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067)

作品数:17 被引量:115H指数:7
相关作者:李先国张大海冯丽娟王国光王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郑州一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0篇沉积物
  • 6篇木质素
  • 4篇表层沉积物
  • 2篇植被
  • 2篇塑料
  • 2篇柱状沉积物
  • 2篇萃取
  • 2篇污染
  • 2篇邻苯二甲酸酯
  • 2篇多溴联苯醚
  • 2篇CUO
  • 1篇底泥
  • 1篇电子捕获
  • 1篇电子捕获检测...
  • 1篇东海内陆架
  • 1篇短链氯化石蜡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厌氧
  • 1篇厌氧发酵
  • 1篇氧化法

机构

  • 16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山东省科学院
  • 1篇湖南科技职业...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郑州一中

作者

  • 16篇李先国
  • 14篇张大海
  • 4篇冯丽娟
  • 3篇王国光
  • 3篇王敏
  • 2篇李孟芳
  • 2篇段晓勇
  • 2篇杜培瑞
  • 2篇杨丹丹
  • 2篇张婷
  • 2篇刘月
  • 1篇向荣
  • 1篇刘巧灵
  • 1篇姜喆
  • 1篇王元元
  • 1篇孙书文
  • 1篇兰海青
  • 1篇邓晓燕
  • 1篇邓伟
  • 1篇许倩

