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B209106)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8H指数:8
- 相关作者:张昌民尹太举尹艳树吴胜和范军侠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冶金工程更多>>
- 低效气藏成因层次剖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由于我国低效气藏的储量所占比例很大,故而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形成适合于不同层面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期达到指导勘探开发生产的目的。为此,将低效气藏剖析为四个层面(气藏开发特征层面、现有地质特征层面、历史地质成因层面、预测及改造层面),并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第一层次是直接由生产来认识,第二层次通过分析、化验、监测来了解,第三层次通过地质过程和地质历史回溯来表述,第四层次依据现有地质理论,通过地质过程叠合,最终达到预测、改造、有效动用低效气藏的目的。研究结果认为,可以依据不同层次特征对低效气藏进行分类评价:第一层次从经济效益出发,依据投入产出比进行分类;第二层次着眼气藏现今地质特征,表征其地质特征,而储层分布、渗透性则为分类的主要依据;第三层次从气藏形成地质过程着手,分析低效气藏形成过程,沉积和成岩作用作为分类的关键因素;第四层次基于气藏地质特征,预测开发动态,改造气藏特征,促使气藏有效动用。
- 尹太举张昌民朱贻翔田昌炳淡卫东
- 关键词:低效气藏层次分析储集层天然气勘探气田开发
- 苏里格气田下石盒子组层序地层学与天然气高产富集区分布规律被引量:19
- 2006年
- 苏里格气田下石盒子组气藏为典型的岩性气藏,其分布主要受岩性控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为了查明气藏分布规律,研究了下石盒子组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储集砂体的叠置与分布规律。在下石盒子组内部识别出1个重要的不整合面,发现在层序地层格架内,不整合面之下发育基准面下降期的三角洲前积体,不整合面之上发育基准面上升期的下切谷充填河道砂体。下切谷越过不整合面向下切入三角洲前积体,下切谷充填河道砂体与三角洲前积体连通并叠置,使三角洲前积体成为天然气的重要输导层和储集层,进而为下伏气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向上运移提供了通道,使得三角洲前积体与谷地充填河道砂体的叠置区成为天然气富集高产的有利部位。
- 李宏伟范军侠袁士义田昌炳郑晓东
- 关键词:层序地层格架苏里格气田下石盒子组
- 储层随机建模研究进展被引量:64
- 2006年
- 按照模拟网格不同储层随机建模技术可以分为基于目标的方法和基于象元的方法2类。介绍了基于目标方法中的布尔模拟方法及其改进,这些改进包括井间和井上模拟时采取不同的概率分布、模拟多个岩相单元、模拟具有波动顶底的目标、综合地震数据、采取G ibbs分布的广义示性点过程模拟目标之间相互影响以及采用线模型模拟河道的目标层次建模(F luvsim)。论述了基于象元方法中的新方法,指出多点地质统计学比传统的两点统计学具有明显优势,分析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向(平稳性问题处理、目标体连续性处理、数据样板选择、综合地震信息方面)。最后评述了储层随机建模的发展方向,指出在目标之间相互影响函数的确定、获取反应实际储层结构特征参数、先验概率求取以及随机模拟结果评价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 尹艳树吴胜和
- 关键词:储层随机建模多点地质统计学
- 层序地层学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实践被引量:22
- 2005年
- 总结了依据地层基准面原理进行开发调整阶段储层精细对比和油藏精细描述的方法。以湖泛面为层序界面,在濮城油田沙三中6-10油藏内识别出超短期、短期、中期和长期四级界面和基准面旋回,短期旋回是油藏细分开发调整的最小单元。短期基准面上升期,形成向上物性变差、高渗段位于砂层下部的层内非均质模式,而短期基准面下降期,形成向上物性变好、高渗段位于中上部的层内非均质模式。中长期基准面较低部位沟道较为发育,砂体厚度大、分布广、物性较好,而在中长期基准面较高部位沟道不发育,砂体厚度薄、面积小、储层物性较差。中长期基准面上升旋回内形成向上物性变差的层间非均质格局,而在中长期下降期则形成向上物性变好的非均质性格局。在水下扇前缘区,近湖心剖面砂体中的沟道成份较小,砂体连通性、连续性及物性较差,而向岸方向储层相对较连续,物性较好。基准面低位处的砂体油气储量和储量丰度均较高,而基准面高位处砂体油气储量和丰度较低。基准面低位处砂体物性较好,较易动用,采出油气数量和采出程度较高,但由于其本身的储量较大,剩余油仍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基准面高位处砂体物性较差,储量较难动用,采出油量和采出程度均较小,但受其本身储量的限制,剩余油量在剩余可采储量中的比例较小。
