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200501)

作品数:1 被引量:28H指数:1
相关作者:朱智伟段彬伍樊叶杨于永红庄杰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性状
  • 1篇脂肪含量
  • 1篇数量性状
  • 1篇数量性状座位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糙米
  • 1篇重组自交系
  • 1篇重组自交系群...
  • 1篇自交
  • 1篇自交系
  • 1篇QTL
  • 1篇SATIVA
  • 1篇糙米
  • 1篇粗脂肪
  • 1篇粗脂肪含量

机构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篇庄杰云
  • 1篇于永红
  • 1篇樊叶杨
  • 1篇段彬伍
  • 1篇朱智伟

传媒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应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控制水稻糙米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QTL被引量:28
2006年
用协青早B/密阳46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分子连锁图谱,及Windows QTL Cartographer2.0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和多区间作图法,对水稻糙米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进行QTL分析。检测到控制蛋白质含量的QTLs5个(qPc-3、qPc-4、qPc-5、qPc-6和qPc-10),单个QTL对群体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4.7%~19.4%,联合贡献率为42.8%;检测到控制脂肪含量的QTLs4个(qLc-3、qLc-5、出-6和qLc-8),单个QTL对群体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5.5%~12.0%,联合贡献率为34.6%。在这些QTL的区间中,第6染色体的阢基因区域对蛋白质含量具有主效作用,对脂肪含量具有较大作用。进一步分析和比较了相关研究结果,讨论了研究结果对开展稻米品质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意义。
于永红朱智伟樊叶杨段彬伍庄杰云
关键词:重组自交系SATIV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