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XJA790014)
- 作品数:13 被引量:145H指数:5
- 相关作者:郑长德何雄浪刘帅谭余夏李皓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湖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被引量:100
- 2011年
-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各省份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的碳排放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正自相关性,碳排放量最高的省份多处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广东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而次之的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中部的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西南地区;我国各省份的碳排放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空间集群效应,如环渤海地区就表现出高碳排放的空间集群效应,而西部地区的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却表现出低碳排放的空间集群效应。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高碳排放的地区多处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而低碳排放的地区多处于经济落后的内陆地区;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依赖性较强,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弹性系数约为0.8左右,说明在未来的短时间内很难实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 郑长德刘帅
- 关键词:碳排放经济增长空间计量经济学
- 论企业家的空间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自由企业家模型的探讨被引量:3
- 2010年
-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拥有的企业家数量具有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而自由企业家模型提供了一个理解企业家空间分布的框架,该模型基于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框架,表明区际间交易成本和产品间的替代弹性内生性地决定企业家和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本文基于自由企业家模型,分析了企业家空间分布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讨论了这一模型对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认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企业家存量是根本,扩大市场范围、降低区域内的交易成本、承接产业转移中促进东部向西部的技术溢出是可选择的重要措施。
- 郑长德
- 关键词:交易成本
- 不发达地区如何突破核心—边缘困境被引量:6
- 2013年
-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那些边缘地区,有可能得到发展,走出核心-边缘困境吗?或者是一旦陷入边缘地区,就被锁定了呢?文章分析表明,对于处于边缘状态的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其走出核心-边缘困境的一个重要选择,而提高收入支持的转移支付则可能使落后地区陷入锁定状态。同时,文章指出,由于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自我强化机制,核心—边缘结构会变得超稳定。要打破此种超稳定的结构状态,政府的政策干预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力度。
- 郑长德
- 关键词:不发达地区新经济地理学
- 成渝经济区内经济洼地经济发展探析
- 2011年
- 位于成渝间的成渝经济区经济洼地,从核心—边缘结构看,是两个核心区的边缘区,经济集聚力远小于成渝两个核心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对这些地区既是重要的发展机遇,又可能使其发展的挑战更加严峻。文章基于三区域新经济地理学框架,首先分析了落后地区现代产业份额的决定因素,并进行了数字模拟,结论是:如果落后地区的支出份额足够高,那么加强中心地的落后地区与两个发达地区间贸易的政策,可以吸引企业迁移到落后地区。当支出份额达到一定程度时,贸易自由度的上升会在落后地区发生突发性集聚。然后以内江为例,分析了成渝间经济洼地的空间经济特征,并与核心区—成都进行了比较。同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和成渝经济区经济洼地空间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对于这些地区发展的几点启示。
- 郑长德
-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经济洼地
- 新经济地理学的反思与展望被引量:5
- 2013年
- 新经济地理学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声名鹊起。它以非连续性和非单调性过程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试图揭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谜底。通过认真反思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文章认为应结合中国现实,进一步拓展理论的解释范围、优化经验研究的解释能力,以提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新思路,为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何雄浪郑长德
-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 金融发展与经济地理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讨论了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其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其自身创造成本从而影响其在空间上的成长,空间上的成长差异影响其在空间上的分布,进而讨论金融资源的这种区域成长差异及其导致的区域分布差异给区域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区域间收入差异和福利差异的影响。
- 郑长德谭余夏
- 关键词:金融资源经济增长经济地理
- 区域最优竞争合作秩序构建及其国家实践——理论分析、历史教训与经验借鉴被引量:1
- 2011年
- 区域最优竞争合作秩序指既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区际间交易成本,保证全国市场统一性和市场竞争有效性,又能协调自由竞争条件下区域冲突,实现区际公平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由于市场在空间公平方面无能为力,故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关系的合理安排就成为区域最优竞争合作秩序构建的关节点。中央过度集权可能造成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化和区域发展机会的不平等;也意味着制度供给垄断,造成地方政府制度试验和制度试错的缺失。过度分权则往往导致市场分割,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因此,秩序构建的关键是要厘清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的运行边界。中央需要逐步弱化其经济资源配置权力和制度供给垄断,强化其维护市场运行秩序和协调区域利益冲突的核心作用;地方政府则需要一个受宪法确认的权力领域,从而在制度试验和制度供给上能够更加贴近于区域实际,并通过区际间的制度竞争为经济社会的良性演进提供条件。
- 李皓郑长德
- 关键词:区际关系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 企业异质、资本创造与产业空间分异被引量:7
- 2013年
- 文章发展了企业异质的创造模型,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本地市场放大效应不仅取决于地区间的贸易自由度的大小,也取决于该地区产业份额的多少;市场规模大的地区,意味着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实际收入较高,企业的生产规模也较大;企业异质降低了产业集聚的贸易自由度门槛,发达地区有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冲动;经济系统中不仅存在核心-边缘结构的黑洞条件,也存在对称结构的黑洞条件。
- 何雄浪
- 关键词:产业集聚贸易自由度
- 武陵山区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被引量:11
- 2013年
- 文章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分析了处于多核心区间的武陵山经济边缘区的发展。文章认为,从宏观经济区位上看,武陵山区是多个核心区的边缘区,东部分别是武汉城市群核心区和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西部分别是重庆主城区核心区和以贵阳为中心的黔中核心区,与核心区比较,武陵山区经济发展程度低,与核心区的经济距离较远,集聚力远小于分散力,经济活动的集聚作用弱,处于经济低洼地区。文章以武陵山区的恩施州为例,从要素禀赋、工业份额、运输成本等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活动的集聚程度的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武陵山的发展特征。文章最后就《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 郑长德
-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经济洼地核心区
- 空间公平与总体经济效率:国外的理论进展
- 2011年
- 从卢卡斯的思想实验开始,回顾了经济理论界提出的关于空间公平与总体经济效率关系的主要理论,重点介绍了马丁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框架,提出的关于空间公平与总体经济效率(集聚)间的关系的模型。可以看出,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空间公平与总体经济效率关系的研究出现了多种流派,从最初的只关注地理"第一性"的外生理论,到关注地理"第二性"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与新经济地理模型的结合,从最初的经验观察和假设(威廉姆森假说),到较完整的理论模型的建立。但要达成一致意见尚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创新。
- 郑长德
-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