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25201010)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黄胜男张晓艳徐杰陈文孙华君更多>>
相关机构:俄罗斯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化学
  • 2篇电极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电极材料
  • 1篇离子
  • 1篇离子掺杂
  • 1篇V2O5
  • 1篇MN
  • 1篇材料结构
  • 1篇掺杂
  • 1篇V

机构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作者

  • 2篇李兆龙
  • 1篇朱泉峣
  • 1篇孙华君
  • 1篇陈文
  • 1篇陈文
  • 1篇张晓艳
  • 1篇徐杰
  • 1篇张晓艳
  • 1篇黄胜男

传媒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第16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Mn2+掺杂对V2O5电极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V2O5具有原材料价格低廉和高密度、高嵌锂容量、低自放电率等良好的特性,是发展前景很好的锂电池阴极材料之一。但V2O5电极材料的充放电循环性能较差,主要原因是V2O5电极材料经过长期充放电循环,易导致材料的结构发生崩塌,...
李兆龙朱泉张晓艳黄胜男陈文Galina Zakharova
Mn^(2+)掺杂对V_2O_5纳米材料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013年
以V2O5粉末、H2O2和Mn(CH3COO)2·4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Mnx V2O5。运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扫描电镜(SEM)测试对制备的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并利用充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锰掺杂量的增加,V2O5的正交晶型层状结构未发生改变,其层间距逐渐扩大,形貌由纳米短棒状向纳米带簇状变化。电化学测试表明:Mn2+掺杂提高了V2O5的电化学性能,其首次充放电效率由70.8%提高到90%以上;Mn0.01V2O5经过9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容量仍为192.2 mAh/g。Mn2+掺杂对V2O5电极材料的离子电导率有影响,Mn0.02V2O5离子电导率由未掺杂时的6.27×10-4S/cm提高到1.58×10-3S/cm。
李兆龙孙华君徐杰张晓艳黄胜男朱泉峣陈文Galina S.Zakharova
关键词:电极材料离子掺杂电化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