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1172)

作品数:24 被引量:365H指数:9
相关作者:刘高焕刘庆生黄翀宋创业束龙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河海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1篇黄河三角洲
  • 7篇土壤
  • 4篇碱蓬
  • 4篇翅碱蓬
  • 3篇植被
  • 3篇土壤化
  • 3篇土壤化学
  • 3篇土壤盐
  • 3篇群落
  • 2篇地下水
  • 2篇典范对应分析
  • 2篇盐分
  • 2篇遥感
  • 2篇英文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植物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生境
  • 2篇湿地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河海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南华大学
  • 1篇黄河勘测规划...
  • 1篇黄河水资源保...
  • 1篇山东黄河三角...
  • 1篇集宁师范高等...

作者

  • 19篇刘高焕
  • 13篇刘庆生
  • 8篇黄翀
  • 6篇宋创业
  • 4篇束龙仓
  • 4篇姚玲
  • 4篇范晓梅
  • 3篇宁吉才
  • 2篇谢传节
  • 2篇宗秀影
  • 2篇张敏
  • 2篇张海龙
  • 1篇唐志鹏
  • 1篇单凯
  • 1篇许明一
  • 1篇王新功
  • 1篇解修平
  • 1篇费立凡
  • 1篇荣丽杉
  • 1篇乔玉良