传媒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色谱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Journa...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前处理方法优化被引量:25
2015年
考察了水体中芴、菲、蒽、芘和屈5种多环芳烃(PAHs)在萃取、旋转蒸发和氮吹前处理过程对目标物回收率的影响,得到样品前处理的优化条件。慢速氮吹(0.5mL/min)和旋转蒸发溶剂剩余体积为0.5mL左右能使芴、菲和蒽回收率在80%以上;饱和蒸汽压和沸点是影响低环多环芳烃前处理回收率的主要因素;在水样中加入5%的甲醇或异丙醇能使水体中芘和屈在固相萃取时的回收率达到85%以上。测定公园湖水中的PAHs,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测定实际水体中5种PAHs的加标回收率在74.3%~93.4%(RSD为7.1%~9.7%);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测定的加标回收率在85.1%~90.6%(RSD为5.4%~6.9%)。
邓晓燕张大海李先国
关键词:多环芳烃气相色谱前处理液液萃取固相萃取
东海泥质区中木质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以东海近岸泥质区和济州岛西南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的木质素含量(Λ8)及其特征参数为主要指针,结合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C/N,分析比较两地区的物质来源,特别是陆源有机物的迁移埋藏。结果表明:近岸泥质区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物占主导,集中体现在该区Λ8与TOC有类似的分布特征,而台湾暖流和东海沿岸流的相互作用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济州岛西南泥质区,陆源有机物的贡献相对较小且有较高的氧化降解程度,这与其距离木质素母源较远相吻合。
梁贞张大海王敏杜培瑞李先国
关键词:木质素
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木质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4年
根据对黄海表层沉积物的调查结果,分析了木质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海海域木质素含量Λ8(以OC计)平均为(0.98±0.92)×10-2,呈现出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的趋势。黄海海域沉积物中陆源维管植物来源的有机物在总有机物中所占比重较大(Pon/P为0.20±0.07)。研究区域沉积物中的陆源有机物均主要来源于被子植物草本组织。LPVI更细致地分析出不同区域来源植被的差异:35°N以北陆源有机物主要来自被子植物;35°N以南区域,123°E以东主要来自被子植物,而123°E以西大部分来自裸子植物草本组织。此外,该研究区域木质素的降解以去甲基/去甲氧基降解为主,氧化降解程度较低。
张婷李先国兰海青孙书文姜喆
关键词:木质素
Determination of Lignin in Marine Sediment Using Alkaline Cupric Oxide Oxidation-Solid Phase Extraction-on-Column Derivatization-Gas Chromatography被引量:10
2013年
Lignin serves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olecular fossils for tracing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s (TOMs) in marine environment. Extraction and derivatization of lignin oxidation products (LOPs) are crucial for 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lignin in marine sediment. Here we report a modification of the conventional alkaline cupric oxide (CuO) oxidation method, the modification consisting in a 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 and a novel on-column derivatization being employed for better efficiency and reproducibility. In spiking blanks, recoveries with SPE for the LOPs are between 77.84% and 99.57%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s) ranging from 0.57% to 8.04% (n=3), while those with traditional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LLE) are from 44.52% to 86.16% With RSDs being from 0.53% to 13.14% (n=3). Moreover, the reproducibility is greatly improved with SPE, with less solvent consumption and shorter processing time. The average efficiency of on-column derivatization for LOPs is 100.8%±0.68%, 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in-vial or in-syringe derivatization, thus resulting in still less consumption of derivatizing reagents.Lignin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sampled from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 estuary, China, was determined with the established method. Recoveries of 72.66% to 85.99% with standard deviation less than 0.01mg/10g dry weight are obtained except for p-hydroxybenzaldehyde. The lignin content ∑8 (produced from 10g dry sediment) in the research area is between 0.231 and 0.587mg. S/V and C/V ratios (1.028 ± 0.433 and 0.192±0.066, respectively) indicate that the TOMs in this region are originated from a mixture of woody and nonwoody angiosperm plants; the high values or (Ad/Al)v suggest that the TOMs has been highly degraded.
ZHANG TingLI XianguoSUN ShuwenLAN HaiqingDU PeiruiWANG Min
关键词:LIGNIN
超声辅助碱解萃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海洋沉积物中8种多溴联苯醚被引量:6
2015年
