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1417110001) 作品数:4 被引量:31 H指数:3 相关作者: 祁金顺 韩维娜 武美娜 周丽薇 原丽 更多>> 相关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Aβ25-35伤害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和在体海马长时程增强的联合研究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海马内注射β-amyloid protein 25-35(Aβ25-35)所致Alzheizer’s病(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海马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LTP)机制,为联合开展AD动物行为学和在体电生理学研究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在脑立体定位仪上给予大鼠双侧海马分别注射4 nmol/L Aβ25-35或等体积生理盐水每侧2μl,手术后恢复2周,每只大鼠依次进行行为学和电生理两部分实验。首先,利用Morris水迷宫进行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测试;之后,进行在体海马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引导记录实验,观察突触可塑性指标长时程增强(LTP)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海马内注射Aβ25-35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和在体海马突触可塑性LTP均有改变,其中:逃避潜伏期和逃避距离明显增加(P<0.01);目标象限内游泳时间和距离明显缩短(P<0.01);在体海马LTP幅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海马内注射Aβ25-35可导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联合实验中Aβ25-35同样可引起在体海马LTP改变。提示同批动物先后进行行为学和电生理学测试的方法是可行的,行为学实验不会影响后续LTP的实验结果。因此,本实验为行为学改变后进行在体LTP机制探讨提供了实验依据,为有效开展行为学和电生理学实验提供了思路。 周丽薇 武美娜 韩维娜 高秀萍 祁金顺关键词:AΒ25-35 空间学习记忆 长时程增强 MORRIS水迷宫 海马内注射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拮抗β淀粉样蛋白所致大鼠在体海马长时程增强的伤害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β淀粉样蛋白(Aβ)致大鼠突触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Aβ25-35、BDNF、不同剂量BDNF(0.02μg,0.1μg,0.5μg)+Aβ25-35等六组(n=6)。实验采用电生理学手段,利用自制的海马给药装置和刺激/记录绑定电极引导和记录大鼠在体海马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s)和高频刺激(HFS)诱导的长时程增强(LTP)。结果:①海马CA1区注射Aβ25-35(2 nmol)不影响基础性fEPSPs,但能显著抑制LTP的诱导与维持,HFS后fEPSPs平均幅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②海马CA1区注射BDNF(0.1μg)不影响基础性fEPSPs,也不影响LTP的诱导与维持,HFS后fEPSPs平均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③与单独给予Aβ25-35相比,不同浓度的BDNF(0.1μg,0.5μg)与Aβ25-35合用组在HFS后0 min、30 min和60 min时的fEPSPs平均幅度均明显增加(P<0.01),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表明BDNF预处理可有效拮抗Aβ25-35引起的LTP抑制。结论:脑内注射BDNF能够预防和拮抗由Aβ25-35引起的海马LTP损伤,提示BDNF水平的上调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突触可塑性并可能改善AD患者的学习记忆功能。 李清山 杨威 潘艳芳 闵婕 张喆 高慧中 祁金顺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Β淀粉样蛋白 海马长时程增强 阿尔茨海默病 内侧隔核注射Aβ25-35抑制大鼠海马CA1区theta节律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内侧隔核(MS)注射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对大鼠海马CA1区theta节律和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在其MS分别注射Aβ25-35和生理盐水,经一周恢复后,乌拉坦麻醉状态下进行海马CA1区theta节律和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在体记录。结果:MS注射Aβ25-35后,经夹尾诱发的大鼠海马CA1区theta节律(3-4 Hz)的功率(22.7±1.84 dB)明显较对照组(30.6±1.91 dB)降低(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Aβ25-35不影响海马CA1区基础性突触传递和高频刺激诱发的LTP(P>0.05)。结论:MS注射Aβ25-35可显著抑制海马CA1区theta节律,提示这可能会影响动物的探索行为,但Aβ对MS造成的伤害尚不足以改变海马CA1区的突触可塑性。 杨东 沈煜泰 王晓晖 李少凤 张俊芳 祁金顺关键词:内侧隔核 淀粉样蛋白 海马 长时程增强 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和海马长时程增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和空间学习记忆的相关性,为在体电生理实验和行为学实验结果的一致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选择SD大鼠38只,进行Morris水迷宫空间学习记忆行为学和在体海马晚期长时程增强(L—LTP)电生理实验。主要指标包括大鼠连续5d定位航行试验寻找水下平台的逃避潜伏期、撤除平台后空间探索试验的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以及高频刺激后3h的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结果双侧海马注射4nmolAp25-35,明显伤害了大鼠水迷宫实验中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0.05)和在体海马L-LTP(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L-LTP与逃避潜伏期呈现明显负相关(r=-0.8306,P〈0.01),与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呈现明显正相关(r=0.7709,P〈0.01);AD模型组大鼠3h后fEPSP幅度也与逃避潜伏期具有明显负相关(r=-0.7675,P〈0.01),与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正相关(r=0.8049,P〈0.01);将两组大鼠数据合并后,海马L-LTP与逃避潜伏期和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的相关性更高,分别为r=-0.9124(P〈0.01)和r=0.9745(P〈0.01)。结论大鼠在体海马L—LTP电生理记录与空间学习记忆行为学测试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提示海马L—LTP可能是行为学改变的电生理机制,其损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物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韩维娜 原丽 刘晓杰 周丽薇 武美娜 祁金顺关键词:空间学习记忆 MORRIS水迷宫 淀粉样Β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