- 尹太举张昌民李中超毛立华邓宏文
- 关键词:地层格架非均质性储量剩余油分布
- 川西白马庙气田上侏罗统蓬莱镇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被引量:22
- 2007年
- 井震结合对川西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进行了多级次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首先对不同级次层序界面进行识别,然后依据相序、岩石的物理性质、地层的接触关系等特征并结合地震层序界面追踪,进行单井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识别划分,划分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级次的基准面旋回。选取密集井网的联井剖面,依据等时地层对比法则并利用地震资料约束进行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联井对比,建立高精度的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了单砂体的对比。最后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储层的时空展布。
- 淡卫东张昌民尹太举程绪彬李连民
- 关键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蓬莱镇组
- 储层结构控制下的开发响应特征初探——以双河油田为例被引量:9
- 2006年
- 储层结构体现在层次性和拼合性2个方面。双河油田含油层段在地质层次上划分为10级:地层段、油层组、小层、单层、单砂体、成因砂体、成因增量、层系组、层系和纹层,体现了各级次的地质作用。拼合性体现为储层由不同的要素相互镶嵌叠置而成,其中较重要的是结构要素的规模及其空间匹配。基于储层的这种层次性和拼合性,形成了相应的储层剖面和平面预测模型,在区内划分出4类剖面模型样式和6类平面模型样式。不同的模型样式体现了不同的内部结构特征,而这种结构特征影响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流体流动,进而形成不同的剩余油气分布样式。
- 尹太举张昌民张同国
- 关键词:储层结构拼合剩余油高含水
- 目标层次建模预测水下扇储层微相分布被引量:10
- 2006年
- 储层目标层次随机建模方法(Fluvsim)是一种新的基于目标的储层随机建模方法。与传统的随机建模很少考虑储层成因联系相比,储层目标层次随机建模方法较好地考虑了储层成因联系,通过储层目标整体生成,再现成因上相关储层在空间分布特征。而模拟退火方法的引入,克服了基于目标方法难以忠实于条件数据的缺点。利用Fluvsim较好地建立了濮城油田C中期旋回水下扇微相空间分布。沟道垂向比例在模拟实现中得到很好的再现,误差不超过3%。抽稀检验表明,沟道吻合程度参数平均值超过80%,建模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 尹艳树吴胜和秦志勇
- 关键词:储层成因水下扇濮城油田
- 用多种随机建模方法综合预测储层微相被引量:47
- 2006年
- 提出了将多种随机建模方法综合预测储层微相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基于目标的方法较好地再现了简单几何形态目标分布的特点;基于象元的方法再现了复杂空间展布目标的特点。建立了反映实际储层微相分布的高精度储层地质模型,给出了具体建模流程。以濮城油田水下扇储层为例,将基于目标的储层目标层次建模方法与基于象元的序贯指示建模方法相结合,从而获得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微相储层地质模型。模拟结果检验表明,建模效果较好。
- 尹艳树吴胜和张昌民李少华张尚锋
- 关键词:储层地质模型沉积微相储层预测濮城油田
- 濮53块在开发过程中的储层动态变化
- 应用开发初期、中高含水期和物高含水期取心井资料,以区间平均值和区间参数漂移为依据,对濮53块储层在注水开发中的岩石骨架、填隙物、孔隙度、渗透率、润湿性等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在注水开发中储层特性发生了明...
- 尹太举张昌民
- 关键词:孔喉岩石物性润湿性高含水油田
- 文献传递
- 大港油田板桥凹陷构造变换带与油气富集被引量:14
- 2008年
- 在伸展断陷盆地中,构造变换带对油气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其附近往往是油气富集的有利部位。伸展断裂沿走向上发生伸展量呈消长关系变化的部位通常是构造变换带发育的部位。由于地层的沉降幅度在构造变换带附近具有减小的趋势,沿构造变换带走向上地层沉降幅度的差异造成了大港油田板桥凹陷"凸、凹相间"的构造古地理格局。构造变换带附近往往发育断鼻等正向构造,因此,构造变换带也常常是油气富集的有利部位。研究发现,板桥凹陷构造变换带较为发育,且其附近断鼻构造圈闭发育,并处于生烃洼陷之中,因此,构造变换带成为板桥凹陷油气较为富集的有利部位。
- 梁锋范军侠李宏伟侯伯刚
- 关键词:大港油田板桥凹陷构造变换带构造古地理油气富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