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09050700940901)
- 作品数:5 被引量:185H指数:5
- 相关作者:齐玥王薇万浩刘静谢学勤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北京市居民冠心病住院率及其变化趋势被引量:49
- 2012年
- 目的分析2007-2009年北京市居民冠心病住院率及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及地区间的分布和变化趋势。方法冠心病病例资料来源于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的北京市出院患者信息系统。冠心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其他类型冠心病,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为I20~I25。2007-2009年每年北京市户籍人口信息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计算25岁以上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的北京市居民的冠心病住院率,并对比2007-2009年冠心病住院率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变化。结果2007-2009年北京市25岁以上冠心病住院患者共248049例,其中非北京市户籍者占26.3%,北京市户籍者占73.7%。2007-2009年3年间北京市户籍人口冠心病平均住院率为651.2/10万,男性为741.2/10万,女性为560.9/10万。在不同地区中,远郊(671.9/10万)冠心病住院率高于城区(621.8/10万)和近郊(646.7/10万)。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其他类型冠心病3年平均住院率分别为126.4/10万、226.4/10万和298.4/10万。2007—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冠心病住院率由2007年的598.1/10万上升至2009年的706.5/10万,升高了18.1%,且女性上升幅度(20.2%)高于男性(16.6%)。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2009年的住院率较2007年分别增加了55.3%和24.5%,而其他类型冠心病住院率较2007年降低了5.7%。在不同地区中,城区、近郊、远郊冠心病住院率均上升,其中远郊上升幅度最大,为36.6%。结论2007-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冠心病住院率男性高于女性,远郊高于城区和近郊;3年间冠心病住院率逐年上升,中青年和远郊区县人群的住院率上升幅度较大。该结果提示北京市居民,特别是中青年和远郊区县人群冠心病的住院负担呈�
- 谢学勤张秀英赵冬王薇王淼郭默宁孙佳艺齐玥刘军万浩刘静
- 关键词:冠心病住院率流行病学
- 2007至2009年北京市25岁以上居民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监测被引量:66
- 2012年
- 目的监测2007至2009年北京市25岁以上居民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及其变动趋势,探讨其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特点。方法整合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的北京市出院病人信息系统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北京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的常规医疗信息数据,统计北京市25岁以上居民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分析其在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地区间分布的差异。急性冠心病事件包括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2007至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结果2007至2009年,北京市居民25岁以上居民发生急性冠心病事件共68390例,年龄标化发病率总体为166.4/10万,男性为218.5/10万,女性为115.2/10万,城区为144.3/10万,近郊为154.7/10万,远郊为195.8/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怀柔区最高,为263.8/10万;海淀区最低,为121.5/10万。2007至2009年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58.4/10万、169.4/10万和171.2/10万,2009年比2007年上升了8.1%。与2007年比较,2009年男性和女性居民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分别增加了11.1%和2.5%。各年度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男性35~44岁人群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增幅最大,2009年比2007年增加了30.3%。2009年北京市城区、近郊和远郊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发病率分别为146.7/10万、155.9/10万和207.4/10万,与2007年相比城区和近郊均增加了3.2%,远郊增加了16.4%。结论2007至2009年,北京市25岁以上居民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男性、年轻和远郊人群的发病率上升较快。
- 孙佳艺刘静谢学勤韦再华王薇王淼齐玥刘军郭默宁张秀英万浩赵冬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率流行病学研究
- 2007至2009年北京市25岁以上居民急性冠心病事件院前死亡特征分析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探讨2007至2009年北京市25岁以上居民急性冠心病事件院前死亡的特征。方法利用北京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的死亡资料,从性别、年龄、地区分布、职业、婚姻状况以及不同文化程度方面分析2007至2009年北京市25岁以上居民急性冠心病事件院前死亡的特征。结果2007至2009年25岁以上北京市急性冠心病事件死亡患者共有41732例,其中院前死亡30159例,占总死亡的72.27%(30159/41732),是院内死亡的2.61倍。男性、25~34岁、远郊、农民、未婚和文盲或半文盲急性冠心病事件死亡患者的院前死亡比例分别为72.30%(16068/22224)、91.75%(89/97)、82.43%(13513/16393)、89.50%(10017/11192)、80.76%(592/733)和83.95%(11388/13565)。在院前死亡的患者中,家中死亡者占的比例最高,为78.80%(23765/30159)。结论2007至2009年北京市25岁以上居民急性冠心病事件死亡以院前死亡为主,男性、25~34岁、远郊、农民、未婚和文盲或半文盲居民发生院前死亡的比例较高,而家中是院前死亡的主要地点。
- 高燕琳苏健婷韦再华刘京龙王晶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流行病学研究
- 2007年至2009年北京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3
- 2012年
- 目的:分析2007年至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25岁以上人群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病死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的北京市出院病人信息系统。AMI住院病死率指住院期间因AMI死亡的患者占所有AMI住院患者的比例。结果:2007年至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25岁以上人群因AMI住院者共35 335例,其中男性占68.2%。3年中AMI患者平均住院病死率为10.0%,女性为14.3%,高于男性的7.9%(P<0.001)。在二级医院住院的A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高于三级医院者(11.4%比9.0%,P<0.001),中医医院高于西医医院者(17.5%比9.5%,P<0.001)。ST段抬高AMI患者住院病死率高于非ST段抬高患者(9.4%比8.4%,P<0.001)。住院期间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的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接受该治疗者(14.4%比1.9%,P<0.001)。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北京市AMI年龄标化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0.7%、9.8%和9.4%,3年间下降了12.1%,男女两性分别下降了11.1%和10.7%。结论:目前北京市AMI住院病死率仍然较高,但近3年来逐年下降,提示北京市AMI住院期间救治水平总体提高。不同特征A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AMI的住院治疗水平提供了依据。
- 张秀英赵冬王薇谢学勤韦再华王淼孙佳艺齐玥刘军郭默宁万浩刘静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流行病学
- 北京青年急性冠心病事件院前死亡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30
- 2012年
-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青年人群急性心血管事件院前死亡的现状及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特点。方法以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的“北京市出院病人信息系统”以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北京市死因监测系统”这两个政府常规卫生信息系统为基础,获得并分析25~45岁年龄组不同性别、不同区县、不同职业、不同婚姻状况的人群中,急性冠心病事件的总病死率和院前死亡构成。结果2007--2009年北京地区25~45岁急性冠心病事件共3489例(男3183例,女306例),年龄(40.5±4.3)岁。总病死率3年合计为26.O%,女性明显高于男性(51.0%比23.6%,P〈0.05),郊区和农村地区的总病死率高于城区(28.9%比22.9%,P〈0.05)。25~45岁急性冠心病事件院前死亡在总死亡中的比例3年合计为95.0%(男95.2%,女94.2%),个体经营者的院前死亡在总死亡中的比例最高,为98.6%。64.8%的院前死亡发生地点在家中。结论北京地区25—45岁急性冠心病事件的死亡90%以上发生于院前,死亡地点主要发生在家中。
- 万浩李岩刘静谢学勤韦再华王薇王淼孙佳艺秦兰萍刘军齐玥赵冬
- 关键词:冠心病死亡率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