将超声辅助碱液分解杂质与溶剂萃取相结合,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GC-ECD)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净化、萃取海洋沉积物中8种常见多溴联苯醚(PBDEs)的分析方法。样品在2.00 mol/L Na OH甲醇溶液中超声30 m in,经正己烷萃取、单层硅胶净化、正己烷洗脱、旋蒸浓缩后定容至100μL,采用GC-ECD分析。结果表明,PBDEs各单体的加标回收率为63.6%~11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15.5%(n=5);十溴联苯醚(BDE-209)的检出限为0.097 ng/g,其他7种单体的检出限为0.002~0.011 ng/g(信噪比为3)。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稳定性和回收率良好,可满足沉积物中PBDEs的分析要求。利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渤海表层沉积物中PBDEs的含量,8种PBDEs总含量在1.566~6.760 ng/g之间,其中BDE-209的含量为1.461~6.438 ng/g,总体呈现出由近岸向远岸递减的趋势,表明人为活动、表层冲刷和陆地河流的输入对渤海地区PBDEs的含量有重要影响。
王国光张大海杨丹丹彭佳琳李先国
关键词:电子捕获检测器多溴联苯醚海洋沉积物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特征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GC-FID分析测定了南黄海(SYS)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4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探讨了影响该类污染物分布的因素,并对其潜在生态危害做出初步判断。研究海域4种PAEs总含量在(311.4~6 156.5)×10-9之间,平均浓度为1 636.3×10-9,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南黄海中部。二丁酯(DBP)检出浓度最高,介于(159.7~5 499.3)×10-9,二正辛酯(DnOP)浓度最低,为(2.2~81.1)×10-9,二甲酯(DMP)和二乙酯(DE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59.5×10-9和74.2×10-9。4种PAEs浓度高值区同样主要集中在南黄海中部,不同组分之间的分布规律稍有差异。PAEs本身的性质、沉积物的特性、水动力条件以及周边环境都会影响PAEs的分布,其中沉积物中TOC的含量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站位只有DBP超出警戒值,但低于其风险评估低值(ERL),初步判断南黄海海域目前这4种PAEs的生态危害较小。
李孟芳张大海段晓勇邓伟李先国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南黄海表层沉积物
氧纳米气泡改性活性炭在河道底泥氨氮治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氧纳米气泡改性颗粒物被广泛应用于对污染水体的界面增氧。为研究其对底泥-水界面增氧效果和底泥氨氮污染的修复能力,以活性炭作为负载材料制备氧纳米气泡,采用柱芯培养实验研究氧纳米气泡改性活性炭对河道底泥氨氮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氧纳米气泡改性活性炭的加入将沉积物-水界面(sediment-water interface,SWI)的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由0.48 mg/L增加至6.10 mg/L,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ation potential,ORP)由-34 mV增加至19 mV。利用薄膜梯度扩散技术监测实验期间SWI处氨氮和硝态氮的垂直浓度,上覆水中氨氮的浓度由1.65 mg/L降至0.54 mg/L,去除率为67.3%。沉积物中氨氮浓度由2.75 mg/L降至0.73 mg/L,去除率为37.5%。氨氮的释放通量降低了82.0%。氧纳米气泡改性活性炭既通过界面增氧促进硝化反应,降低了水体中氨氮浓度,也作为覆盖层隔绝沉积物中氨氮与上覆水的接触,降低沉积物中氨氮的释放。研究结果可为覆盖技术和曝气技术联合应用于削减河道底泥氮负荷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李诗月冯丽娟武华杰姚硕张大海李先国
关键词:氨氮原位修复
东海内陆架岩心中木质素的沉积记录被引量:1
2022年
通过对东海内陆架T06岩心样品中木质素的测定,依据木质素参数对古环境、古气候的指示作用,探究了陆源有机碳在该区域的沉积记录,以及8.8 ka B.P.以来浙闽沿岸在不同历史环境下有机物的输送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东海内陆架海域东亚冬季风驱动的水动力输送对沉积物中木质素酚类单体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参数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反之,木质素含量及其相关参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东亚冬季风的变化,可能是重建东亚冬季风的可靠指标。本研究还发现,木质素相关参数剧烈波动的“50年”时期,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和长江流域洪水不断,导致大量非木本被子植物残渣和表层土壤的输入,并最终在水动力和洋流作用下沉积埋藏。
刘晓杰季银利向荣张大海李先国
关键词:木质素全新世东海内陆架
东海闽浙沿岸泥质区T08柱样的木质素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解古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文对从闽浙沿岸泥质区采集的T08柱状沉积物的木质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TOC和δ13 C参数分析,探讨了2000多年以来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碳的来源和降解变化规律。该柱样上半段木质素的含量(∑8、Λ8)显著高于下半段,表明现代陆源输入的增加。紫丁香基酚类/香草基酚类(S/V)、肉桂基酚类/香草基酚类(C/V)和木质素酚类植被指数(LPVI)三者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显示该沉积柱中木质素主要来源于被子植物木本和草本组织,裸子植物草本组织也有一定的贡献。植被参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陆源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但存在时间滞后现象。S、V系列的酸醛比((Ad/Al)s、(Ad/Al)v)和P/(V+S)(P:对羟基酚类)分析表明木质素经历了中等程度的氧化降解和去甲基/去甲氧基降解,且降解程度没有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木质素降解参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本不存在时间滞后现象。
许倩李先国张大海杜培瑞王敏
关键词:木质素
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的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提取方法,并成功应用于青岛胶州湾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提取。首先,通过吸水泵吸取NaCl溶液到沉积物样品中使之流化,完成沉积物样品的预提取;然后,基于密度分选原理,用更高密度的NaI溶液通过离心方法对沉积物样品进行后续浮选。流化步骤可使沉积物样品质量大幅减少,从而明显减少价格较高的NaI用量;同时,离心浮选对微塑料提取的回收率明显高于容量瓶浮选,并且操作更简便。对于尺寸约为1 mm的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塑料颗粒,该方法的回收率为70%~96.6%。
王元元李先国张大海
关键词:沉积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