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7001608)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徐安平冯敏吕军郭群英杨璞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神经精神
  • 1篇神经精神狼疮
  • 1篇肾炎
  • 1篇肾炎患者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树突状细胞分...
  • 1篇转导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分化
  • 1篇狼疮
  • 1篇狼疮肾
  • 1篇狼疮肾炎
  • 1篇狼疮血管炎
  • 1篇核因子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徐安平
  • 1篇郭群英
  • 1篇吕军
  • 1篇冯敏
  • 1篇杨璞

传媒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国际内科学杂...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树突状细胞分化与信号转导
2009年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DC可来源于多种造血祖细胞,在不同外界信号刺激下分化为功能不同的DC,在这一过程中有多种信号通路的参与,其中蛋白激酶(PK)C-核因子(NF)-κB通路起到了重要作用,细胞因子、CD40等通过与其受体结合激活PKC,从而激活其下游的NF-κB通路,NF-κB发生核转位,启动不同基因的转录,相应调控不同的生理和病理反应。在NF-κB的各亚基中RelB对DC的分化最为关键。本文就DC分化过程中的不同信号通路,特别是PKC-NF-κB通路的作用进行综述。
杨璞徐安平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信号转导核因子-ΚB
并发神经精神狼疮的狼疮肾炎患者生存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并发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狼疮肾炎(LN)患者的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78例并发NPSLE的LN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共59个变量。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起点为NPSLE起病,随访终止目标为患者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或其并发症死亡,平均随访时间(53.26~44.32)月。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并以Cox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16例(20.5%)因SLE或其并发症死亡。感染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占31.3%。患者1年、3年、5年和10年的累计总生存率分别为83.2%、81.7%、76.7%和76.7%。对生存率有影响的危险性因素为高血压(RR=6.965,95%CI:1.578—30.746,P:0.010)、肺部感染(RR:8.171,95%C1:1.954~34.177,P=0.004)及急性肾衰竭(RR=6.978,95%CI:2.063~23.609,P=0.002);保护性因素为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RR=0.130,95%CI:0.031—0.541,P=0.005)和NPSLE治疗缓解(RR=0.169,95%CI:0.042~0.679,P=0.012)。结论感染是并发NPSLE的LN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并发NPSLE的LN患者的生存率低于单纯发生LN或NPSLE患者的生存率。高血压、肺部感染及急性。肾衰竭是死亡的危险因素;CTX冲击治疗和NPSLE治疗缓解能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冯敏吕军徐安平郭群英
关键词:狼疮肾炎狼疮血管炎COX回归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