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项目(2009GXQ6D172)

作品数:2 被引量:61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广海王新越刘真真冯英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旅游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数据包络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 1篇主成分
  • 1篇耦合度
  • 1篇六边形
  • 1篇旅游产业
  • 1篇旅游产业结构
  • 1篇旅游化
  • 1篇国际旅游
  • 1篇国际旅游产业
  • 1篇国际旅游产业...
  • 1篇包络分析
  • 1篇SSM
  • 1篇TOPSIS
  • 1篇产业结构

机构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张广海
  • 1篇刘真真
  • 1篇王新越
  • 1篇冯英梅

传媒

  • 1篇山东工商学院...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动态演化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以11年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通过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定量分析山东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和效率的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演进。交通部门竞争优势不稳定,内部结构变化较平缓;住宿部门竞争优势逐渐明显,内部结构一直较不合理;餐饮部门竞争优势值波动上升,结构仍需合理化;娱乐部门竞争优势较不稳定,结构效益值有所降低;游览部门近几年竞争弱势日益突出,但结构日趋合理;购物部门竞争力有较大浮动。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率逐步提高并达到DEA有效,同时其规模不断扩大。
张广海冯英梅
关键词: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数据包络分析
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及预测被引量:60
2013年
中国沿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主要以海洋资源和环境为依托,故处理好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中国沿海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区域旅游化程度可以反映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为探求中国沿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态势和规律,首先,在构建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程度和生态环境质量水平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2000—2010年沿海11省(区)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加权主成分TOPSIS法分别对两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基于物理学中的耦合模型,对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程度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耦合度及其协调指数进行计算,并分析它们时空格局及其演变特征;最后,基于灰色系统理论,运用GM(1,1)预测模型对中国沿海区域未来15 a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沿海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两个系统在2000—2010年间一直处于拮抗期,但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和广西省将在2015年前先后由低水平的拮抗期跨入良性耦合阶段,而其他省(区)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拮抗期,且天津市、辽宁省和海南省两个系统的耦合度有下降趋势。
张广海刘真真王新越
关键词:旅游化生态环境耦合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