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2006KJ175B)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5
相关作者:郜红建蒋新张自立常江卞永荣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土壤
  • 3篇六氯苯
  • 3篇黄泥
  • 3篇黄泥土
  • 2篇生物有效
  • 2篇生物有效性
  • 2篇蚯蚓
  • 2篇红壤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过程
  • 1篇动力学特征
  • 1篇有机氯
  • 1篇有机氯农药
  • 1篇溶剂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法测定
  • 1篇生物富集
  • 1篇蔬菜
  • 1篇土壤表面

机构

  • 7篇安徽农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蒋新
  • 7篇郜红建
  • 5篇常江
  • 5篇张自立
  • 2篇章力干
  • 2篇王芳
  • 2篇魏俊岭
  • 2篇卞永荣
  • 1篇余贵芬

传媒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红壤和黄泥土对不同浓度六氯苯的吸附与解吸特征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批量平衡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初始浓度的六氯苯在红壤和黄泥土表面的吸附与解吸特征·结果表明,六氯苯在红壤和黄泥土表面的吸附与解吸行为均可用Freundlich方程进行很好的拟合,其相关系数(R^2)在0.97—0.99之间,并表现为非线性特征·六氯苯在红壤和黄泥土上吸附的K_F^(ads)值均小于其解吸的K_F^(des)值,说明六氯苯在这两种土壤表面的解吸表现为一定的滞后效应·随着初始浓度的升高,其滞后效应增强,两者呈线性相关·用不同方程对滞后系数H,ω和λ进行量化,发现不同浓度的六氯苯在土壤表面的解吸过程表现出正滞后效应·
郜红建蒋新魏俊岭常江张自立
关键词:六氯苯解吸土壤
蚯蚓对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与环境指示作用被引量:12
2006年
蚯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是污染物从土壤到生物,进而向食物链更高营养级转移的重要环节。总结了蚯蚓对土壤污染物进行生物富集的途径:扩散作用和摄食作用;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蚯蚓体内的生物富集规律和蚯蚓对污染胁迫的生理响应,提出利用蚯蚓体内的敏感生理生化指标作为生物标记物对污染土壤进行生态毒理诊断的新思路。
郜红建蒋新魏俊岭常江张自立
关键词:蚯蚓土壤污染物生物富集
加速溶剂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的有机氯农药被引量:28
2007年
加速溶剂提取技术萃取蔬菜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具有萃取速度快、溶剂用量少、选择性高等优点。用加速溶剂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其结果与国标法(GB/T5009,19-1996)和美国EPA法(3545)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加速溶剂提取-气相色谱法能够对蔬菜中多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提取和测定达到很好的效果,蔬菜中12种有机氯农药在两种质量分数(25和100ng·g-1)的添加的回收率在80%和125%之间,高于国标法,而与美国EPA的方法相当。用此法对南京市郊蔬菜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进行分析表明:南京市郊蔬菜中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在76%和100%之间,DDTs是蔬菜中的主要有机氯农药残留,其次为六六六,分别占残留总量的48.5%~74.6%和14.0%~27.9%。10种试验蔬菜体内DDT和六六六的残留量均不超标,但此类物质可在食物链中富集和放大,仍会对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郜红建蒋新常江张自立
关键词:加速溶剂提取气相色谱有机氯农药
六氯苯在黄泥土表面吸附的动力学特征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六氯苯在黄泥土表面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六氯苯在黄泥土表面的吸附量随着六氯苯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且在开始增加的速率较快,而后逐渐减缓,表现出明显的快反应和慢反应两阶段特征。六氯苯在土壤表面的吸附在192h(8d)基本可达到表观平衡,其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进行很好的拟合,其相关系数(r)在0.90-0.98之间,达到显著水平。六氯苯在土壤表面的吸附以Elovich方程为最佳模型,其次为一级动力学方程和双常数方程,这说明六氯苯在土壤表面的吸附过程由表面吸附和内部扩散两个部分组成。
郜红建蒋新常江张自立章力干
关键词:六氯苯土壤表面动力学过程
六氯苯在红壤和黄泥土上的依时解吸特征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批量平衡实验和动态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六氯苯在红壤和黄泥土上的吸附和依时解吸特征。结果表明,六氯苯在红壤和黄泥土上的吸附与解吸行为可用Freundlich方程进行拟合,并表现非线性特征。六氯苯从这两种土壤上解吸的过程受解吸时间的影响,随着解吸时间的延长,六氯苯吸附等温线与解吸等温线的差异变大,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效应。用不同方程对滞后系数H和λ进行量化发现,随着解吸时间的延长,和吸附强度有关的参数Kdes逐渐增大,滞后效应增强。
郜红建蒋新常江张自立章力干
关键词:六氯苯土壤
老化对六六六在土壤中可提取态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用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老化作用对六六六在土壤中可提取态含量变化及其在蚯蚓(Eisenia foetida)体内的生物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六六六在土壤中的可提取态含量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下降速率呈现初始较快、而后减慢的趋势.在开始60 d老化时间内,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和δ-六六六在土壤中的老化减少量是其初始添加量的57.2%、50%、52.2%和43.2%,分别是其在180 d内老化减少量的90.5%8、7.4%、72.4%和84.4%.六六六在蚯蚓体内的生物富集量和生物富集系数也表现出和老化相似的规律.不同老化时间内,六六六在蚯蚓体内的生物富集量表现为α-六六六>β-六六六>δ-六六六>γ-六六六.生物富集系数在开始的15 d为γ-六六六>α-六六六>β-六六六>δ-六六六;而后呈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的规律.老化使六六六在土壤中的可提取态含量和生物有效性降低,但仍可以在蚯蚓体内有一定的生物富集,对土壤生态安全的威胁依然存在.
郜红建蒋新王芳卞永荣
关键词:蚯蚓生物有效性
DDTs在土壤中的老化规律及生物有效性被引量:15
2007年
用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DDTs在土壤中的老化行为及其在蚯蚓体内的生物富集规律。结果表明。DDTs在土壤中存在老化现象。此类物质在土壤中的可提取态含量随着老化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并呈现初始老化速率较快,而后老化速率减慢的趋势。在开始的0—30d,其老化的速率较快,o,p’-DDT、p,p’-DDT、o.p’-DDE、p,p’-DDE和p,p’-DDD在土壤中的老化减少量分别是其添加量的53.5%、52.1%、31.4%、36.0%和38.3%。DDTs在蚯蚓体内的生物富集量和生物富集系数也表现出随时间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并呈如下规律:p,p'-DDE〉p,p’-DDD〉o,p’-DDE〉o,p'-DDT〉p,p'-DDT。老化虽然可使DDTs的可提取态含量降低。但仍可以在蚯蚓体内有一定的生物富集,潜在的生态风险依然存在。
郜红建蒋新王芳余贵芬卞永荣
关键词:DDTS生物有效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