传媒

  • 4篇Journa...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遥感信息
  • 1篇人民黄河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Chines...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Agricu...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4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影像分类分析黄河三角洲人工刺槐林健康被引量:16
2010年
用监督分类方法提取出Landsat TM影像中的刺槐林区域,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水分指数NDW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修正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和K-T变换应用于刺槐林影像,用聚类分析将刺槐林分成4个等级的树冠活力。实测结果表明,通过树冠活力来分类,NDWI分类精度最高,达到82.5%。
姚玲刘高焕刘庆生费立凡
关键词:遥感NDWI
翅碱蓬野外光谱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响应被引量:3
2011年
翅碱蓬(Suaeda salsa)是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常见的植被类型,研究翅碱蓬群落特征可以间接反映下方土壤的化学性质。通过野外采集的17个翅碱蓬野外光谱数据和相应土壤样品的理化分析数据,探讨了土壤化学性质和翅碱蓬野外光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翅碱蓬二阶导数光谱1 121nm波段可用来反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变化,二阶导数光谱1 208nm波段可以很好地反映土壤全磷的含量变化,一阶导数光谱353nm波段可以很好地反映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变化最好,二阶导数光谱724nm波段可以很好地反映土壤pH值的变化,而反映土壤盐分含量变化最好的为一阶导数光谱950nm,这为翅碱蓬覆盖的区域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壤化学性质监测奠定了基础。
刘庆生刘高焕张敏黄翀宁吉才谢传节
关键词:翅碱蓬土壤化学性质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剖面类型时空分布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利用2002、2003年和2006年采集的土壤盐分剖面分析数据,探讨了黄河三角洲不同土壤盐分剖面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2002年到2006年,该地区土壤盐分剖面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没有改变,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剖面类型总体以表聚型为主,这表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风险大,必须进一步提高盐渍土的治理和合理利用水平。
刘庆生刘高焕范晓梅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翅碱蓬野外光谱对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的响应(英文)
2011年
[目的]研究翅碱蓬群落特征以获取下方土壤的化学性质。[方法]通过野外采集的17个翅碱蓬野外光谱数据和相应土壤样品的理化分析数据,探讨了土壤化学性质和翅碱蓬野外光谱之间的关系。[结果]翅碱蓬二阶导数光谱1121nm波段可以用来反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变化,二阶导数光谱1208nm波段可以很好地反映土壤全磷的含量变化,一阶导数光谱353nm波段可以很好地反映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变化,二阶导数光谱724nm波段可以很好地反映土壤pH值的变化,而反映土壤盐分含量变化最好的为一阶导数光谱950nm。[结论]该研究为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翅碱蓬覆盖区域土壤化学性质监测奠定了基础。
刘庆生刘高焕黄翀宁吉才谢传节
关键词:土壤化学性质翅碱蓬
黄河三角洲典型植被潜在分布区模拟——以翅碱蓬群落为例被引量:7
2010年
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滨海河口湿地,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生态系统先天脆弱性和敏感性,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保护当地自然植被、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当地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论文以当地一种典型植被类型——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群落为例,以广义加法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s)作为分析、模拟的手段,探索黄河三角洲典型植被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模拟其潜在分布区,以期为当地生态恢复提供参考。植被分布以及土壤数据通过野外调查获取,共计获取641个植物群落样方、964个土壤样品,并测定了土壤有机质、全磷、全盐和可溶性钾等理化指标。另外还收集了黄河三角洲的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和DEM等数据。基于收集的植被与环境因子数据,采用广义加法模型分析了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全盐含量、地表高程和土壤全磷含量对翅碱蓬群落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翅碱蓬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基于建立的植被-环境关系模型,对翅碱蓬群落在更广阔范围内(植被受损区)的分布进行了预测,并生成翅碱蓬群落潜在分布区概率图,通过该图可以看出,翅碱蓬群落在地面高程较小、土壤含盐量较大的区域出现的概率较大。最后采用基于ROC曲线的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交叉验证和单一验证的ROC曲线的AUC值都超过了0.8,模型诊断结果达到良好水平,并有很好的稳定性,模拟的结果可以为黄河三角洲的植被恢复提供较为有价值的参考。
宋创业黄翀刘庆生刘高焕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典型植被潜在分布区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6
2010年
通过野外土壤调查和采样分析,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形成的天然环境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对区域土壤盐渍化程度、类型和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根据采样点地下水位、矿化度、高程、植被盖度、离海远近等要素,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不同盐渍化类型主导的环境要素。结果表明,原生盐渍土含盐量主要受地下水位、矿化度和植被覆盖的影响;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受离排灌渠远近、地下水矿化度和埋深的影响。
范晓梅刘高焕唐志鹏束龙仓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
调水调沙对河口地区地下水动态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黄河三角洲沿黄河两岸的7口观测井地下水位、电导率长期记录,配合同时期的河水位和降水蒸发数据,采用仿自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地下水动态和河水位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调水调沙会使沿河两岸的地下水位抬升,地下水位对调水调沙响应具有延迟效应,延迟时间随离河距离和河床渗透系数大小而变化;调水调沙使黄河南岸2.3 km范围内的地下水质得到改善,受地形坡度和地下水流向的影响,调水调沙对南岸地下水水质改善的效果较北岸显著。
范晓梅刘高焕束龙仓王新功许明一
关键词:调水调沙地下水动态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分布的环境与空间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和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的方法,对典型河口滨海湿地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类型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34个样方可划分为7个群系,即刺槐群落(Form.Robinia pseucdoacacia)、荻群落(Form.Miscanthus saccharifleus)、翅碱蓬群落(Form.Suaeda heteroptera)、獐毛群落(Form.Aelurbpus sinensis)、芦苇群落(Form.Phragmites communis)、柽柳群落(Form.Tamarix chinensis)和白茅群落(Form.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类型的划分主要反映了微地貌所决定的地下水埋深及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影响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因素中,环境因子解释的部分占45.2%,空间因子解释的部分占11.8%,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交互作用解释的部分占2.2%,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未能解释的部分占40.8%,这部分主要反映了群落自身互作及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图2表3参23。
宋创业刘高焕刘庆生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环境因子双向指示种分析
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3
2008年
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和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的方法,对典型河口滨海湿地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类型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34个样方可划分为7个群系,即刺槐群落(Form.Robinia pseucdoacacia)、荻群落(Form.Miscanthus saccharifleus)、翅碱蓬群落(Form.Suaeda heteroptera)、獐毛群落(Form.Aeluropus sinensis)、芦苇群落(Form.Phragmites communis)、柽柳群落(Form.Tamarixchinensis)和白茅群落(Form.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类型的划分主要反映了微地貌所决定的地下水埋深及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在影响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因素中,环境因子解释的部分占45.2%,空间因子解释的部分占11.8%,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交互作用解释的部分占2.23%,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未能解释的部分占40.8%,这部分主要反映了群落自身互作及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
宋创业刘高焕刘庆生曹铭昌黄翀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环境因子双向指示种分析
Spatia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Eastern China被引量:3
2009年
Types and structure of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es(DCCAs) and a 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plant communities were also analyzed by testing elevation, slope, soil characteristics, longitude and latitude of 134 vegetation samples collected by representative plot sampling methods.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134 vegetation sampl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seven vegetation groups, separately dominated by Robinia pseucdoacacia, Imperata cylindrical, Miscanthus saccharifleus, Suaeda salsa, Aeluropus sinensis, Phragmites australis and Tamarix chinensis.The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was mainly related to elevation, ground water depth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alinity and soluble potassium.Amo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plant communities, the species matrix explained by non-spatial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accounts for 45.2% of total variation.Spatial variation and spatial-structured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explain 11.8%, and 2.2%, respectively.Remained 40.8% of undetermined variation is attributed to biological and stochastic factors.
SONG Chuang-ye1, 2, LIU Gao-huan1, LIU Qing-sheng1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e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Graduated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
关键词:CANONICALCORRESPONDENCEFACTORSCOMMUNITIESSPATIALFACTORSYELLOW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