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06]10)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黄明宜覃红梅梁玉美岑朝周喜汉更多>>
相关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疾病
  • 1篇胃十二指肠
  • 1篇胃十二指肠疾...
  • 1篇细胞毒素
  • 1篇细胞毒素相关...
  • 1篇相关蛋白
  • 1篇螺杆菌
  • 1篇空泡毒素

机构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1篇尹毅霞
  • 1篇黄赞松
  • 1篇周喜汉
  • 1篇岑朝
  • 1篇梁玉美
  • 1篇覃红梅
  • 1篇黄明宜

传媒

  • 1篇右江医学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百色市壮族地区居民幽门螺杆菌菌株类型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本地幽门螺杆菌(Hp)菌株类型及其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感染的分布特点,为幽门螺杆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自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因上腹部不适来诊并行电子内镜检查的百色市居民患者,以常规胃镜与镜下病变组织取材活检对胃十二指肠疾病做出诊断。同时取患者静脉血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的细胞毒素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抗体,Ure阳性者确认Hp感染,据CagA和VacA表达结果的不同组合分为Ⅰ型(CagA+/VacA+)、中间型(CagA-/VacA+)、Ⅱ型(CagA-/VacA-)菌株。统计分析各菌型在其来源的各种胃十二指肠疾病间的分布状况和相关性。结果 Hp检出率为42.09%(362/860),3种菌型即Ⅰ型、中间型、Ⅱ型分别占60.77%、12.43%和26.80%;所有病例均有慢性胃炎,各菌型在其来源疾病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型、中间型、Ⅱ型菌株感染引起胃窦黏膜中-重度炎症的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97.53%(79/81)、69.57%(16/23)、44.16%(34/77);慢性胃炎活动状态、肠化生、上皮内瘤变等病理组织学改变的菌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型所占比率最高。结论百色市居民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以高毒力菌株Ⅰ型Hp菌株感染为主,细菌抗体分型可作为预测胃十二指肠疾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预测参考指标。
岑朝黄赞松周喜汉梁玉美尹毅霞黄明宜覃红梅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