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908专项资助项目(FJ908-02-01-08)
-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3
- 相关作者:肖志群谢仰杰翁朝红陈明茹杨圣云更多>>
-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908专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刺鲳种群生态学参数及其变动趋势被引量:3
- 2010年
- 以2001~2002年周年逐月采集台湾海峡中北部单拖渔船渔获的刺鲳样品578尾,进行群体结构和生长与死亡关系的研究,与1982~1984年渔获群体结构进行了比较,并结合1995~2008年渔业投入量和产出量的变化,探讨其种群变化趋势及管理策略.结果表明:2001~2002年刺鲳群体的L∞值为238.17 mm,W∞值为506.31 g,k值为0.338 3,t0值为-0.953 4a,tr值为2.146 2a.总死亡系数为2.364 1,自然死亡系数为0.841 5,捕捞死亡系数为1.523 0.与1982~1984年相比,渔获群体发生了个体小型化、结构低龄化、性成熟提早等生态学变化.这些变化与该渔场自1993年以来不断加大捕捞的投入和渔获量的产出且大量捕杀幼鱼,开发比率高达0.644 1,处于过度开发有关.因此必须强化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同时实施最小可捕叉长为126.19 mm和最小可捕体重为58.81 g的管理制度,使该海域渔业资源得以恢复,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 杜建国卢振彬陈明茹杨圣云陈骁
-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刺鲳种群动态台湾海峡
- 福建沿海文昌鱼的分布及其资源保护对策被引量:9
- 2010年
- 采用现场采样方法对福建沿海文昌鱼(Branchiostoma balcheri)的分布和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为文昌鱼的保护提供依据。全省19个海区潮间带均未捕获文昌鱼;12个海区的潮下带浅海定量调查中,仅5个海区采集到文昌鱼。东山湾海区文昌鱼密度最高,为41.67尾/m2,其次是厦门十八线海区,为14.5尾/m2,厦门南线海区和黄厝海区分别为5.39尾/m2和4.71尾/m2,泉州大港海区仅捕到1尾,闽江口3个海区均未捕获。所获文昌鱼年龄大多为1龄,占39.2%,2龄占23.5%,3龄占25.5%,其他(1龄以下、4龄、5龄及以上)占11.8%。与20多年前的历史资料相比,文昌鱼的分布区大为缩小,资源量大为降低,资源已濒临枯竭。必须加大对文昌鱼资源的保护力度,有必要增设文昌鱼自然保护区,并加强对文昌鱼保护区的管理。
- 翁朝红张雅芝刘贤德谢仰杰肖志群王淑红
- 关键词:资源保护
- 线粒体COⅠ和16S rRNA片段确定近江蛏和缢蛏属的分类地位被引量:13
- 2013年
- 对5种双壳类软体动物(近江蛏Sinonovacula rivularis、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小刀蛏Cultellusattenuatus、尖刀蛏Cultellus scalprum和大竹蛏Solen grandis)的线粒体基因COⅠ和16S rRNA部分序列进行测序和分析,并结合GenBank中其他竹蛏超科和樱蛤超科物种COⅠ和16S rRNA片段,计算种间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探讨近江蛏及缢蛏属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5个物种COⅠ和16S rRNA片段A+T含量均远高于G+C含量,近江蛏与缢蛏之间的碱基序列差异和遗传距离均已达到种间差异水平,确定近江蛏为缢蛏属的一个种。分别构建COⅠ(砂海螂为外群)和16S rRNA片段(密鳞牡蛎为外群)的Neighbor-Joining系统树,两者的拓扑结构都明确显示,缢蛏属为灯塔蛤科一个属,灯塔蛤科录属于竹蛏超科,而不录属于樱蛤超科。
- 翁朝红谢仰杰肖志群任鹏王志勇桂建芳
- 关键词:RRNA系统发育
- 福建东山造礁石珊瑚资源现状及其保护被引量:12
- 2011年
- 造礁石珊瑚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福建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630hm2,核心区面积约1498hm2,已记录到的珊瑚虫纲动物共3目13科32种,其中石珊瑚目6科10种,有7种造礁石珊瑚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并被列入世界CITES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该海域是中国大陆近岸亚热带海域造礁石珊瑚群落自然分布的北缘。本文讨论东山造礁石珊瑚的资源现状、生物地理分布和生态学意义及其正遭受的不合理开发活动、全球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等威胁,并提出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造礁石珊瑚的保护与管理对策。
- 姜峰陈明茹杨圣云
- 关键词:造礁石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