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465)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邓建强蔡继峰李文慧龙仁刘宝琴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医学院中南大学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法医
  • 3篇法医病理
  • 3篇法医病理学
  • 3篇病理
  • 1篇代谢物
  • 1篇代谢物组学
  • 1篇信息系统
  • 1篇血样
  • 1篇羊水
  • 1篇羊水栓塞
  • 1篇业务流
  • 1篇业务流程优化
  • 1篇液基细胞学
  • 1篇液基细胞学技...
  • 1篇医院信息
  • 1篇医院信息系统
  • 1篇熔解曲线
  • 1篇数据安全
  • 1篇栓塞
  • 1篇损伤时间推断

机构

  • 5篇海南医学院
  • 4篇中南大学
  • 2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5篇邓建强
  • 4篇蔡继峰
  • 3篇龙仁
  • 3篇李文慧
  • 2篇刘宝琴
  • 1篇刘伟
  • 1篇陈忆九
  • 1篇梁安文
  • 1篇张文彬
  • 1篇李亮

传媒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硅藻COX-Ⅰ区种属特异性PCR用于法医学溺死诊断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KEint2F和KEintR这一对COX-Ⅰ区特异性PCR引物应用于法医学溺死诊断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取12例溺死尸体和5例非水中尸体的肺、肝组织,以及取落水区域水样及双蒸水,通过硝酸消化镜检法(镜检法)和种属特异性PCR检验法(PCR法)两种方法进行硅藻检验,对其硅藻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PCR法比镜检法具有更高的硅藻检出率。结论:KEint2F和KEintR可作为法医学硅藻检验的特异性PCR引物用于法医学溺死的诊断。
邓建强刘宝琴龙仁梁安文李文慧蔡继峰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溺水聚合酶链反应硅藻
应用HRM技术进行法医昆虫种属鉴定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对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在昆虫种属鉴定中的有效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提取绿蝇头部、胸部、腿部组织基因组DNA,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其线粒体COI和16SrDNA区进行扩增检测,结果分别用HRM和DNA测序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RM方法对COI和16SrDNA基因检测均获得了检测峰,DNA测序COI基因区测序成功,16SrDNA基因区因扩增量少未能成功测序;两种方法对实验样本的胸部、腿部和头部组织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HRM和测序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用于法医昆虫的种属鉴定研究。
邓建强李文慧李亮张文彬龙仁蔡继峰
关键词:法医昆虫学高分辨率熔解曲线DNA测序种属鉴定
液基细胞学技术应用于血样羊水栓塞的诊断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基于液基细胞学技术的血样羊水栓塞的诊断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收集羊水栓塞者血液样本,分别用两种直接涂片法(上清涂片法、沉淀涂片法)和两种液基细胞涂片法(自动涂片法、人工涂片法)对血液样本中的羊水成分进行检测,对4种方法的羊水成分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建立的两种液基细胞涂片法的羊水成分检出率(分别为84.6%、92.3%)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分别为53.8%、61.5%)。结论液基细胞涂片法可以提高羊水栓塞的检出率。
刘宝琴邓建强侯安潮蔡继峰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
基于.NET的医院信息仿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6
2013年
当前医院信息系统主要面向医院管理和临床应用,系统综合性高,复杂度强,价格昂贵,需要齐全的配套硬件设备,无法直接照搬在医学院校的信息化教学中使用。针对该问题,通过分析教学仿真实验的需求,设计开发了适用于教学的医院信息仿真实验系统。系统基于.NET平台,采用两层C/S架构设计,优化改进医院业务流程,采用用户名口令加密方式加强数据安全,实现了医院主要业务流程的模拟操作。从系统的使用效果来看,为医学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刘伟邓建强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业务流程优化数据安全口令加密
采用无创性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损伤时间推断初探
2014年
目的建立大鼠皮肤损伤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检测方法,探讨其在法医学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皮肤切创和挫伤组,分别在大鼠背部制作皮肤切创和挫伤,各组分别在损伤后0h、4h、8h取皮肤组织及对侧无损伤部位皮肤,检测NMR一维1H谱,观察受创皮肤的分子代谢产物随损伤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挫伤组、切创组背部损伤处皮肤的1H-NMR图谱在损伤后4h和8h分别检测到较多NMR波峰,波峰的高度和总面积也发生了改变,与对照部位皮肤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组织代谢产物有望用于损伤经过时间的法医学检验。
邓建强陈忆九刘宝琴蔡继峰李文慧龙仁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代谢物组学核磁共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