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现代生物与新药产业发展基金(994319223)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罗章源徐瑾陈颖敏何奔陈雯雯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药品检验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现代生物与新药产业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槐果碱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研究槐果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乌头碱诱发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的SD大鼠,分为模型组、槐果碱组(5 mg·kg^(-1),iv)与胺碘酮组(2.5μg·kg^(-1),iv)3组。心电图连续示波观察,电脑实时显示并存储,记录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心脏停搏出现时间,换算成乌头碱的累积量(μg·kg^(-1)),研究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运用玻璃微电极记录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研究槐果碱(1、5、10μmol·L^(-1))对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时程(APD)、有效不应期(ERP)、最大除极化速度(V_(max))、动作电位幅度(APA)、静息电位(RP)的影响。结果槐果碱组和胺碘酮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推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心脏停搏的出现时间,两者均能增加引起上述心律失常时乌头碱的耗量(P<0.05),但在槐果碱与胺碘酮两者间无差异(P>0.05)。槐果碱(1、5、10μmol·L^(-1))均能使APD_(50)、APD_(90)、APD_(100)、ERP延长,V_(mas)减小(P<0.05),但对APA、RP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槐果碱能抑制乌头碱诱发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与其延长APD和ERP有关。
- 陈雯雯罗章源陈颖敏徐瑾陈曙霞何奔
- 关键词:槐果碱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动作电位乌头碱胺碘酮
-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检测复方川羚定喘胶囊中添加的茶碱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建立检测复方川羚定喘胶囊中添加茶碱的专属性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检测,选用Phenomenex C_(18) Gemini(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0.01 mol·L^(-1)磷酸氢二钾溶液:乙腈(70:3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DAD 200~400nm。通过与对照品的色谱、紫外光谱行为相比较,对此类非法添加茶碱的复方川羚定喘胶囊制剂进行定量测定和定性鉴别。结果对照品和检测样品在紫外色谱检测中,DAD 272.2 nm处均出现茶碱最大吸收峰,茶碱对照品平均回收率为(97.5±1.1)%(n=6),每粒检测样品茶碱含量为(80.0±1.9)mg(n=3),结果显示检测样品中非法加入了茶碱。结论该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分析检测此类制剂中非法加入的茶碱。
- 董志华陈乃江
- 关键词:茶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