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2171)
- 作品数:3 被引量:55H指数:3
- 相关作者:徐亚平韦邦荣王春贤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中国人民银行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析金融证券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与挑战——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分析视角被引量:7
- 2009年
- 从金融发展的路径来看,经济货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便是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其实质是经济主体互相融通资金规模的扩张和便利程度的提高。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对流动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进而也对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结合此次美国的金融危机,反思了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分析。
- 徐亚平
- 关键词:证券化流动性货币政策
- 通货膨胀预期形成的模型刻画及其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被引量:44
- 2010年
- 当中央银行信息具有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的性质时,公众并不能够准确了解货币政策的目标,或者对货币政策的公告不完全相信,此时将难以如巴罗—戈登模型所描述的那样,能够形成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均衡。在本质上人们就如同计量经济学家那样,每期观察主要的经济变量,不断估计和更新相应的参数,动态形成对未来的通胀预期。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建立附加前瞻性政策变量的VAR预期模型,利用1995.1季度-2009.4季度中国的实际数据,实证研究1997.1季度-2009.4季度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并对我国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特征、我国货币政策的可信度等进行较深入分析。
- 徐亚平
- 关键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
- 金融证券化与金融监管——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反思被引量:4
- 2010年
- 从美国本轮金融危机来看,金融监管方面所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于,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已使美国的金融体系呈现出以金融市场为主导的逆向倾斜,但金融监管还是保持传统模式。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在金融证券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流动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进而对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传统的分业功能型监管则对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监控不足;二是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以间接金融为主的金融监管结构显然不能很好适应这种金融体系结构的变化。
- 徐亚平韦邦荣王春贤
- 关键词:金融证券化流动性金融结构金融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