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9XAB011)
- 作品数:7 被引量:95H指数:5
- 相关作者:林善浪张丽华张惠萍林玉妹汪达钦更多>>
-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邻近性、区位指向与信息服务业集聚——以上海为例被引量:4
- 2011年
- 本文以上海为例,从邻近大学与研究机构、邻近相关企业两个角度阐述邻近性促进都市内部信息服务企业集聚的机理。在分析上海市信息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上海265个邮编区为空间单元,应用负二项分布模型研究邻近性对信息服务业和三个子行业企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服务企业有偏离一般大学、选择邻近名牌大学的区位倾向。同时,它们选择邻近自然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邻近企业集中度较高的开发区、邻近同行业代表性企业、邻近地价较高的城市中心区和近郊区。
- 张惠萍林善浪
- 关键词:信息服务业
- 通达性、区位选择与信息服务业集聚--以上海为例被引量:20
- 2011年
- 本文以上海265个邮编区为空间单元,着重研究都市内部通达性对信息服务业集聚的影响。预期通达性好的区位信息服务业集聚程度较高,并应用负二项分布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这个观点。分析结果表明,信息服务业企业倾向于选择通达性较好的区位,尤其是倾向于选择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区位,同时也充分考虑接近人民广场、上海火车站等交通便利的区域。分行业的估计结果表明,软件服务企业对通达性要求更高,比其他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地铁、轻轨沿线的区域,更看重邻近两个机场的区位;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对邻近人民广场和火车站的区位较为看重,选择城市中心点的区域布局;计算机服务企业区位选择和全行业的结果相似。
- 林善浪张惠萍
- 关键词:信息服务业区位选择
- 创新集聚与产业集聚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9
- 2010年
- 通过计算高技术产业及五个传统制造业在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创新及产业区位商,揭示以上产业创新活动及生产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对创新活动区位商与生产活动区位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除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以外,其余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分布与生产活动分布相关,而所选的传统制造业则并没有表现出以上特征。因此,仅从生产集中的角度解释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并不全面。
- 张丽华林善浪
- 关键词:技术创新区位商
- 我国技术创新活动的集聚效应分析被引量:17
- 2011年
- 本文使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反要素需求函数分析框架,研究了集聚经济对于我国技术创新活动全要素生产率、单要素生产率、要素价格以及要素需求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集聚经济对于我国技术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集聚经济对于技术创新活动劳动生产率以及资本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在区域层面,集聚经济将降低科技劳动的边际成本,同时提高对于科技劳动的需求。
- 张丽华林善浪汪达钦
- 关键词:集聚经济技术创新要素生产率要素价格
- 技术距离对于我国区域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利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2007年的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回归,考察技术距离对于知识溢出及创新产出的作用.结果表明,地理邻居的研发投入对于本地创新产出具有促进作用,而技术邻居的研发投入对于本地创新产出具有抑制作用.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便利地区之间的交通以及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扭转技术邻居之间的负向知识溢出关系.同时,各地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以及人力资源水平同样是决定各地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
- 张丽华林善浪
- 关键词:地理距离知识溢出
-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与路径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压力。产业转型升级包括企业和区域两个层面,企业层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改善竞争要素与能力,表现形式是产业链、价值链和附加价值的提升。区域层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优化发展环境与平台,包括城市功能提升、集群化布局、产业链配套、中小企业扶持、创新网络构建、人居环境改善。
- 林玉妹林善浪
- 转型升级:从产业规模到产业领袖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并购重组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将进入新寡头时代。上海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从以产业规模扩张为导向转变为以产业领袖培育为导向,扶持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兼并重组,促进产业链升级,打造本土市场领导者,布局全球市场。
- 林善浪林玉妹
- 关键词:产业领袖