂种后代遗传位点的传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XA87-36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60,GXS79-9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64,其杂种GXAS07-6-1染色体2n=62,其杂交的染色体遗传方式为n+n;筛选出3对SSR引物和5对SRAP引物可分辨后代的真伪;利用71对SRAP引物扩增后代和双亲,检测到1095个遗传位点,多态性位点数为800;母本有279个位点,其中有79%传递给其后代;父本有439个位点,其中有73%传递给后代;用NTSYS-pc2.10e软件计算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双亲间为0.474,后代与母本、父本间分别为0.696、0.752,表明后代GXAS07-6-1偏向父本遗传。
刘昔辉方锋学高轶静张荣华宋焕忠杨荣仲方位宽段维兴罗霆张革民李杨瑞
关键词:斑茅割手密杂种鉴定SSRSRAP
不同亲本细胞质源对甘蔗杂交后代主要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4个不同细胞质源的甘蔗亲本配成正反交组合,在对杂种后代进行SSR—PCR真伪鉴别的基础上.对不同组合后代的不同性状进行t检验和差异性比较。结果表明:这7对正反交组合后代的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均差异不显著.仅有一对父母本细胞质源相同的正反交组合后代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大:当以细胞质源为BandjarmasimHiram的不同亲本作母本时.子代黑穗病发病率较低,为18.8%和18.9%:当以细胞质源为Badila的崖城58—47作母本时.子代黑穗病发病率较高.为28.8%和28.4%。以细胞质源为BlackCherib011.的不同亲本作母本时,其后代真杂种率在91.7%~98.8%之间,而以细胞质源为BandjaⅡnasimHitam和KaludiaBoothan作母本时,得到真杂种率低于70%的后代群体。说明虽然甘蔗主要农艺性状的细胞核遗传占主导地位.但是不同细胞质源仍在花粉育性和抗病性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研究了不同细胞质源的甘蔗亲本与甘蔗主要性状遗传表现的相关性.为甘蔗育种利用优异细胞质源以及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发掘甘蔗优异细胞质基因奠定基础.
罗霆岑华飞黄玉新张荣华刘昔辉贤武雷敬超周珊张革民
关键词:甘蔗细胞质源黑穗病农艺性状
河八王分蘖基因NpD53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克隆河八王[Narenga porphyrocoma(Hance)Bor]分蘖基因NpD53,并分析其序列特征,为甘蔗野生种分蘖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河八王为试验材料,提取其叶片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通过RACE(cDNA末端快增)技术扩增NpD53基因,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核苷酸序列及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NpD53基因(Gen Bank登录号MF593461)的中间序列长度760 bp、5'端序列长度1497 bp、3'端序列长度1233 bp,拼接后其cDNA序列全长为2597 bp,包含1个2037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678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75.02 k D,等电点6.59,亲水性平均数-0.506,表明其为亲水性蛋白,位于细胞核内(可信度94.1%)。NpD53基因编码蛋白(NpD53)存在P-loop_NTPase和Clp B_D2-small超家族核心序列,含有4个非特异性位点,与其他物种的D53蛋白均具有相同的保守结构域Clp B_D2-small;其二级结构仅有4种卷曲类型,以无规则卷曲最多,占42.77%,其次是α-螺旋,占35.55%,延伸链和β-转角分别占15.34%和6.34%。NpD5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河八王与禾本科物种(高粱和山羊草)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海枣、油棕、芭蕉等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河八王分蘖基因NpD53编码蛋白与其他物种的D53蛋白具有相同的保守结构域,且具有2个I类Clp ATP酶的非特异性位点,推测NpD53为一种分子伴侣,与河八王自身的耐热性相关。
刘昔辉张荣华张荣华桂意云韦金菊韦金菊周会刘新龙
关键词:克隆RAC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